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胎剖,二胎也只能剖?

第一胎剖该剖腹产吗?

现在剖宫产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医院能占到60%,有一部分人确实是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必须剖宫产以确保母婴安全。有些人则是怕顺产太疼,所以坚持剖宫产。对于第一胎还在怀孕阶段的准妈妈来说,如果想生第二胎,这一胎能顺产的最好选择顺产。一方面减轻对子宫及生殖系统的损伤,另一方面为二胎生产创造一个有利条件。

剖宫产或致再孕困难

尽管剖宫产手术已经十分成熟,时间也很短,但是依然会有一定的隐患。一些医生可能技术不到位,进行手术时操作若有不慎,容易导致术后盆腔黏连、积液等。盆腔黏连容易导致输卵管不通,子宫从盆腔下滑,从而引起再次受孕困难。

所以,剖宫产后存在生殖系统异常的产妇,一定要积极治疗,切不可一拖再拖,尤其是盆腔积液等慢性妇科疾病。痊愈后,在决定要二胎之前,要做一次全面的妇科检查,确定生殖系统无异常再受孕。

Tips

以前大部分新生儿为6斤左右,这是比较适合亚洲女性的骨盆大小的。现在的营养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而且优生优育的观念也使得大家很关注孕妇健康,各个方面的作用,导致巨大儿的几率越来越高。很多胎儿能长到八九斤,这时顺产就相对困难许多,临床上也有不少产妇因为胎儿太大,在经历了一系列顺产的努力之后,转为剖宫产。

头胎剖,生二胎前先做疤痕检查

剖宫产后的子宫也叫做疤痕子宫,就是子宫上有一道手术切口留下的疤痕,这个切口的愈合情况决定着二胎的妊娠和分娩是否顺利。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时,如再次妊娠或分娩,出现子宫破裂的风险就会增高,严重者可危及母儿的生命安全。另外,疤痕子宫再次怀孕时出现瘢痕处着床、前置胎盘的可能性较大,若胎盘覆盖原剖宫产时的手术切口则更加危险。这两种情况均有引起子宫破裂和无法控制的阴道大出血的风险,可危及产妇生命。

一般临床上建议,剖宫产后至少应2年以上再考虑二次妊娠。想要二胎前,务必先去医院做疤痕检查。对于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形成的疤痕处肌层变薄,甚至有肌层中断的情况,应考虑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不适合再怀孕。

头胎剖,二胎只能剖?

上面我们讲到了疤痕子宫,由于子宫上的这道疤痕并不是特别牢固,所以即使时愈合得较好,有条件怀第二胎时,依然建议剖宫产。因为第二次临盆生产子宫收缩时,容易把疤痕撑破。为了保险起见,最终选择剖宫产的比例占绝大多数。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第一胎剖了,第二胎就必须还得剖,要看第一胎选择剖宫产的具体原因。

如果第一胎仅仅是因为胎心不好、胎位不正或者脐带绕颈过紧才剖的,第二胎的胎位、骨盆、胎头大小、子宫疤痕等都没什么问题,就可以在全程严密监控下自然分娩。但是,如果第一胎是因为骨盆狭窄、子宫壁太薄、尾骨骨折骨盆出口偏小等原因,第二胎还是不适合顺产。

二胎才高龄,这些风险也会有

有些妈妈可能会有疑问了:第一胎时不是高龄产妇,第二胎高龄了,也会出现高龄生育的风险吗?也需要去做检查吗?答案是肯定的。不管是第几胎,与年轻的产妇相比,高龄怀孕都容易得妊高征和糖尿病,容易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胎儿的畸形率及出生婴儿缺陷率也都会明显升高。

1.由于女性年龄增加,卵子容易老化,受孕几率大大减少。同时,随着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也会出现异常,这时胎儿容易发育异常,出现胎儿发育畸形或者患有唐氏综合征。所以,对于高龄孕妇来说,唐筛绝对是不能忽视的。

2.在怀孕过程中,由于身体内的孕酮量不足,可能引发先兆性流产等风险,因此在孕期需要持续保胎。

3.怀二胎时,如果你之前有过静脉曲张或痔疮,可能会旧病复发;如果你在前次怀孕时,曾经历过尿失禁或引导脱垂等症状,那么这次症状可能会更明显。

4.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子宫收缩能力和盆腔的柔韧度都在下降,难产出血的风险大大增加,这种风险同时也减小了顺产的机会。

5.妊娠并发症也会大大增加,更容易出现贫血、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不足等并发症,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还会让产妇留下长期的病根儿。

因此,对于怀二胎时高龄的产妇来说,孕前及孕期更加需要规律而科学地检查,及时做好产前筛查,既要保证婴儿的出生质量,更应关注本身的生命安全。

原文来自《妈妈宝宝》 作者:王敏 北京大学妇产科博士  产科主治医师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6-09-05 00:00
  • 阅读 ( 73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