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只是传说?熟练使用一种兵器有多难

现今,喜欢冷兵器的人为数不少,但是如何才算能熟练地使用某种兵器?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就不甚了解了。而提到这个问题,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八般武艺一般是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 而“十八般兵器”也并不是真的只是十八种兵器,而是泛指多种技艺。但显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比如运动员也是专精要比贪多嚼不烂更有优势。那么,为什么古人还讲究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呢?

这是由于在战场上,武器损毁或是遗失是很常见的。这时使用副武器或者随手捡起一样兵器都能会用,生存率显然更高。而除了趁手武器,就不会用其他武器的人,生存率就比较低了。即便民间行走江湖,不同环境也需要时用不同的武器。室内起冲突必然是短兵器才能施展得开。在空旷室外,对方手持长兵器劫道,拿短兵器的人就难有胜算,必须也得会长兵器才能应敌。这就导致古代更推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虽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最好,其实练起来并不需要专注练习十八种兵器,虽然不同兵器使用方式有差别,但是总体也不过分几大类。正所谓一法通万法通,只要总的几大类中有一种兵器精通,其他的也能很快上手。下面这里我们就大概的讲解一些不同武器的使用要求。

所谓精通其实就是一个对武器的控制力的问题,不同的武器的话,要求显然也不同。一般来说兵器越小、越轻,控制力就越高。比如指虎,套手上就好,用法跟出拳没啥区别,无需练习控制力,你知道怎么出拳就可以自如使用,会出拳就可以说精通了。

但是换成刀剑类的,控制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出拳讲究发力,用全身的力量集中在拳上,而刀剑自然也讲究发力,而且刀剑相当于多了一个关节,发力就要更加复杂。对于劈砍,日本剑道就讲究刃筋问题,传统武术刺击讲究力达刀尖剑尖,其实都是出手的角度的控制。

举个例子吧,上图中蓝色线是挥刀的方向,橙色线是刀刃的角度。下面那个图,方向一致,切入物体中就可以发挥最大的效果。上面那个图,刃的角度和用力方向不一致,显然砍不深。甚至砍木头什么的可能导致刀身弯曲损坏。所以看很多试斩视频,一刀能过一头猪什么的,那不仅是刀的锋利,也是人对刀控制的技巧很高才能做到。同样一把刀,人家能横斩、斜斩过生猪什么的。把刀给没练过的人,他就做不到,甚至可能还因为力量用的不对把自己手腕扭了。可能会有人觉得自己不可能差那么多,但实际上想要做到角度完全一致,其实是很难的。

以上图为例,橙色线是刀刃角度,蓝色线是挥刀角度,偏差大概也就5°。这个角度并不算大,但砍到骨头上就很可能直接偏转卷刃,而角度完全一致的话可能就是骨头被平整的切开。总之,能真正做到角度完全一致的,都是需要长期锻炼才可以做到。而且实际挥刀中,新手的手部力量不够,切进去甚至不是直线,切口都是S型的乱摆。这自然更加影响出刀的效果。


不止是刀刃角度与发力角度需要一致,实际挥砍中还存在刀身角度和挥刀角度不同。比如上图这样,红线是正直下劈的力量,挥刀的人以为自己是正着下劈的,但刀身实际歪了。那么在刀挥出去造成的劈砍效果显然是很差的。同样以上面这张图作为刺击来看也是一样,红线是刺出去发力方向,但是实际刀尖偏了,那么发力显然就不对了。其造成的效果就会打折扣,而且可能刀尖进去斜着的,然后越偏越多传导到手上,直接手腕扭伤。

以上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练习才可以做到的,而且这些只能算是基本功。在对抗中,想要得心应手的使用武器,还存在对力量的控制上。用多大的力能造成多大的伤害,心里要有数。打个实战的比方,你一个大力劈斩过去,可能直接感觉没有什么碰撞感,就把对方胳膊砍断。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你可能因为用力过猛导致失去平衡,如果对方持械手并没受伤,来个反击,你正处于失去平衡的状态,根本无力闪躲,只能被对方杀死。

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现实中更常见的是被对方躲开,你劈空后用力过猛一时收不回来然后被对方趁机反杀。你用力太轻,打到对方可能刚刚砍破衣服破了个皮,对方屁事没有然后一个反击,重创你。


再说一下钝器,钝器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不需要考虑刃筋的角度问题。但是钝器一样讲究准确性,你得能打到对手才有意义。

这些都是需要练习的。轻钝器比如短棍之类讲究攻击准确,要打中对方薄弱部位才能造成有效伤害,打到皮糙肉厚的部位,对方扛着挨一下,贴身就能弄死你。重钝器要讲究攻击距离如何控制,必须保证在钝器前部击中对手,才能达到最大的杀伤力,以及如何发力可以让力量更大动作更小,还有怎么让对方无法躲开攻击。这些对力量的要求更高,需要苦练力量,达到对重型钝器操控更加得心应手,以至于对方难以躲闪。不过重钝器不怕对方格挡,因为重钝器力量大难以挡住,但是如何逼迫对方无法躲闪,或者被对方闪过后,如何快速收回进行二次攻击,避免被对手抓住破绽反杀。这些也都是熟练使用钝击武器者所要掌握的。

我们再说一下长杆武器。越长越重的武器,控制起来越难。以长枪为例,长枪只需要刺,讲究力达枪尖。传说民国时期神枪李书文,用大枪刺墙上的苍蝇,蝇落而壁无痕。到底传说真假如何难以考证,但是可以视其为准确、速度、对力量控制的一种最理想的情况。没练过的人,别说用大枪了,在纸上画个苍蝇那么大的点,拿个牙签去刺都不一定能刺得中。

远程武器也是如此。比如射箭,箭搭在弓弦的哪个位置,手在弓把的哪个位置,每次拉弓拉到哪个位置,这些必须每次都一样才能保证精度。比如你箭一次搭的高一次搭的低,那落点显然不一样。这样谈何瞄准?

再比如,多远的距离、手需要抬多高,也都是靠经验和手的控制力来掌握。手稍微差一毫米,射出去可能到靶子上就差十几厘米。韩国男子射箭运动员林东贤是弱视,右眼视力20/100,左眼视力更仅为20/200,连视力表上最大的字母都看不清,更别提看到靶子。但是他就是打破了世界纪录,拿了奥运金牌。

▲韩国男子射箭运动员林东贤

他之所以能做到夺冠,是因为靶子位置是固定的,就在正前方,而且靶子高度大小也是有规定的,打多远的比赛也是固定的。所以只要知道多远的比赛手抬多高,箭会落黄心,只要每次动作都一致,眼睛可以不去看都能射中。这就是对弓箭的熟练使用和高超的控制力。日本弓道中就有句话叫:“正射必中”就是说明这个道理。当然,打移动靶没有视力就不行了,那就还涉及目测目标距离,计算箭出去抛物线的角度,手续要抬多高,然后预估目标运动轨迹,箭的速度来计算提前量。所以我们射箭的时候,经常一松手箭还没落靶自己就知道能不能射中了。发现自己动作没做对,不用看就知道这箭中不了。这箭动作神完气足毫无瑕疵,不用看就知道肯定中。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发表于 2017-08-04 00:00
  • 阅读 ( 66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