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有中国的校服才长得这么丑?

旁友们大嘎好!

今天是屌私型格最会吹牛的 小D.D 来回答大家的问题啦。

这两天又到了开学季,不少学校都会要求学生统一购买校服。但是看着那万年不变的蓝白运动服,很多同学都下不去手。前两天就有同学提出了关于「 校服 」的问题 ▼

说起来以前我上学的时候,也对校服陷入过深深的思考。

即使我以前只是每周一穿一次校服,我还是被它的设计折服,不禁会去想,为什么会有校服这种奇葩服装的存在?

但其实讲道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学生穿校服确实有很多好处 ▼

最起码的一点,所有学生统一着装,可以避免学生在服装上的攀比,另一方面,其实在外国,学校还会通过校服,教育学生着装礼仪方面的知识。

比如说什么时候该穿礼服,礼服又该如何搭配之类的 ▼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两个原因,在各个国家都还有很多其他的文化因素,影响着校服的设计。

这里我不妨拿 英国,给大家举个例子

英国作为作为一个 阶级文化 很浓重的国家,在校服上也体现着这一点。

早期在一些 慈善学校 里,学生们穿的衣服,大多是别人捐助的蓝色外衣,渐渐的这种蓝色外衣就成了当时的校服 ▼

虽然我也没觉得这有什么好看的,不过讲究继承传统的英国人,还是将这种 蓝色粗布上衣配黄袜子 的校服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

而在一些 私立学校,校服的设计就要精致的多。

他们甚至选用了 剪裁精良的燕尾服 作为学生的校服,学生们一个个的都透着一股贵族气质 ▼

同时,私立学校一般都不止一套校服。像昨天给大家回答问题的1米7女实习生,在英国念高中的时候,竟然有变态的9套校服。

除了日常穿的西装,还会有为体育课准备的运动服,甚至不同的运动项目也会有专门的服装,比如说马术、足球等等。

这里我拿电影「 死亡诗社 」给大家举个例子,虽然这是一部美国电影,但是反应的教学制度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英式的那套古板路线 ▼

电影中的学校 威尔顿预科学校,是一所专门为名校输送人才的私立高中。

他们日常穿的都是衬衫西装,在西服的胸袋上,秀着学校的狮子徽标。

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这是一所 很贵的学校  ▼

上体育课的时候,学生们也都会统一着装,换上印有学校名( WELTON )的运动服 ▼

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这是基本的穿衣礼仪。

你看,在着装礼仪的教育上,英国要比我们好太多。

同样的,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这个崇尚 军国主义 的国家,在学生的校服设计上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一提到日本学生的校服,脑海里反应出来的大概是这种 水手服 的形象 ▼

然而这种水手服的造型并不是日本人原创的,是在明治维新时代,日本人从 英国海军那里学来的。

骨子里埋着军国主义思想的日本人,一眼就相中了英国海军穿的水手服。

上下一笔画,感觉太适合自己国家的女学生了,说换就换 ▼

不过男生校服并没有直接照搬西方的那一套,而是选择了 自己国家的军服,只不过把颜色换成了黑色。

他们觉得这样才能显现出自己的 男子气概 ▼

你像在电影「 热血高校 」里,铃兰高中的青年们一天天的有劲没处使,到处找人茬架了。

虽然都是学校里的社会人儿,但是他们都 喜欢穿校服。

也许是因为这种校服是从军服演变过来,线条利落,穿上显得人特别精神,有一种说不出的大哥气质 ▼

细心的朋友或许能注意到,他们当中只有小栗旬穿的是短校服,其他人都穿的是长款。

这其实是暗示着他们团体中的 等级制度。

外套穿的越短,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兄弟们中的 地位越高 ▼

而在战后的日本,有认真的反思,自己是不是过于强调军国主义教育,随后便开始了完全西化的改革。

不仅在语言中,越来越多的出现英语词汇。在校服方面,也有着一些变化。

不论是来自海军的水手服,或者是男生穿的军队制服,都渐渐被学校放弃,更多的选择了 完全西化设计的西服套装 ▼

看到这里或许有朋友会说,换件校服就叫认真反思了?他们的历史课本都是错的怎么不说?

其实讲道理,这只是在少数 右翼学校中,会采用这种教材。反倒是在国内,事件被放大了,表现出了不太友好的态度。

扯远了,说回来校服这件事,其实在我 国的民国时期,也有着相当漂亮的校服设计。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 礼之大者,莫过于衣冠 」的说法。

在20世纪初的时候,学堂的校服就渐渐的变为西式制服。当年林徽因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合影中,穿的就是 中式立领加收腰的上衣,西式的褶皱裙和皮鞋 ▼

右一,林徽因

之后标准的校服,逐渐演变成了男生穿中山装,女生穿阴丹士林(一种面料)旗袍。

即使是现在,也还有不少大学生想要模仿那个年代的穿着,拍一张复古的毕业照 ▼

不过在建国之后,校服就从大陆消失了,当然 一起消失的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服装。

在那个年代,人们可以选择的也就是中山装、列宁装等几种款式而已,放眼望去,全国人民男女老少都穿的一样的衣服 ▼

而到了文革时期,全国上下又都换上了 军装,戴起了红袖套,从工人到学生,人手一本红本本 ▼

这种现象在「 大象公会 」的一篇关于校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在这段时间,消失的不仅仅是几套服装,

一起消失的还有人们对于服饰礼仪的观念。

时间长了,人们也就没有了 “体面” 的概念,以至于后来在真正设计校服的时候,大多数人只考虑 要耐穿、要耐脏、要朴素 ▼

有些思想比较前卫的学校,想要为学生配置功能齐全的多套校服,学生看起来更体面一些。

而 从小就没有服饰礼仪挂念的家长,普遍表示反对,一来是不愿意支付更多的校服费用,二来是觉得「 校服太帅容易导致早恋 」,学生就应该 朴素一些 ▼

说实话,这中朴素的校服对早恋到底有没有用,我不知道。而在 基本的着装礼仪 和 审美基础 的培养方面,

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你们说

是不是这个道理?

  • 发表于 2016-09-14 00:00
  • 阅读 ( 94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