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液态金属就意味着“变形机器人”吗?

1991年,大荧幕上出现了史上最强机器人T-1000,这个用液态金属打造的机器人无论遭遇到多大的伤害都可以自动复原,甚至可以改变身体的形状和脸部的容貌。即便是放在今天,T-1000依旧是最强大的机器人之一。这种变形机器人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的终极目标,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液态金属也开始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但真的拥有液态金属就意味着能制造出“变形机器人”吗?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正在对液态金属进行研发,旨在通过对材料结构的自动移动和重新排列进行研发,从而让液态金属能够自行改变形状。据了解,他们正在建设一种名为“soft-circuit”的系统,希望通过这个系统让液体来传递信息,而不是固定金属电路在一个标准芯片上。Kourosh Kalantar-zedah是团队的领导者,他告诉我们,“我们不断对水的酸、碱和盐的成分进行调节,从而保证水的化学反应可以使液态金属开始移动,而改变以前需要外部机械、电子或者是光学兴奋剂来进行刺激的方法。”一旦完成了这项研究,液态金属就可以进行自我重组,从而产生类似“变形机器人”的效果。

利用这项技术,我们无需对机器人进行如何的塑形,只需要按照一定程序来改变水的酸碱成分,金属就能自行达到既定的形状。这项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将彻底改变钢材的应用范围。当无人机在高速行进的时候,需要穿越一个较为低矮的地方,传统的无人机将无法飞跃,只能被撞毁,但是采用了这种液态金属之后,可以瞬间变成扁平状,一举飞跃障碍。而覆盖了该液态金属的战车更为可怕,每次被击中之后表面都会自我修复,堪称打不死的小强。是不是非常的科幻呢?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Kourosh Kalantar-zedah教授说这项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时间内想要实现根本是不可能的。更困难的是,想要达到“变形机器人”的这种高度,要求内部的所有智能设备都必须采用液态金属,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找不到一项合适的技术能够解决,也就是说,即便是若干年后液态技术的智能性得到解决,其内部的智能设备的变形性也无法解决,所以有了液态金属也绝对不意味着“变形机器人”会出现。

由此看来,想要看到“变形机器人”几乎是不可能了,所以更不用担心机器人T-1000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毁灭世界。在智能机器人大行其道的今天,材料科学不断的进步,施瓦辛格这样的仿真机器人已经完全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了,但是想要达到他那样的强度还有待考虑。不过细想一下,T-1000的诞生也是以施瓦辛格为基础进行研发的,所以现在最大的目标还是研发出“施瓦辛格”,从而最终完成T-1000的制作。(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khxx-wk

科技新发现官方微信公众号:kejxfx

  • 发表于 2016-08-19 00:00
  • 阅读 ( 62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