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体温设定是37℃?

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是否想过:不论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差别多大,有一个数字是相同的,那就是体温是37℃左右。不论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还是棕种人,也不论你住在赤道还是北极,体温都基本相同。为何体温偏偏选择了37℃?

人体内有一个精密的空调

37℃只是体温的一个大概数字,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另外,女子体温一般较男子高0.3℃左右,女子体温在经期亦有些许变化。

人体对体温的调节是非常精确的,体温只要比正常值有0.5℃的变化,就会让你感到不舒服。如果体温比正常值上升或下降了1℃,你就可能需要赶快去挂急诊。那么,人体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这是因为人体内有一套产热和散热的自动调控装置,它由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和皮肤内脏的许多温度感受器组成。当人感到冷或热时,信号由神经系统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控“司令部”很快下达指令,使有关系统如肌肉、内脏器官、皮肤、毛细血管、汗腺等全部启动起来,各司其职,有序地进行体温调控,尽量使体温保持在恒定范围。比如,当环境温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时,肌肉就会收缩发抖(打冷战),使产热增加;天热时,人体就会排汗,利用水分蒸发来散热。

当然,人体的这种调控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当患感染性疾病或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时就会发热,因为这时机体的体温调控装置已力不从心。

大家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当患有各种感染症时,体温就会上升。这是因为身体受到细菌的感染后,体内的免疫系统开始工作,进行抵抗的原因。此时,被称为大噬菌细胞的免疫细胞刺激体内的免疫系统,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由血液向脑中输送,再由脑室附近的终极部位进入脑内。这种物质进入大脑后在丘脑下部发挥作用,使体温上升,所以在发生感染症状时体温就上升。为什么我们的体温通常都在小范围内变化呢?这如同处于一个非常保温的恒温箱里一样。也就是说体温高于正常温度时,全身皮肤的血管会扩张,皮肤变红身体出汗。当低于正常温度时,身体就会发抖,产生热量,毛发立起来以防止散热。

虽然我们对感冒很熟悉,但为什么患上感冒时即使发热、体温上升时我们也会感到寒冷、发抖,而当治疗后恢复正常时,即使体温下降我们也会出汗呢?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来打个比方,把空调的设定温度假定为我们体内的设定温度,患感冒时设定温度上升,但体温未达到时就会感到寒冷。反之,感冒治好后设定温度达到正常,而体温要通过出汗才能降至正常。

同样,一阵寒风吹过,你的皮肤会绷紧,你的牙齿会嘚嘚作响。这是为什么呢?你的身体在这种时候这种条件下为什么会颤抖呢?这是因为大脑的连结系统对皮肤的温度进行监控,决定什么时候开始颤抖。颤抖是由身体自行调节的众多无意识和下意识功能的一种。颤抖能在骨骼肌中产生热量,这个过程需要相当多的能量,它通常是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体内温度的最后一个方法。

为什么把体温设在37℃?

人类把体温设定在37℃,是进化的选择。因为要保持一个恒定的体温,必然要选择一个产热和散热最容易平衡的点,在这一温度时,机体活动所产生的热量最容易与机体散失在环境中的热量平衡,也就最容易保持体温的恒定。科学家认为,人类的体温之所以设定在37℃,和我们在20℃的房间中感到舒服的原因一样。当200多万年以前人类刚出现在非洲时,白天的平均温度在25℃以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当人类的体温超过35℃时,打猎这类活动经由新陈代谢过程所产生的热最容易发散出去。也就是说,是人体自身新陈代谢水平和地球环境温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37℃这一恒定体温。恒温动物的体温大多在  35℃~40℃范围,这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链中的捕食者和被捕者耐力较量的结果,即为动物捕食活动等生存竞争过程的平衡点。

(作者:林泉)

  • 发表于 2016-08-15 00:00
  • 阅读 ( 65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