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498-2011 工业主动化系统与集当作 物理设备节制 尺寸测量接口尺度(DMIS)
RationalDMIS7.0操作指导手册可是这里会有别的一个问题,就是测量完一个平面后,尺度的做法是:
(1)利用该平面先成立一个姑且坐标系,节制一个偏向和位置。
找正:
第1轴由所选的线级元素或面级元素的偏向余弦来确定,所以它的偏向余弦(I,J,K)平行于零件坐标系;
偏向余弦(I,J,K)是用来暗示空间线面等元素的偏向的(I,J,K)。
在成立坐标系第一轴时,若是我们选择了平面,那么成立第一轴的是该平面的法标的目的矢量。若是第一轴我们选择了轴线,与第一轴相对应的,就是与该轴垂直的平面。
举例来说:若是选择了一个平面,用该平面的法矢界说为X轴,该平面就是这个坐标系的YZ平面。若是界说一条轴线为Z轴(第一轴),那么该坐标系的XY平面就是与该轴线垂直的平面。
(2)在这个姑且系的基准上再测量直线,再成立一个姑且系。
扭转:
第2轴现实我们关心的只是所测元素的两个偏向余弦(I,J,K),所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标的目的第一轴工作面上的投影.从这点上来看,用于建第2轴的所选元素其偏向余弦与零件坐标系并不停对平行。
用于建第2轴的元素法矢量凡是是不成能加工当作与第1轴绝对垂直的,所以,找正程序设计时就考虑到这一点了.即用不垂直于第1轴的斜轴或斜平面找正都是没问题的。
(3)在第二个姑且系下测量点。 最后成立工件坐标系。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这样是合适加工设备的工艺流程,先切削一个面出来,然后贴住这个面,加工其它的面。
而从现实软件算法上的诠释就是,若是工件坐标系和MCS机械系有倾斜的时辰,不这样做,建系的时辰会带入探针的半径抵偿误差。
因为RationalDMIS和PC-DMIS的原则不异,对于新发生的元素,探头抵偿是延着当前最接近的坐标系偏向来计较。
也可以利用投影元素构建坐标系如下:
总结:
零件找正一般都采用手动体例,手动体例固然能包管采样精度,但不克不及包管按特心猿意马点位要求采样。所以,只有当用于找正第1轴和第2轴的元素都选用线级或面级元素(即圆柱,圆锥,平面.这里不包罗直线测量)时,才可在找正元素都进行测量完之后,再一路建坐标系。或者,测量完平面后在采集二维元素测量时选择这个平面作为投影平面。
RE:
对于PC-DMIS投影平面申明:
即在成立坐标系的过程中,因为元素是在机械坐标系下测量的,被测元素会因为测头抵偿的原因有一点误差(若是是点组成平面,可以从头进行测头半径抵偿),这是可能的。
我想这也是PC-DMIS软件在4.0版本后,在当前坐标轴框的旁边增添了“投影平面”选项框的原因吧。
这个“工作平面”的选项框可以使我们增添了除坐标平面以外的其它平面作为投影平面,进行测量时的选择。
在初建坐标系之前,我们测量要成立坐标系的这些元素时,也可以借助于这个选项,把测量第二个元素所需的投影平面,设置为已测量过的第一个平面。这样线元素的测头半径抵偿因为有了投影平面就比力精确了。至于“点”,若是是圆心点,可以直接测量。若是是单点,可能在找正第一轴、第二轴后再测更精确。
当然对于一般的零件,这些办法所削减的误差眇乎小哉,但对于紧密测量,这是比力可不雅的。
切确(反复)成立坐标系,也是一个好法子,这可以在第一次成立坐标系的根本上,第二次迫近精确数据(忽略效率问题)。解决了在机械坐标系下测量基准元素的问题。
当我们要利用某一平面作为投影平面时,可以在这个下拉框中直接选择我们需要的平面作为投影平面。好比:测量斜孔时,若是斜孔外面有与该斜孔垂直的平面,就可以测量后选择其为投影平面。在如:测量或机关二维线时,也可以在这里选择那些不是坐标平面的面元素作为投影平面。这两个平面的选择框,后面的比前面的优先。
在软件的快捷键区域,会看到这两个选择框,这两个选择框这两个选择框,左边用来选择工作平面,右边用来选择投影平面。工作平面和投影平面临于测量元素有很主要的感化,因为一般默认利用工作平面作为投影平面,所以选择准确的工作平面临于测量和评价都很是需要。
前面这个有“Z+"字符的框,是用于选择当前坐标系的坐标平面作为工作平面。后面这个框,可以选择工作平面或某个元素作为投影平面。
软件利用的始终是当前坐标系的坐标平面,若是没有成立零件坐标系,暗示利用的机械坐标系。有零件坐标系利用的是零件坐标系的坐标平面。工作平面只是拟合元素时的参考偏向,并没有进行投影,没有设置,元素不会主动投影。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