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感是天生的吗?

无论是老一辈的本山大叔,还是新生势力小岳岳,这些幽默大师总能不知不觉就逗笑台下大片的观众,他们的经典台词也会被广为流传,成为一代人的快乐记忆。甚至他们什么话也不说,就光站在那里就会让你忍俊不禁。

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也有很多人在想,幽默感是不是与生俱来的呢?那些喜剧大咖是不是生下来就比常人多了一串幽默基因?究竟是不是这串基因让他们总能接上话茬,然后逗笑你?还是凭着后天的学习和训练也能当上老少皆知的笑星呢?我们从一个科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

首先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弄明白我们的大脑和幽默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笑理学,一个让大多数人感到生疏有奇怪的名字,是一门专门研究有关“笑”的一切的学科,包括为什么笑和笑的影响等等。我们的大脑有三个区域被认为与幽默有关。

1、前扣带皮层&社交幽默

这名字可能比笑理学更让人感到奇怪,在这里不需要做过多的医学上的解释,我们只要知道它是大皮层脑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暴露在一个充满着幽默搞笑氛围的社交场合中时,前扣带皮层通常会变得极其活跃。

2、海马体&无厘头

这个名字可能不是很陌生,海马体被普遍认为是负责记忆和学习的区域,尤其是短期记忆。当短期记忆被重复记忆转化成永久记忆时,那些内容就会被转移到大脑皮层。研究表明海马体可能和一些“无厘头”搞笑有关。人们在接触无厘头笑料时,这部分脑区的活跃程度会明显升高。所以,下次再看周星驰电影的时候,你可以注意一下你的海马体是否在震动(当然了,你不会感觉到的)。

3、纹外皮层&视觉喜感

纹外皮层,是哺乳类动物大脑中枕叶皮质区中靠近初级视觉皮层的部分。说简单点,这部分脑区是让人们有能力感知到生活中最简单普通的视觉喜感。它会在人接触那些简单视觉幽默的时候变得活跃,比如在看猫和老鼠那样的动画片的时候。虽然它没法对更高级的语言幽默(如双关等)做出反应,但是它会让每个人有一个基础的幽默能力,让人感受到最简单的快乐,这就让它足够伟大了。

从上面的研究结果来说,我们的基因的确决定了我们与生俱来是有幽默能力的。所以那些妙语连珠的人都因为脑子长了前扣带皮层、海马体和纹外皮层吗?关键是我也长了啊,那为什么我不是段子手呢?其实,目前普遍认为一个人幽默感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和社会经验的增加。


在大多数情况下,幽默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会利用比喻、夸张、映射、双关等方式找到表达对象和其它事物的某种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就会给人一种幽默的感觉。比如说,我现在码字的电脑很烫,我如果直接说“我的电脑散热不好,好烫啊”,那么一般会换来一句“哦,把电脑关掉咯”。如果我说“明早的鸡蛋可以用这电脑煎了”,那么就会利用比喻和夸张的方式来产生一种幽默感,然后旁边的人可能会笑一笑说“嗯,那估计会比你平时煎的鸡蛋好吃多了”。

所以,幽默本质上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表达技巧,需要在说之前进行人为改造,那么改造的材料从哪里来呢?实际上,那些连珠妙语大多数都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小孩子的幽默感是很弱的,很容易被一个玩笑话弄得不开心或者哭鼻子,这本质上就是因为小孩子的社会经验很少,导致听不懂那些玩笑话所运用的比喻、双关等等。在我国,普遍认为天津人和北京人比较幽默,其实除了口音,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两个城市在古近代都是重镇,一个是首都,一个是大码头。这里一贯人来人往,社会百态随处可见,所以这里的人们的社会经验要比其他落后地区要多很多,他们理所当然会有更多语料来构建他们的幽默。

讲完了幽默从何而来,我们再来说说幽默的用途。笑不仅仅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首先,一个看起来幽默和开心的人会向其他人传递一种积极信号,让人更愿意与其交流。每天我们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家人、朋友、同事和陌生人。当这些人笑的时候,有时候他们并不是真的觉得某件事情有意思,而是笑会传递一种合作的意愿,即使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会辨别出来哪些是“假笑”,不过这里的“假笑”其实更多是褒义的。具体来说,哼笑大多数是一个传统的社交元素,而更加明显的笑(如开怀大笑)更多表达了信任和喜爱。

其次是苦笑。不知道你见没见过这样的场景,烈日把沙滩和鹅卵石烤的火热,几个要下海游泳的人蹦蹦跳跳的,一边喊着“烫烫烫”,一边满面笑容的一路跑到海里。既然那么烫,那为什么人们还会那么高兴呢?其实,笑会促使我们的身体释放一种叫做“安多芬”的激素类物质,它不仅会让我们心情舒畅,还一定程度上拥有类似于阿司匹林的止痛效果。研究表明,人在笑的时候会不自觉提高疼痛感的阈值,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看笑话书能取代止痛药。

日常生活中的幽默感还可以打破两个人的关系僵局。比如一男一女坐在餐桌前,一语不发,气氛极其尴尬,每一秒都变得极其漫长,让人手心冒汗。这时其中一个人讲了个好玩的事儿,也许讲得很短很快,不过这种紧张气氛立刻就缓解了,接下来他们会发现聊天就变得没有之前那么困难了。幽默感会“激活”两个人的关系,让人与人之间更容易沟通和交流。这对所有人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总之,不必担心你不够幽默,理论上,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每个人都会越来越幽默的。在生活中,多利用幽默来为自己创造机会吧!

  • 发表于 2016-12-01 00:00
  • 阅读 ( 68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