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对西安“高新”企业意味啥 新成立的公司可以去申请高新企业吗?

高新金融动态第14期 曾经,有个食用油的广告,举着喇叭到处喊“1:1:1”,让人印象深刻,但却有点不知所云。而今,来自科技保险创新的一个风险承担比例5:3:2,却让西安众多拥有高...

5:3:2 对西安“高新”企业意味啥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高新金融动态第14期

曾经,有个食用油的广告,举着喇叭到处喊“1:1:1”,让人印象深刻,但却有点不知所云。而今,来自科技保险创新的一个风险承担比例5:3:2,却让西安众多拥有高新技术的中小科技企业尝到甜头。而这也可看出高新区乃至整个西安,在科技保险创新方面一直以来的探索。

啥是5:3:2

啥是5:3:2?简而言之,这个比例就是,中小科技企业贷款当中的各方,政府、保险公司、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损失比例。

一笔对于中小科技企业的贷款,如果最终科技企业违约,不能偿还贷款本息,则银行尽力清偿后,会去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赔付整个项目损失的80%;而保险公司会反过来找政府部门,相应部门会补偿整个损失的50%给保险公司,当然单一贷款最高300万。

换句话说,银行最高会承担整个损失的20%,而保险公司最高会承担整个损失的30%,政府部门则最高会承担整个损失的50%,即5:3:2。

这些可不是行军长史自说自话,在去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西安市科技保险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暂行)》规定中,对此有明确的的表述。而且,西安市还拿出一笔用于风险补偿的补贴资金,专项用于科技企业贷款保障类保险出险后,对保险公司的赔付损失进行补偿,其额度为5000万元。

来自11年前高新区开始的试点

当然,这对于一众科技企业而言都会是利好,缘何行军长史会在标题上挂一个“”高新“企业的帽子,其一“高新”企业,指的是高新技术,其自然大都是科技企业,这不必多说;其二,就科技保险创新而言,高新区的试点11年前就已经开始。

当时,在关于“科学技术部、中国保监会关于确定成都市等第二批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区)的通知”里,西安高新区赫然在列。可以说,这也是西安保险科技创新的开始。

此后,高新区还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加科技保险。比如,对保费在10万元以内的企业,给予不超过实际缴纳保费60%的补贴;对保费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给予不超过实际缴纳保费的50%的补贴;对参加《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集合投保方案》的企业,保费补贴再上浮10%,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20万元。

事实上,在前述的《办法》当中,也有相关保险业务补助条款。比如对参加科技保险的科技企业,涉及责任风险保障类、出口贸易保障类和董事监事高管人员责任保障类的,按其实际保费支出的50%给予补助等。可以说,而今科技保险覆盖面更为全面,也更为“亲民”。

科技保险连做两道"增信”

在这个5:3:2的运转当中,作为政府部门的科技局、银行、保险公司各司其职。

科技局审核推荐科技企业,出具推荐函;

银行对于科技局推荐企业进行审查,提供优惠贷款利率;

保险公司审核办理企业承保险种,提供优惠保险费率;

此外,还有个保险经纪公司,它是科技保险业务的风险管理顾问,协助企业办理投保手续等,可以说是总协调人。

据估算,考虑各种补贴等因素,在整个贷款过程中,科技型小微企业所负担的全部贷款成本,大约在5%左右,而通常的纯信用贷款,其利率至少在7%以上,甚至高于12%也不鲜见。更为重要的是,中小科技企业只需要专利或者著作权等,无需实物资产抵押。

事实上,之所以这个贷款产品“亲民”,正是因为政府对于科技保险的补贴,给保险公司做了底层增信;而保险公司则为企业信用贷款做了第二道增信。

而参与各方都有着自身的风险负担比例,也会促使各方都尽可能,扎实做好风险评估;反之对于两家金融机构,政府层面都有部分的“兜底”,显然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开展这项业务的时候,也会多一点“勇气”。

“5千万放贷”中过半数企业在高新区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业务的办理并不复杂,根据前述《办法》,补贴资金支持的科技企业,只要满足以下6个条件:

而在行军长史看来,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相信这也是该办法最为看重之处。当前的大环境,显然让我们更为清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分量。

据了解,目前该项业务已经试验运营近半年,已经有十几家科技企业受益,贷款总额已经达到5000万元。其业务基本涵盖各个行业,而其中电子类企业居多;而从地域分布来看,尽管是全市的政策,但是过半数的企业都在高新区。

