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时代,亲密关系中还存在安全感吗?

在上一期推送中,B姐一言不合就飙车,大方谈"性",并进行了深入科学的探讨。

许多小伙伴看后表示:看得我都湿了......眼眶。

这期,让我们来谈谈爱情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词:

有不少朋友恋爱后求B姐支招,感觉不知道该如何与对方相处,不知道Ta在想什么,想要什么。

▲ 我知道她很喜欢我,依赖我,希望我每时每刻的陪伴,但这却让我感到喘不过气。

▲ 某次约会一起逛街,我试探性的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那时已经默认和她是情侣关系了,可她的反应却很强烈,冷战了几天,最后搞得很不愉快。我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 他时常会翻看我手机,聊天信息、朋友圈各种翻。每次外出他都会夺命连环call,还会让我微信发定位、拍身边的照片给他看,让他安心。虽然知道这是他爱我担心我的表现,可是这却让我很困扰...

有研究发现,一个人的依恋安全感决定了恋爱的质量,缺乏安全感的人一旦得不到对方的"爱的保证"就容易抓狂。

简单来说,寻求爱情中"安全感"的过程,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依恋"。

◆ 什 么 是 依 恋 ◇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ohnBowlby,1969)提出的。它主要是用来解释婴儿与其养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后来的研究者们将之扩展到了成人之间。

不同的人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会有着不一样的行为表现,而这些个体倾向如同我们性格一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

评估依恋模式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而两个因素形成了四种依恋类型,分别为:

▲ 安全型(低焦虑、低回避)

信任对方,喜欢与人保持亲近。乐观、好交际。

▲ 回避型(高回避、低焦虑)

缺乏信任,渴望与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距离。冷淡、独立。

▲ 痴迷型(高焦虑、低回避)

对影响亲密关系的任何威胁都会感到不安与警惕。贪婪、妒忌。

▲ 恐惧型(高焦虑、高回避)

一方面害怕被抛弃、另一方面又不愿信任任何人,内心中极度矛盾与不安。多疑、害羞。

而依恋关系不仅仅表现在恋人之间,只要有人的地方,都会有关系的"发生"。

"我们"之间,隔着无数的形容词。

◇ 是一起外卖凑单的普通同事关系

◇ 还是凑在一起说别人坏话损友关系

◇ 亦或是有你陪伴我才安心的恋人关系

你是否想过,这些定语其实意味着对方在我们心中的依恋程度。

那么,大家的依恋模式是什么样的?

本次调研,我们从diggme测评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了1692位小伙伴的样本结果,其中男生786人,女生906人。

到底结论如何,快跟着B姐来看看!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结果了呢!

- 01 -

我们会对朋友毫无保留,却对父母保持着距离感。

我们最担心被恋人抛弃,却相信父母会一直守护。

图:总体的依恋模式四方图

我们最信任谁(低回避亲密)

朋友 > 恋人 > 普通人 > 母亲 > 父亲

我们最担心被谁抛弃(高忧虑被弃)

恋人 > 普通人 > 朋友 > 父亲 > 母亲

我们更愿意向朋友和恋人来吐露心声,对他们紧密无间无话不说,却对父母有所保留。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们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有距离,却从不担心会被他们所抛弃。工作学习在外,遇到不顺心时,父母的电话能让你瞬间泪目:"回来吧,我们在家等你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以安全型(39%)的模式与他人相处。说明绝大部分的小伙伴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能够足够的信任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但同时,31%的人为痴迷型,他们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担心会存在被抛弃的风险。

此外,有16%的童鞋依恋模式为回避型,说明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并不喜欢与他人建立"关系",这令他们感到很心累。这类小伙伴可能看起来会比较高冷,难以接近,他们不相信任何人,所以也无所谓是否会被抛弃。

还有14%的小伙伴是恐惧型,高焦虑高回避让他们很矛盾。一方面他们渴望能够被关注、担心会被抛弃,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意完全信任对方,所以这让人很难琢磨他们究竟想要怎样。

- 02 -

与妈妈相处很安心,放下防备好好唠嗑

在绝大部分的小伙伴心中,与妈妈的依恋模式是安全型(59%),同时也有35%的小伙伴对母亲属于回避型

而痴迷型与恐惧型所占比例很少,说明我们从不担心妈妈会抛弃离开自己。

- 03 -

对爸爸有着一些距离,有话不知该如何开口

我们发现有45%的小伙伴对父亲保持着安全型的依恋模式,但49%的童鞋更愿意以回避型的姿态来面对爸爸。

我们不会主动联系父亲,因为不知道一切的关心该如何开口。只能默默保持着距离,这样才刚刚好。

- 04 -

和恋人腻歪的感觉真好,怎样都行就是别抛下我

在面对恋人时,小伙伴们瞬间变身迷弟迷妹,依恋模式主要是安全型(41%)。说明大部分感情中,我们对伴侣都是十分信任和依赖的。

痴迷型(40%)的依恋模式比例仅次于安全型,意味着我们在心底还是担心会被爱人抛弃。这类依恋风格的童鞋,在与恋人相处时,犹如惊弓之鸟一般,小心翼翼,害怕关系受到任何威胁,极度缺乏安全感。

- 05 -

死党才是最佳保护伞,装逼吐槽任性做自己

从调研结果中我们发现,有78%的小伙伴在面对死党时,都不约而同的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感,所以在依恋模式上以安全型占主体地位。

当遇到问题和麻烦时,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到好朋友,也更愿意向他们倾诉。我们不用担心他们会离开,不用伪装勉强自己,在他们面前我们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朋友有很多,知心的就那么几个。

依恋既是个体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简单来说,通过依恋他人我们不再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而是一个融入了集体的社会人。

(作者:B姐,来源:巴别心理所)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巴别心理所(ID:iambabie)。

有趣的心理学社区。带你深入发掘自我,审视自己的人生。

  • 发表于 2016-12-16 00:00
  • 阅读 ( 137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