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了?

微信里,很多群聊着聊着就成了“死群”:时间久了,就没人愿意在里面说话了。以前聊得很好的朋友,渐渐地,联系也不频繁了。

我们会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没以前那么爱跟人聊天了。

是没话可说了吗?不见得。其实我们有很多可以分享的东西,但是,我们就是不愿意说出来了。

话越来越少的我们,究竟是变得冷漠了,还是成熟了?

---------------------------------------------------

< 为什么我们变得很少说话了?>

作者 | 卢石传说

有个朋友找到我,用略带责怪的语气说:“你也太低调了吧,很久没在微信跟大家聊天了,我们都不知道你近况怎么样。”

被人这样一说,我才发觉:相比以前,我的话确实越来越少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变得不再像学生时代那样和身边人无话不谈,又或者即使是聊天,也更乐于成为聆听的那一方,甚至于让人觉得冷漠。

也许是我们变得越来越忙碌,而时间显得越来越宝贵。我们降低跟人聊天的频率,其实不是我们的话变少了,而是低质量的吹水对我们来说没价值了。

我的爸爸妈妈最近加入了一个同乡会的微信群,每天都乐此不疲的通过文字,语音或者红包等聊天说地,微信的提示音响个不停,据说每5分钟就有上千条信息。

我很不理解地问他们:“你们在群里怎么有那么多好说?”

他们跟我讲“你才奇怪呢,小时候你很喜欢跟我们讲话的,现在你都很少说话了。”

我们成长到现在的阶段,大都会经历一段精力旺盛、不问目的和结果的青春时期。那时候的我们更加开放,更加敢试错,说错了话也能迅速修补关系。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状态是开放的、扩张的。

但是随着年纪增长,需应对的场合和人都变得复杂多了。我们处在一个尴尬的阶段:朋友易交,但再难交到知心的,因为一点小摩擦和误会导致隔阂难消却是常有的事。我们的心态不再那么开放,不断地缩小自己“畅所欲言”的场合,少说少错。

我们说的话越来越少了,是因为我们在有意地保护自己。

1 | 保护自己的“私人领域”

中国人上千年来的小农经济影响了我们的观念,“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导致我们有具有较强“个体”的本位意识。

另外由于长期以来的封建帝制影响,“自有天子为政”的想法导致我们缺乏大局观,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人的认知格局、情感模式具有“小”的特征。

这样的“小圈子”文化以及“个体”本位意识必然导致我们对个人“私人领域”的守护意识很强。特别是现在的90后,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个人的隐私更容易通过网络的各种形式被暴露,“人肉”更被变形为一种报复他人的恶意形式。

这就导致我们对“私人领域”保护意识日益增强。

不说、不做、不影响他人,就不会犯错,这也就是保护“私人领域”的最好方法。

甚至于在面对冲突的时候,我们也习惯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解决方法来保护自己——消极处理甚至漠视,这并不意味我们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我们只是在回避问题,保护自己。

2 | 保护自己的“私人利益”

在我们印象里西方人更加注重隐私的保护,连碰见问一句“你去哪儿”都有刺探隐私的嫌疑。但是他们在看到有人需要伸出援手的时候,会和国人的“围观”不一样。

举个例子,在伦敦地铁通道里看到一个推着婴儿车的女人不知道为何抽泣起来,原本步伐飞快的路人突然纷纷停下脚步围上去问她出了什么事,是不是需要帮助,并且与她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

相反地在中国,我们会看到的是很多人在围观,但是站出来说话的人不多。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中国,作恶没有代价,行善反有恶报。

一个典型的例子:“扶老人”。甚至已经出现了新闻说有老人碰瓷碰得警察都认识了。可是结果呢,就是拍拍他:别闹了,又是你,回家吧。而如果他讹诈成功,好心去扶他的人反要承担损失。

在作恶者一次一次的得逞中,我们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不管闲事,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选择不去说,不去做,我只是看看而已,不需要承担任何的责任。

总得来说,我很少说话,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说话,是我害怕说话,怕说错话,我要保护我自己。

哪一天我和你说很多很多话的时候,那是因为我信任你,相信你会原谅我说的所有话。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 发表于 2016-08-25 00:00
  • 阅读 ( 75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