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eo a,您好!您在问题「有没有人在西安博为峰(51testing)培训过,教的怎么样?就业推荐情况怎么样?」下的回答中可能包含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描述,当事人向我们提交了举报诉求。
你猜,我说的是 真 还是 假?
要学软件测试了,千万别信销售和产品经理给的所谓产品说明和需求设计啊。
集体培训三个月。集体的这群同学们,测试基础如何?学的是软件相关专业么?都是什么学历?多少个人?培训三个月,讲多少门课,每门课多少学时?从这些信息估算一下课程的难度和培训的效果,企业会为三个月培训的菜鸟们开多少工资。
包就业。给一个试用期2K的测试执行岗位算不算就业?日计算工资的散工,一个月做满30天能到6K,算不算就业?如果你拒绝这样的工作职位,是否就算放弃包就业推荐?
就业转正后可以一次性还完也可以分期。不能就业怎么办?就业不能转正怎么办?学费分期,是欠学校的钱,还是欠银行的钱?利息多少,分期费怎么算?违约承担什么责任?
华为的培训讲师,华为在职员工么?级别多少?岗位是什么?讲一分钟还是讲全程?讲课是理论还是工具还是实操?
此回答不针对任何机构,一般就业都得拿着自己的简历去boss直聘,拉钩,51,猎聘等网站去投简历,要么就是认识一些企业的招聘人把你们简历投出去,实际还得靠自己去面试,面试还是真刀真枪的,所以学到东西才是核心。企业实战才是核心,笔者我作为企业测试总监,面试了好些从培训机构出来的讲师,具体哪个机构就不用说了,测试体系一塌糊涂,测试流程纯靠瞎蒙,测试技术技术的让人无法知识,缺少项目实战经验,多为纸上谈兵。虽然软件测试门槛低,但是如果想要能在一家企业稳妥发展,还是要有较强的实战能力的。
软件测试项目实战学习的具体视频路线:软件测试学习项目实战学习之路 - 网易云课堂
具体软件测试的实战路线可以参考如下:
我不评价任何培训机构,澄清下,防止别人有钱举报我!!!
我只是对包就业现象做一下解释:
对于软件测试这一行来说没有走后门一说,什么包就业其实就是给你投简历,注册多种招聘账号把你简历投出去,更有甚者,为了让学员好通过面试,把你推给比较差的单位,这样就算包就业了,我记着某某机构,在杭州的一个学生学完后工资3100,还不如去做个服务员都比这高!
所以想做这一行,别老想着什么包就业,这都是哄骗小孩的销售套路, 对于做软件测试这一行,一定不要想着天上掉馅饼的时间,一定得去想企业软件测试人员在做什么,我应该如何学好做想好,我应该清楚为什么要用这些工具,企业用这些工具在做什么呢,以及测试技术怎么做怎么落地怎么实施!!!
醒醒吧,广大学测试的孩子!!!
因为在企业做了多年测试总监,一直也在培养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到公司的新人,在企业打造了一套软件测试人员培养的实战路线,前一段时间有朋友介绍自己的亲戚要学习软件测试,让我帮忙指导,才发现这个鱼龙混杂的测试行业,市场上目前没有一个机构的培养内容和企业需要的完全一样,所以我也就梳理出来,企业培养人的整个实战过程。
可以参考如下的企业实战路线:
发布于昨天 22:50
修改
然后还完学费把你劝退,哈哈哈,又收割一波韭菜。
别再相信什么包就业的鬼话了,软件测试是一个靠技术吃饭的行业,你行你就上,你就能拿高薪。。。没有一点关系户可研,其次是学费咋这么贵。。。
我觉得吧,一个好的机构一定要满足我下面所说的,才是真正能够培训完成之后,让你在软件测试行业笑傲职场的。
本来想看看学员对博为峰怎么评价的,结果回答下面清一色没有一个学员,像@编测编学 @testerTechnology 已经不止一次看到了,这俩账号都被永久封禁了,里面回答都是碰瓷其他,哎,看来还是去线下实地考察靠谱
·······································································
北京这边一般的测试员工资都在3500以上。还有年薪十万的也有很多。你可以参考一下,南京也是省会,不会低到哪去吧。另外推荐你下载领测 国际 官网的免费学习资料,是一套视频,可以业余提高自己,毕竟工资水平还是跟自己的测试技术相关联的
南京工资水平稍微低,应该硕士在6K上下
测试和编码待遇差不多!可能略低一些!主要还是更具实际工作内容来的! 刚毕业或者经验不足的:2000-2500! 有工作经验的:2500起步 2-5年工作经验的:3500起步! 2-5年工作经验 并且参与过大型项目设计的:4000起步! 文凭高的话(至少本科) 多加1-200元! 待遇你懂得多个组成部分!实际差不多我说的这些!比如你2500薪水进一个公司,每年不可能就拿3万块钱!一些乱七八糟的奖金 加起来 也能弄到个3万5了!小公司不谈,没福利的! 具体还是要看工作内容!如果公司缺人 把你拉去参与编码设计 再要你测试!那工资肯定要高!每年一般会加工资 具体看你每年做了多少事情。
没有什么经验的也就2000多吧,
点击上方文字“信息化协同创新专委会”关注我们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20年4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年)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思路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构建数据驱动发展新方式,推进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数字政府和数字孪生城市,以“数字南京”建设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蝶变”,努力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名城,为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10000亿元,占GDP比重达56%以上,积极争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把南京建成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高地、数字经济高端产业发展高地、城市数字化治理创新示范高地、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
——壮大数字经济产业。打造国家级软件和信息服务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发展5G、基础软件、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卫星应用、量子信息等产业,把软件和信息服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个产业打造为全国前列、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加快打造平台经济、产业互联网、价值互联网、开源社区等生态体系,电子信息制造业收入达到2750亿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打造4个千亿级特色数字产业集聚区。关键核心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国内前列,前瞻性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未来网络、量子信息、6G等前沿技术,建设15个以上重点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培育数字产业领军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
——加快三次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重点发展数字文创、数字金融、数字贸易等新业态,信息消费能级进一步提升,深度渗透到各类生活领域,全市网络零售额达到5600亿元。建成“5G+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国家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灾备中心、长江生态眼、扬子江数字金融平台等重点项目,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覆盖率达90%以上,数字经济相关瞪羚企业数达到160家,打造7个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示范企业200家以上。
