什么样的人会喜欢“小鲜肉”?

一、小鲜肉呀萌萌哒

每年到了新生入学的时节,师兄师姐们就开始期盼"小鲜肉"们上架啦!

究竟什么是"小鲜肉"?似乎这本身就是一个在不断被扩充和完善的范畴,但是从TA交互分析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作为"小鲜肉"的必要条件就是有着比较高的"自由型儿童",而且能够比较平稳的保持这种能量。正是因为这种内在能量的作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点就是"呆萌"的要命!

有些朋友可能会提出关于"颜值"的疑问,那就是似乎"小鲜肉"的范畴当中都是一些比较耐看的脸蛋。其实我们在另外关于"旅途高艳遇指数"的文章当中也提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高颜值的人着实能加分许多,但是即便这个指数并不高,只要不低到让人恶心("如花"之貌)或者惧怕(张飞之容),还是有很大翻身的机会的。这其实也就好解释为什么许多"小鲜肉"并不是真的细皮嫩肉、娇小无比,但是却在心理让我们感觉到"鲜嫩欲滴"。

二、呆萌必有呆萌命

客观的说,"小鲜肉"的诞生是有着家庭环境的孕育要求的,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小鲜肉",或者装成"小鲜肉"的。因为如果从家庭影响的角度来看,一个内外浸透着"自由型儿童"能量的人离不开一个"照顾型父母"和"自由型儿童"都比较高的成长环境。

也只有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之下,一个人体内的"自由型儿童"能量才能被很好的保存下来。与此同时,这两种能量值都比较高的家庭也就意味着经济条件和消费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也就是说身为父母至少有一方是比较能玩、能闹的,这其实也就为正宗的"小鲜肉"的孕育创造了恰到好处的成长环境。

相反的,如果孩子本身就在一个被严格控制甚至经常家暴的环境当中成长起来,体内的"自由型儿童"能量其实会被打压的特别厉害的,长此以往,即使没有从父母那里习得来家庭暴力的倾向性,也会在外在表现得比较缺乏自信、极度的内敛,这也就基本上不具备成为众人瞩目的"小鲜肉"的先天条件了。

三、鲜肉并非人人爱

回到题目当中提到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人会爱上小鲜肉呢?

首先要强调的就是什么样的人不喜欢,具体来说就是体内"控制型父母"、"成人自我"和"顺从型儿童"三种能量占据优势的人不会发自内心的对"小鲜肉"产生共鸣!如果硬要产生点什么反应,那肯定就是"掐死他的冲动"!

为什么呢?因为"控制型父母"能量较高的人会感觉"小鲜肉"不会听从自己的管束,太我行我素了,对他们有什么期待和要求基本上是无法达成的;而"成人自我"能量比较高的人在跟"小鲜肉"相处的时候则发现彼此沟通基本上就不是一个频率,自己极富逻辑的言语在"小鲜肉"那里基本上就是对牛弹琴;至于"顺从型儿童"比较高的人来说,他们会在看到"小鲜肉"的时候感觉浑身发麻,尤其是看到他们卖萌的样子,着实会有着"世界太可怕!怎么会有这种人存在?"的感叹和疑问……

说到这里,其实最后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跟创造"小鲜肉"的家庭环境一样,那种体内"照顾型父母"和"自由型儿童"比较高的人对"小鲜肉"是根本没有抵抗力的——尤其是他们跟眼前的"小鲜肉"有那么一个或者几个"代沟"的年龄差的时候!

四、做个火腿也挺好

聊到这里,其实还是可以替那些对"小鲜肉"不太感冒的朋友们撑撑腰的,那就是"小鲜肉"的保鲜必然需要一个高投入的稳定环境,而这种环境就像我们家里的电冰箱一样,只有一直通着电才能保持运作,否则放在里面的东西就会快速的腐烂!

这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小鲜肉"的成长环境一样,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没有那么多人再像"想当初"一样无微不至、关爱有加了,他还是要自己去接受各种各样的现实的洗礼的,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失去"小鲜肉"的身份。

而在这个时候,"小鲜肉"相比于已经历经了风霜雨雪的"大火腿"们已经不占什么优势了,因为超市里的"鲜肉"是随时有,大家可以随便挑,剩下的只能降价销售或者做成卤肉再多销售几天,但是正宗的"火腿"却是久放不坏、可遇不可求的了——过了这个新鲜劲也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反而是饱经沧桑的更值得拥有了!


文:曾磊 | 壹心理专栏作者

  • 发表于 2016-09-20 00:00
  • 阅读 ( 107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