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智能手机的宣传噱头有什么?

在如今,智能手机俨然成为了大多数人身边不可或缺的数码产品之一,这可能是因为智能手机具有便携、应用齐全、价格合理等特点。而随着众多智能手机产品的竞争陷入白热化,智能手机厂商自然也会在宣传上多下功夫。不过你是否知道,有不少曾经被推崇的宣传概念,实际只是厂家炮制出的噱头而已?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们不妨来一起了解一下,那些年手机厂商制造的“噱头”。

“堆核”策略的滑铁卢

我们都知道,智能手机和计算机一样,最为关键的部件无疑就是负责处理各种信息、完成物理运算的中央处理器(CPU),而由于智能手机将显示芯片(通过运算来处理图形信号,从而帮助手机显示各种画面,处理视频、游戏任务的芯片)封装在CPU内,因此CPU的性能,是决定一款智能手机整体性能如何的最重要指标。

对于一款CPU而言,核心数(即常说的“X核”)这一指标的作用不容忽视。这是因为现今智能手机往往需要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并处理这些应用程序的运算请求,而这一能力(即“多任务性能”)和CPU核心数密切相关。举个例子,两个除核心数之外其他参数差别不大的CPU,核心数更多的CPU,多任务能力就会较核心数较少的CPU更强,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时就会更少出现卡顿现象。

当然,手机CPU的核心数并不能如同其他指标(例如制作CPU的工艺)一样持续快速地改进,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核心数更多的CPU功耗也会更高,并会直接拖累手机的续航表现。为了应对这一现象,一种称为“大小核切换(Big-Little)”的策略随之诞生:手机CPU中同时包含4个以上的核心,其中一部分核心具有功耗低、性能一般的特点,被称为“小核”;另一部分核心具有功耗高、性能强劲的特点,被称为“大核”。在手机待机,或日常运行一些对性能要求较低的任务(如听音乐、浏览网页)时,“大核”将被彻底关闭,只有部分(或全部)“小核”处理任务;而一旦手机开始运行对性能有很高要求的任务(如大型游戏、高清视频)时,CPU会在判断情况后迅速开启“大核”处理任务,从而保证应用程序不会发生卡顿。

不幸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智能手机CPU的“大小核切换”策略在实际应用时的表现堪称灾难,这方面的代表无疑是著名芯片厂商高通公司于2014年末推出的旗舰级CPU骁龙810,该CPU采用了“4小核+4大核”的架构设计,因此可以称其为八核处理器。但在实际应用时,由于CPU判断任务对性能的需求存在延迟和失误,加之“大核”具有可怕的功耗,骁龙810处理器在运行大型任务时出现了严重的卡顿、发热现象,而待机续航又大幅缩减,可谓是彻头彻尾的一款失败产品。最终高通公司在下一代旗舰CPU中更换了架构设计并减少核心数到4个,才算彻底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经常能遇到的另一种CPU则是纯粹的“堆核”——单个核心的性能并不强,但核心数可以达到8-10个,这样的CPU因为单个核心的性能较弱,整体性能自然难以和单个核心性能很强的旗舰机CPU抗衡,但“八核”、“十核”等噱头却着实让不少用户为其买单。

“像素战争”何时了?

鉴于智能手机有着携带方便、可以随时联网的特点,相当一部分用户会用智能手机替代传统相机照相,这样一来,智能手机摄像头的性能无疑成为了一个重要指标。而很多用户在购买手机时,对内置摄像头的关注则主要放在了摄像头的像素数上,摄像头拥有更多像素数的手机,在市场也的确有着更好的销量(例如当年诺基亚的智能手机Lumia 1020,就因其4100万像素的摄像头而热卖)。不过,这样的“像素战争”其实并不理性,像素数对内置摄像头的影响,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

在分析手机的内置摄像头之前,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内置摄像头工作的原理:光线经过光学镜头的多重折射之后,会来到摄像头的影像传感器上,影像传感器通过对每个像素点的光照情况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生成初步影像,再经过其他芯片的进一步加工之后,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储于手机之中。在这样的一个复杂过程之中,有几个指标会对最终影像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像素数:内置摄像头的像素数,实际是指摄像头影像传感器上面的像素点个数,而这一数字直接决定了摄像头所能记录的影像尺寸大小(一个像素点所记录的信息,在最终影像中表现为一个点)。一般而言,影像尺寸的大小数值,往往为影像长度所占的像素点个数乘以影像宽度所占的像素点个数,即尺寸为1920×1080的照片,包含约207万个像素点。

像素面积:这一点是指摄像头影像传感器上,单个像素点所占的面积。由于像素面积越大,单个像素点所能接收的光线越多,因此像素面积将直接影响摄像头拍摄弱光影像(如夜间风景)时的清晰度。当然,对于面积(传感器面积等于像素数和像素面积的乘积)相同的传感器,像素数越大则往往意味着像素面积越小。

传感器尺寸:传感器尺寸指的是内置摄像头中,影像传感器的面积大小,一般以传感器对角线长度来表示(比如1英寸的影像传感器,其对角线的长度为1英寸)。传感器尺寸不仅决定了像素数和像素面积之间的平衡,还和一些影像指标密切相关(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文章《“自拍神器”,真的那么神?》)。

通过上面所介绍的概念,我们不难得出,像素数并非决定摄像头成像质量的单一决定性因素,且经常会受到像素面积、传感器尺寸的影响,如果一款手机的内置摄像头具有很高的像素数,但传感器尺寸并不能大到与之相匹配,那么它的成像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并难以拍出我们所想要的照片。

总而言之,目前智能手机中存在的诸多营销概念,其中实用的并不多,倒是噱头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我们普通人对手机的固有认知,有时也未必就是正确的。在选购手机时与其相信厂家的噱头,不如对其性能和应用效果进行实质上的衡量,这样才能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不浪费每一分金钱。

  • 发表于 2016-08-29 00:00
  • 阅读 ( 94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