——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创建新型数字政府。建设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国内一流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培育“数字土壤”,提升区域性新经济优势。建设数据共享、高度协同、用“数据决策、数据服务、数据创新”的高效数字政府,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以数据资源开放释放“数字红利”,实现民生服务智慧化普惠化。
表1 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体系
2.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各类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围绕集成电路、软件、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等一批省、市级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产业交流平台,高标准举办创新周、中国(南京)软博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展会,支持腾讯、华为等行业龙头企业的生态伙伴大会、开发者大会等活动在我市举办,打造有重大影响的数字经济活动品牌。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抢抓“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探索建立跨地区“数字经济产业飞地”,开展区域交流合作。(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贸促会、市发改委,江北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创新周组委会)
3.营造市场环境。加强新产品推广和采购支持,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自主创新产品纳入南京市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给予产品采购人一定的风险补贴和保险补贴,对决策者建立数字经济创新产品推广应用行政容错免责机制。在政府项目采购招投标中重点支持数字经济重大创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和首购首用。积极发展数字消费,推广智能电视、智能安防、家庭物联网等数字家庭产品,扩大消费级无人机、车载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型数字产品消费,扩大数字产品市场规模。充分利用“我的南京”和各类新闻媒体等宣传渠道,开辟数字经济专栏专题,宣传成功模式和典型案例,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在中小学开设数字经济相关课程,通过科普、培训等手段持续提升市民数字技能,弥合“数字鸿沟”。(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科协)
4.优化监管机制。建立包容审慎监管理念,加强符合创新规律的地方制度建设,破除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行业壁垒,完善协同监管机制,确保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创新数字经济新业态监管模式,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和快速响应监管反馈机制。对从业者(企业)探索建立非主审要件容缺受理兑现政策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强化互联网监管,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主体参与的网络生态治理体系,构建网络空间监管快速反应与紧急处理机制,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与社会稳定。(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知识产权局)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江北新区,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网信办,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公安局、政务办、大数据局、统计局、金融监管局,市紫金集团等有关部门、国有企业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办公室副主任单位为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政务办、市大数据局、南京通管办,建立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工作机制。建立数字经济指标统计监测体系和评价机制,制定科学严密、系统完整、符合数字经济形态的指标体系。建立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将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区、国家级开发区、南京高新区和市直属各单位年度绩效目标考核。联合国内权威智库机构及行业专家、高校学者、企业高管,组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团队,提供智力支撑。
(二)强化政策支持。深入宣传和解读国家、省、市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创新名城建设市委一号文、民营经济30条等政策。统筹工业和信息化等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对重大项目给予“一事一议”扶持。积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以及针对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和创业投资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深化产融合作,为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发展提供信贷优惠和多元化资本支持。
(三)培养集聚人才。做好数字经济专项人才的引进培育和服务,编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人才地图,在全球范围引进高端数字经济人才,加强海外柔性引才,鼓励企业在国外建设“人才飞地”。加快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协同创新学院建设,支持高校、龙头企业加强应用型人才培训,构建产教融合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各类管理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培养数字思维,提高数字素养。对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给予科技贡献奖补、住房实物供给、子女就学、文体消费优惠、就医绿色通道等政策支持。对行业一线急需人才适当放宽人才认定标准。
(四)强化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加强自主可控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建设信息安全监管平台,形成网络安全态势动态感知、网络安全监测预警、舆情管控引导、应急指挥响应、网络溯源取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监管等能力。开展网络攻防演练,支持建设网络攻防实验室,搭建网络安全攻防靶场、模拟仿真环境,开展教学研究以及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攻防竞赛。加强各类数字金融平台的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和安全方案研发,确保交易数据安全、可信。
转载自:智慧城市简讯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