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携带者可以当厨师吗?

在外就餐时,你是否注意到有些餐馆在一进门的显著位置有一个大大的表情图标,旁边还写着A、B、C 字样? 这其实是“食品安全等级公示”,是当地监管部门对餐馆的卫生评价,B级或以上的就是“笑脸”,可以放心消费,C 表示勉强可接受。有时,你还会在旁边看到另外一些公示信息,比如餐馆厨师和服务员的健康证。这是因为《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否则经营者要挨罚。

什么是“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目录》,这些疾病是: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对以上规定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餐厅的厨师和服务员、食品企业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早餐摊点上的面点师傅以及卖熟食、糕点、凉菜的售卖者等食品行业工作者,如果得了这些病,可能污染食品并导致消费者生病。

为何把乙肝、丙肝去掉了?

过去国家发布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中是包括病毒性乙型、丙型肝炎的,在名单中统称为“病毒性肝炎”。这次卫计委发布的名单特意将病毒性肝炎锁定在甲肝和戊肝。最新的规定为何把乙肝和丙肝去掉了呢?

原因是食物并非乙肝和丙肝的传播载体。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就餐等不会感染乙肝。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感染,共用针头吸毒等。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也不会感染丙肝。既然跟食品安全无关,当然就被去掉了。

别小看这个名单,它关系到万众健康,也关系到很多人的生计,因此需要慎之又慎。本次发布的名单只是第一批,是经过大量的专家论证形成统一意见的病种。卫计委也提到,今后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秋冬季节常见的诺如病毒感染、曾导致江苏上万人生病的大肠杆菌O157:H7 等,都是大家很关注的传染病,说不定以后就会被加进名单中。

消除肝炎歧视人人有责

中国有近1亿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承受了全球1/4 的慢性肝炎疾病负担。由于缺乏了解或误解,这些感染者面临严重的歧视,比如被学校、单位辞退;被同事、同学排挤;遭遇求职障碍等,给感染者带来痛苦、焦虑和抑郁,甚至导致自杀。

为了消除就业歧视,国家出台了相关通知,要求取消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除特殊规定外,不得强制进行乙肝项目检测。从这个角度说,卫计委发布的“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名单”去掉乙肝和丙肝也是尊重科学、消除歧视的一次努力。

(作者:钟凯)

  • 发表于 2016-09-02 00:00
  • 阅读 ( 83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