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股价涨幅曾超过一百倍的“东北茅台”长春高新,被一份堪称史上最贵的会议纪要揭开了底色。
文丨郭晓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一封会议纪要,让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661.SZ,下称“长春高新”)单日市值蒸发近200亿元,同时还招来了深交所的发函关注与投资者对其涉嫌信披违规行为的广泛争论。
更坏的影响是,此事件后,长春高新的公司治理能力、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面临的产品降价和收入增速放缓等风险,都将进一步考验这家有着“东北茅台”之称的上市公司的成色。
史上最贵“会议纪要”
9月14日,长春高新股价跌停。若以当日高点每股417.89元下跌至371.62元计算,单日市值蒸发近200亿元。
跌停的原因,来自9月12日网传的堪称史上最贵的一封“会议纪要”。
在这份会议纪要中,长春高新核心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金赛药业”)总经理金磊与东吴证券医药团队探讨了多个业务问题。
其中,金磊释放了两个关键信息:一、是金赛药业预计明年销售目标将从约35%降至约25%;二、自己由于需要交税10亿元,年底还会做减持。
9月15日早间,长春高新紧急披露了《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下称“《预告》”),称第三季度公司将实现盈利21.71亿元–22.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 - 85%
来源:长春高新公告
同时,《预告》还对金磊减持的相关情况进行说明称:按照公司 2019年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中的相关协议,金磊 2019 年度业绩承诺已达成,其在 2020年12月底将有部分股票具备减持条件;但其减持的额度、减持的具体时间和减持的方式应遵守“短线交易禁止”、“大股东减持新规”等监管规则;目前,金磊先生尚不具备减持条件,公司也未接到其关于减持股票安排的报告。
9月15日晚间,深交所发来关注函,就金赛药业的业绩能否推出长春高新的业绩情况、金磊目前持股及股份限售情况、减持计划的相关言论是否属实、公司是否存在违规信披等情形,要求长春高新于9月18日前做出回复。
9月18日,长春高新回函称:
通过金赛药业这一企业的单一盈利预测情况,市场不会直接推断出长春高新对应期间的相关业绩;
金磊本人2019 年度业绩承诺已达成,在 2020年12月底将有部分股票具备减持条件,减持将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长春高新将按照“持股 5%以上股东预减持”规定对金磊先生未来减持事项履行相关事前信息披露义务;
金磊并非公司指定的信披义务人,长春高新不存在有选择性地、私下向包括金磊先生在内的特定股东披露、透漏或者泄漏未公开信息行为,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原则的情形。
信披问题引热议
同时,会议纪要事件还引发投资者对长春高新信披违规行为的广泛讨论:
将公司业绩展望及大股东减持之类重要消息,率先透露给了相关调研机构,而使其余投资者被蒙在鼓里,这是否有违信披合规的相关要求?
对此,有投资者在互动易上向长春高新董秘张德申提问道:
会议纪要的消息是怎样决策和发布的?现在公司消息发布的平台到底有哪些?为何总有人知道更多、更全面的消息,而且能明显造成股价波动?
张德申回复称,公司从未发布过未来几年的业绩展望,同时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如有相关事宜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张德申的回复无疑是将会议纪要的相关信息归类于金磊的个人言论,而非公司官方的信披行为,这显然不能让投资者信服。
一方面,截止到今年6月31日,金磊持有长春高新11.51%股份,是长春高新第一大个人股东,金磊与调研机构的相关言论不可谓不代表长春高新的立场。
另一方面,金磊还是金赛药业的创始人兼总经理,金赛药业又是长春高新业绩的绝对支柱。《正经社》查询到,2020年上半年,金赛药业的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5.35亿元、11.23亿元,占上市公司长春高新同期营收、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64.73% 、85.77%。
谈论这么重要的一块业务,怎么能跟上市公司无关?
