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扶苏不自杀,大秦帝国会二世而亡吗?

公子扶苏身为秦始皇的长子,素来宽厚仁慈,礼贤下士,深受文武百官以及百姓的爱戴。作为秦始皇众多皇子中少有的有政治远见的皇子,很多人认为,扶苏如果不自杀,大秦帝国就不会二世而亡,然而,事实会是这样的吗?

扶苏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为防止百姓借古讽今,诽谤朝廷,秦始皇便采纳丞相李斯的愚民建议,焚烧诸子百家的书籍。一年后,秦始皇由于憎恨方术士侯生、卢生在背后诽谤自己,又下令坑杀了四百六十名“儒生”(坑儒,其实坑杀的是一些行为不端的方术士),同时不断地流放犯人去戍边。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事实上,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历代国君便一直奉行着法家提倡的“轻罪重罚,以刑止刑”的治国思想。

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后,为震慑天下,更是将这种严刑峻法推向极端。作为皇一代,秦始皇坚信,马上可以打天下,马上也同样可以坐天下。但皇二代扶苏却不认同他爹的治国理念,他认为马上可以打天下,但却不能马上坐天下,而当务之急是应该废除严刑峻法,让百姓休养生息。只有这样,才可以赢得民心。

“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后,扶苏便屡屡劝谏说:“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的百姓还没有归附,诸生都诵读并效仿孔子的言行,如今陛下却用严刑峻法来处置他们,我担心这样会逼得民众造反!”

▲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名扶苏,常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母芈氏。

秦始皇素来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和谐的意见,也容不下别人挑战他的权威,哪怕这个人是他的亲儿子,于是,他将扶苏发配上郡去监军,其实主要是想让扶苏下基层历练一下。但让秦始皇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一举动无意间竟然改变了大秦帝国的命运。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这位梦想着长生不老的千古一帝终究还是没能躲过自然界生老病死的“魔咒”,病逝于沙丘宫,享年50岁。临终前,他命中车府令赵高代写遗诏,将扶苏召回,并主持他的葬礼。其言外之意是让扶苏回咸阳继位。然而,他太过自信了,他自信到认为,即便自己挂了,余威还在,没有人敢擅自篡改他的遗诏!他万万不会想到,他死后,一个小小的太监竟然扣留并撺掇丞相一起篡改了他的遗诏。

赵高、胡亥、李斯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后,便派使者带着伪造的诏书到上郡,向扶苏与大将军蒙恬宣读说:“朕令长子扶苏与蒙恬率领数十万大军驻守边关,已经十年有余,两人不但没有做出任何成绩,反而还损失众多士兵。扶苏没有尺寸之功,却屡次上书诽谤朕的所作所为。没有立扶苏为太子,他却日日埋怨朕。扶苏身为人子,不孝,现赐其自裁!大将军蒙恬与扶苏一起监军,不但不匡扶正义,明知扶苏图谋不轨还知情不报,身为人臣,不忠。同样赐其自裁!”

扶苏接到诏书后,如遇晴天霹雳。他双手颤巍巍地捧着诏书,哭成泪人。他虽然与老爸政见不合,但做梦也不会想到老爸竟然会下令命他自裁。哭过之后,他拔出宝剑就要自杀,却被蒙恬给拦住了。

蒙恬说:“陛下巡游在外,并未册封太子,他命我统帅三十万大军戍守边关,让公子监军,这是天下重任!如今来了一个使者,您就自杀,也太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儿了吧!再说了,我们怎么知道其中是不是有诈呢?我希望公子能够向陛下再请示一下,等弄清楚再死也不迟嘛!”

扶苏抹了把眼泪,回答说:“父亲赐死儿子,还有什么好请示的呢?况且你我统领三十万大军,足以谋反,老爸就是担心我们会造反,所以才将我赐死!兄弟,早死早托生!我先走一步了!”说罢,扶苏拿起宝剑割断了喉咙。蒙恬不愿自杀,别人也不敢杀,使者只好将其囚禁大牢。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

如果扶苏不自杀,他的结局会如何?

