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核潜艇都去了哪儿?

核能是让人闻之变色的事物,由于人们担心核辐射和核污染问题,任何关于核电站或是军备级的核武器的消息,很容易引起民众的恐慌。然而核反应堆能提供强大的电能,比普通电力来源能提供更持久的动力,它也是有核国家在制造潜艇时热衷采取的动力来源。当然,当这些潜艇面临退役问题时,也会比普通的潜艇更棘手。那么,各国又是如何处理这些烫手的“芋头”呢?

核潜艇墓地

在俄罗斯北接北冰洋的喀拉海,至今海底仍散落着约1万7000个海军放射性废物箱,16个核反应堆和5个没有拆除的核潜艇,其中一个潜艇的两个核反应堆仍然充满了核燃料。这些危险的放射性物质让这里变成了一个“放射性物质垃圾场”,让周边的国家忧心忡忡。

这片核潜艇“墓地”并不是核潜艇失事才坠毁于此,而是人类特意为它们举行的葬礼——海葬。由于核潜艇一般服役20-30年后,后期核潜艇的维修保养费用将越来越高,而且也没法满足作战需求,再加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限制,核潜艇也没法作为二手潜艇转卖,所以等待它们的命运将是退役和拆解。在冷战时期,美苏全身心投入军事竞赛,并不太愿意花费过多精力拆除这些无用的设备,所以选择了最方便也最省事的方式——海葬,将整艘退役核潜艇稍加处理或是先将艇上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取出,再将整个艇体沉入到海底。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一劳永逸,比如人们在喀拉海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石油资源能与沙特阿拉伯比肩,石油天然气公司成了这里的常客,开采活动很容易在钻井的过程中让核潜艇破裂而发生泄露。

这些“炸弹”不仅可能会因为人类的活动而触发,海水的慢慢侵蚀也可能让核反应堆内的放射性物质污染周围的海区。再加上一旦沉入海里,很难监控,所以海葬并不安全。因此,除非意外情况发生,比如核潜艇因为故障沉到海底,现在许多国家并不会直接往海洋里沉下核潜艇。

复杂的土葬

另外一种比海葬更安全的处理方法是“土葬”。

比如在美国,有5家专门从事退役核潜艇的处置工作的造船厂,报废的潜艇一般会被拉到这些造船厂进行拆除。在著名的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中,为了让核燃料组件暴露出来,在那儿核潜艇的反应堆室的所有液体会被排干,然后每一个组件会被移出,最后用特殊容器密封,用安全的火车运到长期运行这类核废料处理的储存和再加工厂。

这些废料中尤其以处理乏燃料和反应堆系统最为关键。乏燃料指的是那些在核反应中经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移除了乏燃料,就会带走反应堆中 99%以上的放射性物质,所以也成了重点处理对象。美国核潜艇的乏燃料将全部运送至爱达荷国家工程实验室进行专门处理,到了实验室后,这些乏燃料会被储存在实验室的水池中。

剩下的1%的核潜艇的放射性物质位于反应堆系统中(蒸汽发生器、泵、阀门与管道系统)。反应堆系统虽然现在没有大量的浓缩铀了,但经过几十年的中子轰击发生核反应后,反应堆系统的金属也带有放射性。所以移除燃料后,还要着手处理反应堆舱。一般来说,反应堆舱会被切割工具和喷灯连同前后两端的隔壁作为一个整体切掉,然后用十几毫米厚的钢板进行焊缝,使堆舱段成为一段孤立的密封体,再焊接在驳船上,运往汉福德核废料存放场埋藏在地下。

不过,这些步骤也只是权宜之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放射性问题,而乏燃料以目前各国的技术又不能二次利用,问题只是暂时地被搁置了。所以,美国政府要求存放在爱达荷工程实验室的核潜艇乏燃料必须在 2035 年之前得到进一步处理。

定时炸弹

除了土葬,还有人想到了“太空葬”,那就是将核潜艇与核反应堆的放射物零部件拆卸下来,然后用运载火箭将其运离地球,送入太空成为太空垃圾。然而这种方法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而且人们还担心假如这些核废料日后又会重返地球。

所以,“土葬”仍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方法,不过成本也不低,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适用。相关资料统计,完成一艘核潜艇的退役工作前后需要1-2年时间,每艘退役核潜艇的处理资金投入需要2500万-5000万美元。这样的高投入成本,让许多国家无力负担。

既不能“海葬”,又没有能力完成”土葬”、“太空葬”,怎么办呢?一些国家在处理核潜艇问题上,采取了拖延战术,暂时将核潜艇围放在废弃军港内。比如在冷战期间,苏联总共建造了250艘核潜艇,到了今天,这些核潜艇大部分处于退役状态,给俄罗斯带来了不小的处理难题。

由于处理费用高昂,退役的核潜艇又过多,很多核潜艇只能暂时停泊在废弃的军港里。在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科拉半岛的科拉港,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核潜艇牧场”,停泊着 100 多艘锈迹斑斑的核潜艇。虽然核潜艇上的核燃料被取下来后,会马上被装入密封的特制钢罐内,暂时放在码头货场进行几年的冷却,但这些仓库和钢罐到今天也已经锈迹斑斑。而在北极科拉半岛的安德烈耶娃湾,在2003年前仍然存放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90艘潜艇的乏燃料。俄罗斯因军费不足,对外声称暂时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有趣的是,由于包括俄罗斯太平舰队核基地、核潜艇处置基地在内的远东地区与日本和美国阿拉斯加地区属于近邻,像喀拉海和科拉港又和北欧一些国家靠近,所以在俄罗斯不慌不忙处理废弃的核潜艇时,这些国家比俄罗斯还着急。比如在2000年8国峰会期间,与会国家曾保证在随后的10年期间,共同投资200亿美元用于处理俄罗斯退役核潜艇,而日本也在2003年与俄罗斯签订协议,提供处理这些核垃圾的1.3亿美元。同时日本还在向设在莫斯科的国际科学与技术中心提供数千万美元,用于防止俄核军事技术人才外流到中东地区。

尽管国际社会对于核潜艇处理问题都十分关注,然而在旧的废弃核潜艇没法解决的情况下,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拥有核能的国家都在制造新的核潜艇,所以,在新处理技术诞生之前,如何解决核潜艇的退役问题将无限地拖延下去。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年第10期杂志文章、欢迎广大读者关注我们大科技的微信号:hdkj1997

  • 发表于 2016-10-31 00:00
  • 阅读 ( 88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