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挖墓叫盗墓,国家挖墓叫考古?

很多人觉得考古学家就是持证上岗的盗墓贼。

但是考古学界长久以来都只是对受到破坏的墓葬进行保护性发掘,基本不会主动挖掘古墓,那么考古究竟是做什么的呢?

先讲一个故事。

众所周知,水稻是世界上养活人口最多的粮食作物。那么水稻是从哪里起源的呢?

以19世纪的瑞士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为代表的欧洲学者认为,水稻是从印度起源的,因为从两河流域到欧洲,很多语言中的“水稻”都源自梵语。

至于中国,虽然水稻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是五谷之一,但是没有可靠的记录,所以,国际上一直认为,水稻是印度先民驯化的。

中国学者在上世纪初开始,对水稻的起源进行了研究,认为更有可能是中国先民最早驯化,但一直没有特别可靠的证据。

直到1955年,考古学家在湖北省京山县城西南约30公里的屈家岭村发现了一个史前人类遗址,并在土层中发现了稻壳的遗留。

之后,又在河姆渡发现了7000年前的稻谷遗存。到近年,湖南玉蟾岩遗址发现1.2万年前的炭化稻谷,江西仙人洞也发现了差不多同时期的稻谷化石。

这些证据,有力证明了中国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驯化水稻的地区,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请问谁家的盗墓贼会去山里面找一颗1万年前的稻子壳?

何况今天的考古学,为了搞清楚各历史时期的气候、植被、作物和人类生产生活,连土层里的花粉、孢子遗存都

不会放过。

再说说所谓“从墓里把宝贝拿出来献给国家”这种神奇的想法。

对考古学而言,一个“宝贝”的价值,不仅仅在自身,还在于它所在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各种物品、痕迹的关系。

比如大家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国宝,曾侯乙编钟。

被盗的墓葬中,编钟往往无法保持完整,被零散地卖到不同地方,从此天各一方,再不相见。

而这一套完整的编钟,在被发现时还保持着下葬时的状态,考古学家才得以将它恢复原貌,并在研究之后发现,早在战国早期,中国人就掌握了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的复杂音乐技术。

很多科学价值巨大的考古材料,本身一毛钱都不值,比如前面说的水稻壳。

再比如这个↓

这是一坨风干的面条,发现于青海喇家遗址,距今大约4000年。你拿这个去黑市上卖,估计会被当场打出那啥。

但是这个东西多重要呢?它是世界上最早的面条,用小米制成。更重要的是,这个遗址发现的其他东西,可能证明大禹治水——也就是黄河流域对中国早期文明产生巨大影响的大洪水确实发生过。

再比如这个↓

这是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一座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墓葬。里面是一副骨架,旁边两堆是蚌壳,没有一个值钱的东西。但是两堆蚌壳堆成的形象,可能是中国文化对”龙图腾”崇拜的早期证明。

如果这些无价之宝不是被考古学家发现和研究,而是被盗墓贼发现,他们会干什么呢?

首先他们绝不会在意这些不值钱的“垃圾”,而且按照惯例,没有发现宝贝的盗掘现场,要毁掉来掩盖痕迹,于是,这些能够向我们揭示古代文明秘密的文物,可能就从此消灭了。

伤不伤心?遗不遗憾?

以后谁再跟你说“考古就是官方盗墓”,就是在给盗墓贼洗地。

  • 发表于 2017-07-24 00:00
  • 阅读 ( 115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