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福建登陆:谁给台风们起了名字?

新华社福州9月28日电 今年第17号台风“鲇鱼”,已于28日4时40分,在泉州惠安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

“鲶鱼”威力不小,有台湾民众拍到一台大冰箱被狂风吹得在马路中央飘移的画面,令不少网友纷纷感叹风大得连冰箱都要逃走了。

更有人联想到,前不久“月球”碾压车辆的画面。福州欢庆中秋的巨型“月球”模型”被台风“莫兰蒂”吹到了马路上,碾压了马路上的大小车辆。

然而“鲶鱼”还没有游走,18号台风“暹芭”已经形成,在赶来的路上了。

在感叹台风威力之大的同时,不少网友十分疑惑,14号台风莫兰蒂、17号台风鲶鱼、18号台风暹芭,这些台风是怎么被编号?这些千奇百怪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在之前的很长时间里,对热带气旋的命名、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对中心位置的测定,因不同国家、不同方法互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气象台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常常引起各种误会,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气象部门采取了对台风命名的办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结束时,美国首先确定了以英文字母(除了Q,U,X,Y,Z以外)为字头的四组少女名称给大西洋飓风命名。每组均按字母顺序排列次序。如第一组:Anna (安娜),B1anche(布兰奇),Camil.te(卡米尔)等,直到wcnda(温达);第二组:A1nla(阿尔玛),Becl(J/(贝基),Cella(西利亚)等,直到wilna(威尔纳);第三组,第四组也按A至w起名。当飞机侦察到台风时,即按出现的先后给予定名,第一个即命名为人Anna,第二个即命名为B1anche……等。当第一组名称用完,又从第二组A为首的第一个名称接上使用。第二年的第一个台风名字是接在上一年最后一个台风名字后面的,循环使用下去。一年中任何一个区域出现的台风不可能超过这四个组名字的总数目。就以世界上台风发生最多的西北太平洋来说,一年最多也不超过50个。所以在同一年里,每个区域不可能出现重复的名称。当然,在不同的年份里台风的名字会重复出现。因此,在台风名字的前面。一定要标明年份,以示区别。

我国从1959年起开始采用对台风编号的力、法。凡是东经15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的范围内有台风形成或侵入,就按照它出现的先后,顺次进行编号。例如,1999年发生的第一个台风,编为9901,第二个台风,编为9902……依此类推。

这种对台风编号的力、法,目前已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台采用。有的国家考虑到国际上台风英文名称沿用已久的习惯,除了编号以外。还同时标明该次台风的英文名称。

弄懂了台风起名规则的朋友不难发现,今年台风频发,太平洋和南海上已经产生了18个台风了。风疾雨骤,身处台风天的小伙伴们请千万注意安全,关注天气预报消息,尽量待在室内,关好门窗,保护好自己。国庆节在即,希望大家都能平安顺利得度过假期。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中国科普博览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6-09-28 00:00
  • 阅读 ( 105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