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对动物场馆的安排有什么讲究?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我们把动物园当作一个人造的生态系统,那么要按照动物的习性来合理安排动物的居所,来保证各种动物和谐共处。

动物园大多数人都去过,各种各样的动物分布在动物园的各个场馆里,让游客眼花缭乱。不知道大家去动物园里有没有留意,动物园对动物场馆的安排并非是信手拈来的,而是大有讲究的。

曾经,郑州动物园的一只大熊猫“锦意”因病去世,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在郑州动物园里,安排大熊猫跟猴子做邻居,且中间只隔着一道铁丝网,是不合理的,这让“锦意”很容易被传染疾病。这种说法虽然没得到动物学家的支持,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在动物园里安排动物的居所并非是件容易事,哪些动物能成为友好的邻居,哪些动物对居所有特殊要求,这里面大有学问。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动物园里有哪些住房原则吧:

住房原则一:食草的和食肉的绝对不能做邻居

喜羊羊和灰太狼不能关在一个笼子里,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就算关在不同笼子里,它们也绝对不能靠得太近。因为羊、鹿这些食草动物,只要听到狮、狼等猛兽的声音,闻到它们的气息,就会提心吊胆,吃不好睡不着。如果把一头鹿放在老虎的边上,哪怕有铁栅栏隔着,这头可怜的鹿也很快就会身心俱疲,大病一场甚至被吓死。

住房原则二:体格、智商相近才是好邻居

同类动物做邻居,也没那么简单。最典型的就是灵长类动物,如果想让它们做邻居,那它们最好体格相当,并且智商也差不多。这样一旦隔着笼子发生冲突,互相示威的时候,不会发生一边倒的情况。比如,身材娇小的赤猴、长尾猴,如果与大猩猩、狒狒这样的“彪形大汉”做邻居,一旦发生冲突,赤猴、长尾猴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整天过着忍气吞声的日子,自然对身体不好。

住房原则三:胆小鬼只能住在僻静角落

动物中还有不少胆小鬼,给它们分房子要格外注意,不能安排在动物园最热闹的中心地带和人来人往的主干道旁。小熊猫、斑马、袋鼠等,一般都居住在僻静的角落,还有一些小型的食肉动物,例如云豹,虽然属于猛兽,但因为是夜行动物,白天看到人或者其他动物时会紧张不安,因此也会“靠边住”。有的动物园还会给这些害羞的动物的家里放上树丛、土堆、柴垛等物件,隔离游客的视线,让动物有隐私之处。

住房原则四:好斗的还是住单间吧

你听过“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吧,所以动物园里的猛兽,多数都是享受单间待遇的。有些食草动物,像是犀牛、河马,因为脾气大、领地观念很强,也得一只一只分开来养。

住房原则五:臭家伙一律住在下风口

每次到动物园,你是不是会觉得有些动物的气味真的很难闻?所以,它们的房子通常会被分配在下风口位置,比如臭鼬、老虎、狐狸。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它们影响邻居的正常生活,但是,它们有时候真的是迎风臭十里啊!

作者:白玉磊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6-08-29 00:00
  • 阅读 ( 94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