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性不好就是阿尔兹海默病?请走两步检测一下

9月21日是国际阿尔兹海默病日。对于许多人来说,父母的衰老疾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大问题。身体上的病痛或许还比较容易判断,然而神经或者说大脑认知层面上的问题,就很难加以判断了,比如父母变得健忘,是单纯的“老糊涂了”,还是得了一些大脑方面的病症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种检测阿尔兹海默病的新方法。

阿兹海默症,别称老年性痴呆,就是这样的一种病症。一开始,老人仅仅是记忆力减退;随着病症加重,不断恶化的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渐渐无法说话,无法辨认方向和路线,到最后甚至记不起至亲的名字。

这就是典型的发病过程。一开始,患者只是生理性衰老;然后转变为轻度认知障碍,最后转变为失智症。

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目前有多种手段能够延缓或者阻断病症的发展,然而到了重症阶段,就已经太迟了——当你面对着已经不再认识你的至亲,是否会后悔没有一早带着他去诊断和治疗呢?这也是目前的医学界正在头疼的问题。

由于阿兹海默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早期诊断是非常复杂的。无论是神经心理学量表、血液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脑电图……这些手段都很复杂且昂贵。

利用动作捕捉技术诊断阿兹海默症

然而,当动作捕捉技术与医疗结合后,阿兹海默症的诊断方法变得简单到让人不敢相信——只需要疑似患者边走路边做算数就可以进行诊断。

即在走路的同时,给疑似患者一个高阶的认知任务,在行走的过程中测量被试的走路姿势,这种双任务的模式,可以非常有效的判断出被试者大脑控制功能的有效性。

动作捕捉的任务就是测量走路姿势。通过对步速、步频、步长、停顿、对称等一系列的测量数据的分析综合,就可以很明确地判断出疑似患者是否处于早期的轻度认知障碍阶段,然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但是,无论是光学动作捕捉还是电子步道,这类传统的测量走路姿势所用的办法,对场地和器材要求很高,其昂贵的价格也阻止了其进一步的推广普及。

基于惯性的动作捕捉系统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动作捕捉系统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解决方案。

惯性动作捕捉系统没有光学动作捕捉的一些限制。它在使用时不要求场地,只需要将传感器穿戴在身上就可以精确的掌握被试的步态,从而判断出其身体状况。而且价格低廉,适宜于大规模推广。

除了阿兹海默症,基于惯性传感器的动作捕捉系统在医疗领域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比方说康复治疗。对于肌肉萎缩的患者,进行长期的重复的标准化康复动作是康复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了可穿戴的动作捕捉系统,康复师就可以精确的判断患者的姿势是否标准,从而更加科学高效的进行治疗。

我们甚至可以想象,有了精确的患者动作数据文件,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远程发送给医疗专家,从而实现远程精确诊断,患者不再需要经历舟车劳顿之苦;而老年人在家里穿戴上简化版的动作捕捉系统,就可以自行判断其身体状态,一旦跌倒或者出现异常状态,便能够自动呼叫医疗人员,不用再担心老人无人看护的问题……

随着惯性动作捕捉系统的普及,将在智能医疗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大到专业医疗机构,小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都能从这项技术的创新应用中受益。我们期待着这一切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中国科普博览出品 北极星科普创客

本文由中国科普博览出品,转载请联系editor@cnic.cn

  • 发表于 2016-09-21 00:00
  • 阅读 ( 74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