当天盘后,金磊主动发声称,纪要中的经营预测是他从经营者的角度来阐述的,预测得相对保守主要是为了激发员工的危机意识,让员工戒骄戒躁;日前的交流是小范围会谈,不代表金赛药业董事会和管理层,更不代表长春高新对业绩的展望。
但2010年证监会发布的 《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相关细则规定,上市公司重要高管私下表态照样会被纳入信披违规监管范围,所谓的“小范围交流”自然也不能例外。
互动易上,有投资者对张德申 “声讨”道:贵公司金磊先生不慎言论导致股价大跌,关键信息的不对等造成对中小投资者的伤害,张总您自己接受一些电话采访的纪要,却从来没有做过信息披露,这些都是对中小投资者的歧视。
9月18日,长春高新在给深交所的回函中亦解释称,长春高新相关制度规定董事会秘书为接待与推广事务工作的负责人,董事会办公室是负责接待与推广事务具体工作的职能部门,由董事会秘书直接领导;除上述职能部门及专职领导外,其他人未经授权均不得接受调研交流;长春高新不存在有选择性地、私下向包括金磊先生在内的特定股东披露、透漏或者泄漏未公开信息行为,不存在违反公平信息披露原则的情形。
遭遇重大挑战
“会议纪要事件”之所以如此受关注,还因为长春高新在医药行业的头部地位及近年来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上的亮眼表现。
《正经社》梳理发现,长春高新1996年在深圳主板上市后,股价从5元(前复权,下同)左右起步,2020年8月4日已一度攀升至513.50元/股的历史高点,20多年间的涨幅一度超过100倍,难怪被投资者冠之以“东北茅台”的称号。
基本面方面,如前所述,子公司金赛药业的业绩是其主要支撑。金赛药业旗下的两款重磅产品,生长激素与重组促卵泡素,过去两年由于需求的刚性及政策的利好,业绩不断兑现,给投资者不少信心。
《正经社》梳理获悉,2018年-2019年,金赛药业录得营收31.96亿元、48.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36%、50.88%;净利润录得11.32亿元、19.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01%、74.56%;净利率由35.42%提升至40.98%。
由此可见,在此之前,金赛药业是一块“高成长高盈利”的香饽饽。
加之,2019年11月,长春高新又完成了对金赛药业 29.5%少数股东股权的收购。收购后,长春高新按 99.5%持股比例对金赛药业进行合并报表,这有效增厚了上市公司的利润,2019年财年,长春高新营收同比增长了37%的,归母净利同比增长了76.4%。
然而,在本次会议纪要中,金磊释放了金赛药业的多重利空消息。除透露了金赛药业明年销售增速将降至25%及自己年末的减持计划外,还释放出金赛药业核心产品生长激素短期面临地方集采,以及未来4-5年,一批新的竞争对手陆续上市引发的产品降价风险。
这些消息令投资者担忧。不论是地方政府的集采政策还是竞争对手的批量活跃,都将导致金赛药业过去高成长高盈利的逻辑被打破。
《正经社》就“金赛药业生长激素收入各省份的大致分布情况,哪些省份会率先集采?及金磊先生为何提到竞争对手出现的时间是未来4-5年而不是眼下?”等问题向长春高新董事会办公室进行了求证。
对方回复道,生长激素收入各省份的分布情况属于公司内部数据,不能披露;关于竞争对手出现时间的判断,是来自公司对行业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及近期来各同行业厂商的实际情况的观察。
对方并称,公司将积极关注市场竞争变化情况,优化调整企业经营政策,确保公司产品的优势竞争地位,努力以更好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
在会议纪要中,金磊称面对地方集采与竞争对手的威胁,公司会选择主动降价,用扩大产品市占率的方式应对上述风险。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
金赛药业目前呈现出一定的增速放缓趋势,不过,国内生长激素的渗透率并不高,金赛药业在该领域凭借领先的产品矩阵与完善的渠道布局,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扩张红利;
短期看,公司面临着地方集采及竞争加剧带来的降价风险,对利润空间有一定的压缩影响;而且,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金赛药业生长激素的入组情况并不理想,这会拉低公司明年的销售增速。【思维财经&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校对|然然
声明:文章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对上市公司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请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亚泰集团 一汽轿车 长春高新 长春一东 启明信息 长春经开 长春燃气 欧亚集团 一汽富维 长百集团 其他还有几个不知道是不是 比如吉林高速 东北证券 请朋友们斧正。。
···································^^····································
2015赛季中超,长春亚泰的首发名单: 阵型:4-4-2 门将:29-宋振瑜 后卫:5-伊斯梅洛夫、15-孙捷、23-张笑飞、6-裴帅 中场:7-韩德明、8-杜震宇、17-马晓磊、32-李光 前锋:25-阿克斯、9-莫雷罗
···································^^····································
抗癌概念股查一下概念板块很多,但要说有投资价值得看什么价格买,还得看他们的抗癌药处于什么阶段。如果已经通过临床且获批投产,那才是正真开始产生效益的,但往往这时候股价已高,获利空间也小。最好是研发的新药处于临床最后一次试验快结束时,而且前期试验效果都不错,且涨幅还不大的买入这样获利空间才大。或者新药马上获得药监局正式批文前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新年开市首日,股王贵州茅台业绩不及预期逆势大跌,两日跌幅9%,引发市场关于白酒的恐慌。默默无闻、但股价仅次于茅台的长春高新当晚披露业绩预告,净利润增长60%-80%,远超预期,周五股价大涨6.69%。
长春高新要抢走贵州茅台的聚光灯?不,它是东北企业的骄傲。
不断生长的长春高新
长春高新全名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顾名思义它在东北吉林省会长春。
