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后裔:萌萌的海豚兵

1964年夏天,越南战争“北部湾事件”(注一)爆发后,美国在对越南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北越)实施“饱和轰炸”和“焦土政策”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北越的海上进攻,试图掌握海域控制权。一段时间后,让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最为头痛的事,便是北越的海底蛙人。这些经过训练的潜水员经常破坏美国的军舰,令海军防不胜防。美军尝试过布置陷阱网、动用鱼叉弩等方法,但均不奏效。

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是二战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网络图)

“要打破这种局面,中央情报局建议我们动用教授训练的特种兵。”在美军前线指挥所的会议室里,副部长这样对下属讲。他口中所说的特种兵,不是人,但比人有效。在美国的现代化军队配置中,有一种担负着特殊使命的特殊军队,这支军队的队员就是海豚。在美国众多的武器中,有一种特殊的武器,它比一般的武器有思维,完成任务也更彻底,它就是海豚。准确地讲,海豚不是军队中的兵种,因为它们不属于服兵役的人,它们只是被人训练好以后作为进攻的武器而已。

除了“海豚兵”外,美国海军还训练了一支“海狮兵”。与本性温驯的海豚相比,海狮天生就是暴烈残忍、志在必得的猎手,可以又快又准地攻击对方的潜水员。然而,美国的舆论界和知名学者一直反对训练海豚、海狮等动物作战。海洋生物学家,后来的善待动物组织(注二)成员斯蒂芬妮公开表示,不能因为战争的需要,把海洋动物关在狭小的池塘里;也不能让它们去执行特殊任务,因为它们不会防御,也不明白完不成任务的后果。

被用于军事目的接受训练的海狮(网络图)

“尽管许多人都反对将海豚兵运用到战争中,但军情紧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副部长从战争的角度出发,决定先从美国圣地亚哥军事海豚训练基地调来6只“海豚兵”!

接下几个月,在距离北越陆地数十海里的北部湾海域,训练有素的“海豚兵”担起巡逻的任务。当北越的蛙人企图接近军舰时,四处游弋的海豚马上就会上前进攻。它们把一支支空心尖管刺入蛙人的体内。尖管连接着海豚身上的高压二氧化碳气罐。二氧化碳释放、膨胀,让对方的五脏六腑爆裂,蛙人最终痛苦地死去。

美国海军正在训练海豚(网络图)

虽然四只海豚在巡逻狙击中受伤而死,但有效控制了蛙人的进攻。副部长见此,又调来一批“海狮兵”,专门偷袭北越的舰船。海豚和海狮参加系列战斗后,北越人实施水下偷袭的次数日趋减少,最后完全放弃。

“海豚兵立下奇功。我们还需要调一批,让它们协助进行排雷。”半年后,在同样的地方,副部长在军事会议上兴奋地讲,“这得感谢迈克尔?格林伍德教授。尽管他离开了,尽管他反对让海豚作战,但这些都不重要。”

话音刚落,响起一片掌声。

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口中的迈克尔?格林伍德,是当时美国知名的生物心理学家,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海豚的特殊能力的人,也是第一个把海豚训练成特殊军人的人。

其实,作为一位造诣很深的动物研究者,格林伍德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致力于海豚的研究。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海豚是海洋动物中具有较高智慧性的动物之一,海豚的大脑听觉中枢容量比人大150倍,其听觉系统十分发达,能区分低声波和超声波;而它们用回声定位法确定目标的具体位置,就像是活的声呐系统。

伍德格林(网络图)

就在格林伍德着力研究海豚语言,甚至计划编一本海豚语言词典的时候,美国海军注意到了他的研究。副部长亲自找他,说希望他全力研究海豚的进攻问题。由于副部长承诺可以提供无限制的研究经费,格林伍德再三考虑,便签订了十年的合同。尽管格林伍德成天与海豚打交道,也动脑筋让海豚执行任务,但进展缓慢。经过无数次失败的实验后,副部长失去了信心,因为他期望一年半载就训练出海豚来为海军效力。格林伍德表示,要让海豚去完成偷袭蛙人、舍身投炸弹等高难度任务,必将对这种动物的大脑构造、回声定位、游泳能力等方面进行专业研究,没有三五年时间根本不可能。

