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俄罗斯,为何没有牛逼的汽车品牌?

国内道路上穿行着世界各地的汽车,德国的大众、美国的福特、日本的丰田、韩国的现代、俄罗斯的……?奇怪,似乎从未在国内甚至在网上看到俄罗斯的汽车。作为一个老牌西方工业强国,战斗民族在军工业上非常强大,坦克飞机大炮卫星样样精通,为何却没有拿得出手的汽车品牌?

俄罗斯汽车市场发展回顾

了解历史有助于分析现状。其实俄罗斯的汽车工业发展很早,但由于战争不断,军用和商用汽车获得了更多的政策和资源倾向,远远比民用汽车发展得快。

谈到俄罗斯汽车,必须了解伏尔加和拉达。伏尔加在前苏联时期曾经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当做公务车,其政治地位之高不言而喻。那时,伏尔加汽车被誉为“苏联汽车工业的骄傲”和“社会主义的高级汽车”,出口到75个国家,受到世界各国广泛认同。而拉达诞生于1966年,仿制了意大利菲亚特124的产品,1970年4月下线,之后的14年中产销量达到1400万辆,成为前苏联的国民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伏尔加在国内就相当于现在的红旗、奥迪A6L,妥妥的大领导官车。不仅如此,这车还曾是我国自主汽车的一开始仿造的对象。国产第一辆小轿车“红旗”,正是基于伏尔加汽车的图纸打造而来。


然而从90年代开始,大众、通用、丰田等车企开始在国内合资生产和销售,桑塔纳、奥迪100取代了曾经伏尔加的官车地位,性价比高的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也让拉达完全失去了竞争力和市场。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设计、工艺和性能均落后的伏尔加也卖得越来越差。2011年7月,高尔基汽车公司表示从2012年开始,高尔基汽车厂主要开始组装生产合资品牌的轿车,伏尔加牌汽车停产。拉达汽车,定位低端,又受到政策保护,目前在俄罗斯国内虽说还是卖的最好,但日子也不好过了。

俄罗斯汽车市场现状

下表是俄罗斯汽车市场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的汽车销量对比:

通过上表也大致可以看出俄罗斯汽车市场的现状:

首先,俄罗斯整体车市在大幅下滑,非常不景气。销量前十五名中,只有三个品牌实现增长,排名还是中等偏下的,其余全部负增长。可以说,俄罗斯汽车市场正面临着30年来最糟糕的局面。事实上,和其在国际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强势地位相比,在乌克兰危机、原油价格下跌、政治形势紧张、卢布汇率震荡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的俄罗斯的经济明显虚弱得多。

其次,排名第一的是其自主品牌,并且销量远超第二名。拉达是俄罗斯的国民轿车,销量一直以来排第一,但现在也在下降。特别的一点是,韩国车是近年来该市场的第二大赢家,也是最大的国外品牌赢家。热销的Hyundai Solaris和KIA Ri,分别对应国内的北京现代瑞纳三厢和东风悦达起亚K2三厢。这两款车是销量榜单的二三名。作为同平台车型,两款车在车身尺寸和动力性能等方面都差不多。

各国车系市场占有率


还有一个重要的数据表:2000-2014年汽车销量统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21世纪以前,俄罗斯汽车市场上几乎只有本国品牌销售;第二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9年,俄罗斯品牌的销量慢慢下滑,进口品牌和在其境内组装的国外品牌销量不断攀升,进口品牌增长更加迅猛,超过了本国品牌跃居第一;第三阶段是2009年金融危机开始到现在,整体汽车销量先是暴跌,然后又开始快速增长,境内组装的国外品牌销量后来居上,超过进口品牌,而其本国品牌还在下跌中。这说明,国外品牌已经占据俄罗斯汽车市场主导地位,并且在降低成本等因素考量下,正纷纷在其境内建厂组装和销售。


为什么“战斗民族”缺少汽车品牌?

1. 外驱力有限——过分重视重工业军工业,忽视民用汽车发展

从一战到二战,还有后来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似乎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尤其是在前苏联时期,计划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家长期注重重工业和军工业的发展,政策和资源都倾向那边,滞后了民用汽车的发展。并不是能造飞机大炮坦克,就能造出好车。军工产品要求简单耐用,皮实耐操,牺牲油耗和舒适度;民用车更注重实用舒适、省油、静音和性价比等。前者是粗狂的,简单粗暴的,后者是细腻的,人性化个性化的,两者的设计理念千差万别。

2.内驱力不足——国内外市场容量有限

国内市场上,俄罗斯人口也就一亿多,汽车年销售量200多万辆,规模不小,但放眼世界,真不算大。而且家轿市场还是最近十几年才真正发展起来。并且由于过去长期较弱的国民经济背景,买得起车的消费群体一直以来也不多。也就是说,很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国内的汽车市场是非常小的,就算这几年不错,也不过200万,根本无法比肩中美德日等汽车消费大国。

国外市场上,欧洲那头汽车强国林立,欧洲市场基本被德系和法系占据,美洲市场被美系和日系占据,东亚市场更不用说了。说白了,卖给国内卖不了多少,国外市场又挤不进去,本国车企发展的内驱力大打折扣。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俄罗斯至今只有像伏尔加、拉达几个略微出名的品牌,而没有出现像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一样车企群雄并争的局面。

3.产品力不足——市场竞争激烈,发展受阻

由于之前提到的各种内外部原因,俄罗斯汽车品牌的产品力发展不起来,在制造技术、生产工艺、设计规划、商业管理和组织运作方面,也大大滞后于很多发达国家甚至是中国。从销售榜单已经可以看出,高端车市场被德系奔驰宝马奥迪霸占,中低端又有日系韩系占领,性价比颇高的中国军团,像奇瑞、吉利、力帆等车企,也在深耕这个市场。如此一来,主打高端的伏尔加早已颓势,中低端的拉达只能苦苦力撑,但也挡不住下跌趋势。

综上,俄罗斯的汽车品牌发展之路,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如果能摆脱目前政治上的泥沼,腾出更多心思专心发展经济,相信水涨船高,未来俄罗斯的汽车品牌也能打响世界。(文/疆哥)

  • 发表于 2016-09-22 00:00
  • 阅读 ( 77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