长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1996年底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早期,公司主要依靠金赛药业、长春长生和华康药业盈利,辅以少部分的房地产开发业务。
2004年公司将子公司长春长生股权转让给时任副董事长高俊芳,与后来疫苗事件的主角长生生物不再有业务上的往来。
2005年金赛药业生长激素水针制剂国内独家上市,主要用于机体生长发育,软骨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等;
2008年以后子公司百克生物狂犬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纷纷获批上市;
2015年以后金赛药业不断推出新款的长效水针制剂、促卵泡素等新产品。
2019年公司以发行股份和可转债等方式购买金赛药业29.5%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99.50%。
在长春高新业务结构中,制药业特别是基因-生物类药品占比最大,并在逐年提升;房地产业务相对稳定、中成药产业占比有所下降。
长春高新营业收入业务结构,财经早餐制图
基因-生物类药品的核心单品是生长激素。2018年长春高新实现合并净利润14.63亿元,其中生产生长激素的金赛药业占比79.5%。在生长激素等核心产品的带动下,公司业绩持续上扬,从2010年的8600万增长到2019年的16.1—18.11亿区间,十年间涨幅达到20倍。近几年来,公司每个季度均取得30%以上的利润增速,成为不折不扣的白马。
长春高新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数据来源:choice
作为国内最大的人生长激素生产企业,长春高新正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产品线、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加速生长。
东北企业的骄傲
东北经济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2019年3季度各省GDP增速排名来看,东三省仍旧低迷,辽宁5.7%,黑龙江4.3%,吉林更是以1.8%增速全国垫底。
东北企业又怎么样呢?
目前在A股上市的东三省企业总数为153家,其中黑龙江38家,吉林42家,辽宁73家。IPO方面,2019年沪深两市新上市企业198家(包含科创板),其中黑龙江上市1家,辽宁上市3家,吉林吞下鸭蛋。
东三省上市公司概况,财经早餐制图
业绩方面,2019年半年报数据显示,黑龙江上市公司中20家业绩正增长,吉林15家,辽宁40家。数据对比,除吉林外,另外两省企业业绩正增长比例与全国相当。
但若筛选2018年年报和2019年半年报同时业绩正增长后,黑龙江仅有28.9%企业连续业绩增长,辽宁为31.5%,吉林仅为16.7%,与全国38.3%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东三省上市公司业绩与全国对比,财经早餐制图
综上,东三省存量的上市企业虽不尽如人意,但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差。
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对东北股票的刻板印象主要来自于近年来出现的几家“代表性”企业。比如:
欣泰电气因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
獐子岛,多次上演“扇贝跑了”,众多投资人欲哭无泪;
烯碳新材,大股东一边用石墨烯的概念忽悠投资者,一边套现离场,最终退市;
长生生物假疫苗事件更是引起全民愤怒,后被强制退市。
因为这些性质恶劣的企业出现,产生了东北企业“坏一个、烂一筐”的偏见。
在153家东北上市公司中,长春高新一枝独秀,成为资本市场上东北企业的骄傲,原因有二。
一是,东北国有企业占比较大,且多属于资源、机械等传统产业,很难有长期的成长性投资逻辑。
二是,东北新上市企业太少,缺乏增量机会。2017年新上市的437家企业中东北仅有4家,2018年仅有1家企业获准发行,2019年也仅有4家。
东北的“生长激素”在哪里?
东北,这个“共和国长子”诞生的地方,有骄傲的底气,但更需实力,需要更多的“生长激素”。
2016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发布,从深化改革、创新转型、扩大开放等多方面进行谋篇布局。
时间来到2018年,东北正成为众多大佬争夺的“香饽饽”。
2018年,万达在东三省大展拳脚,足球基地、万达广场和文旅项目密集落地,2019年5月再次豪掷800亿元投资沈阳,将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世界一流的国际医院、世界一流的国际学校和5个万达广场。
2019年6月,另一地产大佬许家印在沈阳投资120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健康养生、文化旅游等项目。
除了地产圈,代表新经济的互联网大佬的莅临可能给东北带来更大的转机。
早在2018年初,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就频繁现身东北,京东计划三年内在东北进行超过200亿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物流、大数据、农村电商等领域。
随后,马化腾、马云等接踵而至。
2019年6月,腾讯与辽宁省、沈阳市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动辽宁实体经济与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共同推进辽宁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全省数字化转型升级。
7月,马云率领团队开启了“闯关东”之旅,亮相哈尔滨,阿里巴巴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利用阿里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优势,共同建设“数字龙江”。
纵观这两年,投资必过山海关正成为潮流。以沈阳为核心的东北地区,正在悄然改变。
资金来了、技术到了、关注度也高了。东北的“生长激素”正在酝酿萌芽中。
经济活了,一切就有生命力了。东北企业再度崛起进行时!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