当然,这一点和高新区的企业属性,更为相关。根据百度百科显示,西安高新区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320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10000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理论上说,这些企业都有望从中受益。

结语

作为本地财经观察者——金融棒棒糖,之所以把一项科技企业贷款保障类的保险服务,做麻雀解剖,并不只是以证真伪,更以为“麻雀虽小”,但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或可小中见大:

其一,市场化仍应是基本原则,即使是在扶助中小企业发展。所谓5:3:2,只不过是市场化下合理、平衡的风险收益比

其二,基础设施需要不断完善,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如此,一个产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从11年前的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区,到而今的科技保多种风险补贴,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是一项金融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

·······································································

新成立的公司可以去申请高新企业吗?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关键是看新成立多久,还有其他认定条件,具体如下: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 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9%;2.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3.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5%; 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5%;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


(一)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三)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四)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六)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


企业自我评价,认为符合认定条件的,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注册登记; 自行选择符合《工作指引》条件要求的中介机构,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等内容进行专项审计;提出认定申请,将以下材料报送所在地设区市科技局: 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书(复印件); 3.经符合条件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近一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 4.经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实际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 5.技术创新活动证明材料:知识产权证书,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和形状的外观设计、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独占许可协议;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证明;环保达标证明;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6.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以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的比例说明,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原则上每年集中认定四批。每年的一、四、七、十月的最后一天分别为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受理设区市科技局每批次推荐申报材料的截止日期。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企业的申报材料,按技术领域从专家库中选择不少于5名的相关专家进行评审,然后报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确定,并在“管理工作网”上公示1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企业,由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办公室填写审批备案汇总表,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

六大支持政策!2020年合肥高新区高成长企业开始申报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关于申报2020年合肥高新区高成长企业的通知

园区各有关企业:

为全力推进合肥高新区“三次创业”,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案、新制度,培育发展一批科技实力突出、创新能力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高成长企业,助力合肥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园区。现就2020年合肥高新区高成长企业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企业对照雏鹰企业、瞪羚培育企业、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型龙头企业的申报条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登陆合创汇系统进行选择申报:


入选范围(需同时满足)

1、工商、税务、统计关系在合肥高新区内,具有法人资格并实行独立核算。企业无违法记录,无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无环境污染事故,未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符合合肥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

3、行业性质:非烟草、铁路、矿产资源、公共服务等垄断性行业企业,以及房地产、基础建设、银行等行业。

高成长企业的申报条件和申报材料

(一)雏鹰企业

1、申报条件

雏鹰企业是指注册时间不超过10年(2010年1月1日及以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具备一定先进性、未来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拥有一支稳定的研发团队,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10%以上,研究开发费用占当年企业营业收入的5%以上,当年营业收入为正增长,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2018年营业收入大于等于100万元、小于500万元,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

(2)获得过专业投资机构股权融资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投资机构: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专业投资机构以及上市公司)

(3)省高层次人才团队、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市领军人才引进计划等国家、省、市入选专家在高新区创办的企业;

(4)获得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国家、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的企业或者通过“合创汇”活动评选出的“合创之星”。

(5)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

2、申报材料

(1)纸质材料(按顺序装订):封皮、目录、《合肥高新区雏鹰培育企业申请书》、附件材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企业2017年、2018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间费用明细表需要有税务局的章,并加盖公司公章);知识产权、人才计划、股权投资协议及资金到账证明、专业风险投资机构需提供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证明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奖项、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等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2)装订说明:纸质材料使用A4纸双面印刷,每部分之间用彩页隔开,书籍式装订成册并加盖企业公章(骑缝章)。为方便查档,书脊注明:2020年雏鹰企业申报+企业简称。


(二)瞪羚培育企业

1、申报条件(满足条件之一)

(1)2017年企业营收处于500-1000万元区间,近三年营收或纳税复合增长率大于等于20%,且企业近三年综合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大于等于5%;

(2)2017年企业营收处于1000-5000万元区间,近三年营收或纳税复合增长率大于等于15%,且企业近三年综合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大于等于5%;

(3)2017年企业营收500万元及以上,已累计获得风投机构500万元以上风险投资。

(4)注册时间不超过3年(2017年1月1日及以后),2019年企业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