扶苏自杀不禁令后人扼腕叹息,于是,很多人就说,如果扶苏不自杀,大秦帝国就不会断送在秦二世的手中。难道真是这样的吗?想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扶苏不自杀能不能继承皇位,因为只有扶苏能继承皇位才能改变大秦帝国的命运。

扶苏素有贤名,就连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都要诈称公子扶苏,足见扶苏在当时是多么受人爱戴。假如赵高不篡改遗诏,扶苏就会顺利继承皇位。扶苏继位后,首先会废除秦始皇时期的严刑峻法,推行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大秦帝国倒是不至于二世而亡。

但现实是,在赵高与李斯的精心运作下,胡亥继位已成既定事实,根本无法更改。如果扶苏不自杀,他能夺取皇位吗?至少他已经无法名正言顺地继承皇位了。

唯一一种继承皇位的方式就是率领蒙恬统领的三十万大军造反。以扶苏的威望以及蒙恬三十万大军的实力,造反成功易如反掌。但从扶苏仁慈宽厚的性格来看,他断然不会干出造反的事,不会去做一名乱臣贼子,所以他注定无缘皇位!

既然扶苏无缘皇位,那么,他的结局会如何呢?我们再来看看胡亥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皇位的。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

为巩固皇权,秦二世召来了没了小脑袋但大脑袋却异常发达的赵高,并对赵高说:“我还很年轻,并且刚刚继位,根基不稳,大臣尚未顺服,百姓还不归附,我的兄弟们一定会趁机与我争夺权力,我该怎么办呢?”

赵高回答说:“陛下登基称帝,各位公子和大臣都有所怀疑,因此心生怨恨,心中不服。您想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要铲除异己,诛杀大臣和您的骨肉兄弟;另一方面要培植党羽,让贫者富有,让贱者高贵,这样他们就会对您感恩戴德。如此一来,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于是,秦二世在国内打响了暴力诛杀反对派的第一枪。而诸公子和大臣们纷纷中枪。

秦二世首先除掉了蒙恬、蒙毅二兄弟,然后又开始诛杀兄弟姐妹。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六位公子处死在杜县之后,又将公子将闾三兄弟囚禁在宫中,让御史罗织他们的罪名。

御史对将闾说:“身为人臣却没有一点人臣的样子,按法当斩!”

将闾反驳说:“朝廷礼仪,我没有不听从司仪的;上朝站位,我从来没有越礼过;与陛下对话,我也从未说过不敬之词,怎么就没有臣子的样子了?今天不弄明白的我的罪行,我还就不死了!”

“实在不好意思,我只是奉召办事!是你们三兄弟自己动手,还是由我来动手,你们选吧?”御史蛮横地说道。

将闾三兄弟见求生无望,便含恨自刎了。

自此,有十位公子被杀斩首,十二位公主被肢解。一时间,震惊宗室。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

公子高见兄弟姐妹们惨遭屠戮,内心惶恐不安。原本想出逃,但转念一想,自己潜逃很可能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于是洗白了脖子,对秦二世上疏道:“先帝在世的时候,我进宫可以享受美食,出宫可以享用车马。先帝宠我,还经常赐给我內府里的衣服和马棚里的宝马。我原本该与先帝一起去死,但我却苟活至今。身为人子,不孝;身为人臣,不忠。不忠不孝,我又有何脸面活在世上呢!恳请陛下怜悯我,准许让我追随先帝而去!”

秦二世看到公子高的上疏后,乐不可支地对赵高说:“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走投无路’吧!”

赵高奉承道:“王公大臣整天担心死亡还来不及,看谁以后还顾得上造反!”

秦二世答应了公子高的请求,并赐给他十万钱的安葬费,将其安葬在骊山脚下。

可以说,秦二世为巩固皇位几乎屠杀了他所有的兄弟姐们,不管这些人对他有没有威胁。

而扶苏作为秦二世皇位最大的威胁者,如果他没有自杀,也一定会被胡亥、赵高、李斯联手整死。

对于扶苏而言,只是早死与晚死的区别,所以他根本没办法左右大秦帝国的命运。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韩明辉

  • 发表于 2016-12-25 00:00
  • 阅读 ( 104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