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欧洲人咋砍脑袋?解密刽子手的斩首斧与剑

相信凡是看过梅尔吉布森的那部《勇敢的心》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将剧情推向高潮的那段华莱士就义的场景。即使经历了悬吊拉折四肢,破肚抽肠这般的酷刑,威廉·华莱士也未向英格兰王权屈服,最终被行刑官示意斩首。刽子手手起斧落,终结了华莱士的反抗。由于缺乏14世纪英格兰刽子手的图像资料,《勇敢的心》里的这位刽子手的打扮在传承了好莱坞以往传统的刽子手戴着头罩的形象塑造的同时,又采用了同影片服饰风格相搭配的粗布衣料设计。无论真实与否,都使其看上去具有厚重的历史感。

▲描绘第四任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在1471年斩首受刑的插图绘画

对于西方社会而言,斩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视为是一种对有身份地位的犯人所采用的仁慈(因为相比其他具有折磨性质的死法,比如火刑来说干净利落、比较无痛),且不失其荣誉(吊死鬼的死相明显就很难看)的处决方式。十六世纪英格兰的两位暴君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对他们的政敌和失宠的亲近就多施以此刑。而英国历史上被执行斩首的身份地位级别最高的人物当属查理一世。查理一世是唯一一位以国王身份被控叛国罪斩首的英国君主。之前虽然不乏有被弑杀的国王或女王,但他们或是已被推翻之后或是被加以谋杀。从未有以国王之身被公审处决者,所以查理一世也算得上是英国的断头者中的超级VIP。

法国画家保罗·德拉罗什1833年有一幅名作《简·格雷女士的处决,。画像中被称为“九日女王”的简·格雷,也是被类似电影《勇敢的心》中,用来处决华莱士的那种斧子砍去了脑袋。一般来说,死刑犯将脑袋稳稳地搁在木桩上,经验老道的刽子手或许就能用手中的斧子给他或者她来个痛快。

▲一柄属于霍华德·德·沃尔登勋爵的斩首斧

不过有的时候,君主会想要让对方死前再吃点苦头,于是就会让新人上场操刀。曾备受亨利八世宠信的托马斯·克伦威尔,却因为他给国王物色的王后安妮·博林不受宠爱,而被扣上“叛逆”的罪名送上刑场。经验不足的刽子手砍了他两到三刀才令其送命。

电视剧《都铎王朝中》被杀害的托马斯·克伦威尔。在wiki百科提供的被斩首的名人名录中,托马斯·克伦威尔仅是被亨利八世下令处斩的三十多名显贵中的一员而已。

▲19世纪法国画家亚历山大·丹尼斯·阿贝尔·德·普霍尔绘制的《玛丽女王受刑》

比托马斯·克伦威尔和玛丽·斯图亚特更惨的是初代蒙茅斯公爵詹姆士·斯科特。他受了七下或者八下挥砍,期间甚至还曾咒骂起行刑者杰克·凯奇。旁观者也对这位不敬业的刽子手极为不满,如果不是守卫拦着,可能就要把他撕成了碎片。尽管表现拙劣,杰克·凯奇(Jack Ketch)的这个名字在英语里也成为了刽子手、绞刑吏的代名词。

▲詹姆士·斯科特受刑图

也许正是由于用斧子斩首的行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令死刑犯痛不欲生的过失,被亨利八世下令处决的安妮·博林恳求她的那位残暴的夫君,特意从法国请来了一位刽子手,用剑而不是斧子来实行斩首。和势大力沉的斧头相比,剑就要轻快得多,同时也能更精确地斩断目标。

▲电影《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中安妮·博林临刑的情景

电影《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中的安妮·博林由娜塔莉·波特曼饰演。在留存于世的画像中,安妮·博林的姿色并不比娜塔莉·波特曼差上多少。但怎奈红颜薄命,生前被判以“巫术诱使国王结婚、与五个男人通奸、与兄弟乔治·博林乱伦、伤害国王、预备谋杀国王,和试图毒害亨利八世的私生子亨利·菲茨罗伊”等莫须有的罪名;死后又惨遭曝尸围观。在中世纪的欧洲,一开始对犯人斩首所用的剑都是普通的款式,这在展现有用剑斩首画面的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上尤为广泛。

弗朗茨·施密特,生于1555年一个德意志刽子手世家、被誉为欧洲最为有趣的刽子手。他从1573年开始了自己的行刑生涯,和其他刽子手一样,他也是子继父业,并且只能同别的刽子手家族联姻娶妻生子。这一位勤勤恳恳地一直工作到了1617年退休,在45年的职业生涯中共处决了361人及345次轻微处罚——所谓的轻微处罚就是拷问、鞭打、火刑、毁伤(断指或者割耳)。和一般人眼中粗暴野蛮的形象不同,弗朗茨·施密特作为一个识文断字的有文化的刽子手,他将自己每一次执行的惩罚都记录在日记中,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性化的细节,比如他会满足死刑犯的最后一餐以及他们的其他小小的遗愿。此外,他还是医术在身,找他看病的病人超过15000人次。

唯一可以确信的记录下弗朗茨·施密特行刑场景的画像。同其他同时代的刽子手一样,弗朗茨·施密特所执行的死刑中用到过吊绳、剑、轮、火和水。轮子是留给严重暴力犯罪分子;火刑仅对乱伦和伪造货币者用过两次;对一个杀婴的女犯施用溺刑。他是个十足的专业人员。

就刽子手的形象保存而言,波兰最杰出的历史题材画家扬·马泰伊科为后世留下了相当难得的资料。在他为整理故国衣冠而做的《波兰服装1200年——1795年》图册里,收录了三组不同时期的波兰刽子手形象。画中几代刽子手们的服饰随着时间迁移而都有所变化,而他们手中的双手剑却没有什么款时尚的改变。

在科技人文都全面发展的文艺复兴时代,刀剑款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就连刽子手手上也出现了一种没有了剑尖,专门为处决罪犯的刽子手之剑。

▲德国卑尔根—恩克海姆博物馆收藏的一柄刽子手之剑

剑身上的铭文:“an Ich Das Schwert thue Auffheben - So Wünsche Ich Dem Sünder DasEwige Leben ”,意为“当此剑为我所举之时——我愿其为罪人永生之天恩礼赐”。  

刽子手之剑的剑身上往往都有表现处决或酷刑、或者是基督受难的象征性的图案设计,再结合以有寓意的到的铭文。下面这两把十六世纪左右的刽子手之剑上都具备有这样的元素。

与中世纪时代的宗教画习惯一样,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也与时俱进地为古代的刽子手换上了画家所处时代的服饰与武器,这样也就给我们留下了刽子手之剑的使用画面。

刽子手之剑还有斧子斩首的习惯,到了十八世纪断头台的发明与运用之后便走到了陌路。而随着时间进入到20世纪,就连断头台、绞刑架还有枪决都在欧洲变得越来越少,目前只有白俄罗斯是唯一一个有执行死刑的欧洲国家。死刑废除与否的道德争议可能在今后还会继续被永久地讨论,但在这里笔者只希望,在本文出现过的这些杀器与行刑场面,只能在古典书籍或是动画上才能看到。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HG。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 发表于 2016-09-02 00:00
  • 阅读 ( 184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