(5)注册时间不超过5年(2017年1月1日及以后),2019年企业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

2、申报材料

(1)纸质材料(按顺序装订):封皮、目录、《合肥高新区瞪羚培育企业申请书》、附件材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企业2017年、2018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间费用明细表需要有税务局的章,并加盖公司公章);股权投资协议及资金到账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加盖公章))。

(2)装订说明:纸质材料使用A4纸双面印刷,每部分之间用彩页隔开,书籍式装订成册并加盖企业公章(骑缝章)。为方便查档,书脊注明:2020年瞪羚培育企业申报+企业简称。


(三)瞪羚企业

1、申报条件(同时满足营收指标和研发投入指标)

(1)经济指标(满足条件之一)

①2017年企业营收处于1000-5000万元区间,近三年营收或纳税复合增长率大于等于20%;

②2017年企业营收处于5000万-1亿元区间,近三年营收或纳税复合增长率大于等于15%;

③2017年企业营收1亿元以上,近三年营收或纳税复合增长率大于等于10%;

④注册时间不超过3年(2017年1月1日及以后),2019年企业营收不低于1亿元;

⑤注册时间不超过5年(2015年1月1日及以后),2019年企业营收不低于3亿元。

⑥2017年雇员人数100人及以上,最近三年雇员人数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

(2)创新指标

企业近三年综合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大于等于3%。

2、瞪羚企业申报材料

(1)纸质材料(按顺序装订):封皮、目录、《合肥高新区瞪羚企业申请书》、附件材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企业2017年、2018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间费用明细表需要有税务局的章,并加盖公司公章);其他上传材料的附件)。

(2)装订说明:纸质材料使用A4纸双面印刷,每部分之间用彩页隔开,书籍式装订成册并加盖企业公章(骑缝章)。为方便查档,书脊注明:2020年瞪羚企业申报+企业简称。


(四)潜在独角兽企业

1、申报条件

(1)企业成立5年以内(2015年1月1日及以后),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1亿美元。

(2)企业成立5-9年(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5亿美元。

2、申报材料

(1)纸质材料(按顺序装订):封皮、目录、《合肥高新区潜在独角兽企业申请书》、附件材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企业2017年、2018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间费用明细表需要有税务局的章,并加盖公司公章);股权投资协议和资金到账证明;其他上传材料的附件)。

(2)装订说明:纸质材料使用A4纸双面印刷,每部分之间用彩页隔开,书籍式装订成册并加盖企业公章(骑缝章)。为方便查档,书脊注明:2020年准独角兽企业申报+企业简称。


(五)独角兽企业

1、申报条件

注册时间不超过十年(2010年1月1日及以后),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企业估值超过(含)10亿美元。

2、申报材料

(1)纸质材料(按顺序装订):封皮、目录、《合肥高新区独角兽企业申请书》、附件材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企业2017年、2018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间费用明细表需要有税务局的章,并加盖公司公章);股权投资协议和资金到账证明;其他上传材料的附件)。

(2)装订说明:纸质材料使用A4纸双面印刷,每部分之间用彩页隔开,书籍式装订成册并加盖企业公章(骑缝章)。为方便查档,书脊注明:2020年独角兽企业申报+企业简称。


(六)平台型龙头企业

1、申报条件

平台型龙头企业是指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引领和带动行业发展能力强,企业主营业务突出,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行业细分领域排名前五。

(1)经济指标(满足条件之一)

①2019年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纳税不低于9000万元;

②2019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0亿元以上,纳税不低于9000万元;

③市(估)值60亿美元以上。

(2)创新指标(需同时满足)

①企业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属于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主持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或牵头成立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

②投资入股高新区企业五家以上且当年有两家以上入选高成长企业(不含雏鹰);

③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近三年综合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不低于3%。

2、申报材料

(1)纸质材料(按顺序装订):封皮、目录、《合肥高新区平台型龙头企业申请书》、附件材料(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企业2017年、2018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其中封面、A表和期间费用明细表需要有税务局的章,并加盖公司公章);股权投资协议和资金到账证明、投资入股区内企业、研发机构等相关证明材料)。

(2)装订说明:纸质材料使用A4纸双面印刷,每部分之间用彩页隔开,书籍式装订成册并加盖企业公章(骑缝章)。为方便查档,书脊注明:2020年平台型龙头企业申报+企业简称。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