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将合同转给了美国中央情报局。中央情报局给格林伍德布置了短期任务,即通过外科手术在海豚身体内安装炸药,再训练它们去炸对方的军舰。由于训练海豚的费用太贵,对海豚进行外科手术的费用也太高,加之一只海豚只接受一次任务就“牺牲”的代价太重,所以中央情报局也不看好这个技术。这种急于求成的想法,让格林伍德失去了正常的思想。在海豚训练基地,格林伍德常常坐卧不宁,“海豚兵”训练几乎陷入停滞状态。中央情报局没辙,只得把训练海豚的合同还给了海军作战部副部长。

副部长吸取教训,决定用提高薪水及提前预支大额经费的方法,来加快研究进程。他给格林伍德下达的主要任务,除了跟踪船只、获取情报等功能外,还要求海豚成为潜水员的水下杀手,关键时刻能冲到对方处舍身投炸弹,与对方同归于尽。格林伍德这次较真了。毕竟,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他的自尊心极为受伤。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海豚的研究上,茶不思饭不想,终于在三个月后取得较大进展。

2015年,美军的“海豚特种部队”亮相中东imcmex-14演习(网易新闻)

然而,格林伍德是位有良知的科学家。在训练海豚成为物种兵的过程中,他越来越觉得这是对动物的虐待,良心受到谴责。所以,当研究快完成的时候,他毅然放弃丰厚的研究经费,选择辞职。

但在辞职前,格林伍德在“海豚兵”的研究和训练中取得几项突破性的进展:一,从生理构造上,海豚的大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工作时,另一部分可以,这样便于长时间在海里巡逻;二,从数据上分析,海豚有高超的游泳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其潜水记录达300米深,游泳速度达每小时40公里,相当于鱼雷快艇的中等速度;三,是让海豚学习人类的语言,通过几年时间,海豚已经能从格林伍德的手势中,理解二十多个动作单字的意义。第三项对后世研究影响巨大,20世纪70年代,三位美国科学家花半年时间,让两头海豚学会了25个单词;90年代,欧文斯等四位美国科学家,花三年时间,教会两头海豚700个英文词汇。

虽然拒绝让海豚成为“杀手”,但格林伍德对于海豚的研究还是取得了很多突破(网络图)

话说格林伍德辞职之前,海军作战部副部长已经看到海豚作为武器的巨大威力。他迅速报告美国政府,政府加大了投资。不久,海豚特种兵训练完成,如在越南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如前文所述。

格林伍德万万没想到,对于“海豚兵”来说,越南战争仅仅是开端。后来,它们还将继续在美国、俄国斯、乌克兰等国的对外海战中精彩亮相。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军队为了对付伊拉克的蛙人,也派遣了这支军队上场,而且还担负起扫雷的任务。原来,为阻止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伊拉克军队在科威特湾沿岸布下大片水雷阵。伊军的防卫相当严密,美方潜水兵、水下排雷机器人都束手无策。最后,还是“海豚兵”上阵,找到水雷,并在其周围放置特殊的标记,然后再由士兵前往排雷。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而我们的格林伍德,因为研究海豚的生理构造、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成就,为后世科学家的继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注一:北部湾事件,1964年7月31日,一艘在靠近北越领海海域进行支援任务的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遭到北越人民军鱼雷艇攻击,并在附近的航空母舰支援下击沉其中一艘。8月4日,美国海军Turner Joy号往北航行时,被越南雷达信号追踪并宣称受到攻击,两艘船随即采取应对措施。美国以轰炸越南人民军海军基地作为报复,这就是著名的北部湾事件。“北部湾事件”成为越南战争的分水岭。此前,美国只是派遣军事顾问和提供军事装备,帮助南越和老挝抵抗北越的“共产主义颠覆”;但此事件后,美国全面军事介入越战,双方陷入长达10年的全面战争中。

注二:善待动物组织,英语简称PETA,成立于1980年,是全球最大的动物权益组织,致力于建立和保护所有动物的权益,总部设于美国维吉尼亚州,并于英国、印度、德国、以及亚太地区设立分部。该组织拥有超过2,000,000名成员及支持者,组织工作包括公众教育、虐待动物的调查、研究,拯救动物、立法等。2009年10月,影人杨幂在拍片现场收养了一只被遗弃的小猫,因此被PETA亚洲分部授予“影响力”奖。

  • 发表于 2016-09-07 00:00
  • 阅读 ( 68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