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真的干到35就干不动了吗? 软件测试在杭州阿里巴巴做外包好还是软通动

35岁干不动,只是借口而已。 能干的,依然能够很好的在这个行业发展,干不了的,注定会被一浪比一浪高的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如果你到了这个年龄,还没有到 高级测试开发工程师或...

软件测试真的干到35就干不动了吗?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35岁干不动,只是借口而已。

能干的,依然能够很好的在这个行业发展,干不了的,注定会被一浪比一浪高的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如果你到了这个年龄,还没有到高级测试开发工程师或者架构师的级别,那么真的是不好干了。

如果你是30+的年龄,可能还不会那么明显,但是35+,你会面临另外一个层次的竞争。

简单来说,就是年龄上去了,但是能力没有上去。

你不是具备10年工作经验的测试工程师,你只不过是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10年。

qrcode.testing-studio.com

这种是最无奈的。如果是这样,企业倒不如去招一个2-3年经验的人,年轻,抗造。

前一段时间我也在朋友圈放出过几个职位,蚂蚁金服、猎豹等,35+的人是他们最喜欢的,但是要求能力一定要匹配到。待遇人家直接给够,年薪百万,就看你的能力行不行。35+的人,具备CI/CD能力、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懂测试开发,懂测试运维,懂代码的,真的是挺难招的。说实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帮他们找到合适的人。所以如果你担心35+的年龄,那说明你的能力和你的年龄并不匹配,很直观。

目前整个行业的趋势,随着持续集成、持续交付、Devops的流行,特别是大的公司,都是只招测试开发,把大量的手工测试外包出去。同时测试和开发以及运维之间的“墙”,也在逐渐打破。你如你听到的测试开发(加入左移,研发阶段的质量保证;右移,发布后的质量监控)、测试运维,以及很多公司直接让开发来去做测试的工作。

下面谈谈不同level的测试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第一个:我们称之为测试员/测试工程师

直白一点说,就是干苦力活的。对标过来就是百度的T3、T4,阿里的P5,腾讯的T1-T2。主要的工作就是需求分析,测试方案,测试策略,测试执行,都是业务测试。当然你能够掌握某些领域知识,比如你是测无人车的,无人车的业务是什么,我测AI,AI是什么,我去测大数据,大数据是什么,测的是电商,电商系统的架构是什么,业务知识是要懂的。再一个是带外包团队,可能会有一部分的外包团队交给这一部分人去带。主要是也就是管理这些基础的业务测试工作。

第二个:测试开发工程师

现在第一个level是不怎么招了,多数都是从第二个level开始招。一旦提测试开发,就一定要求你懂研发,懂测试,并且有一定的深入工作的能力。从这个level开始要求你的编程能力了,Java、Python、shell、SQL,这是最基础的,然后是业务测试。

这部分人仍然会负责一部分的业务测试的工作。老大会根据你的能力,给你安排一个比例。你能力很强,80%做技术,20%做业务,如果你能力不强,那就80%做业务,20%参与一部分技术。如果你的技术太low了,那就100%的全部做业务测试。所以这个时候会根据你的能力进行合理的时间划分。这里面的要求就比刚才突然间就拔高了,客户端的UI测试,服务端的接口测试,性能测试,基本上都属于这个范畴。

面试的时候,性能与非功能测试,可能不会做一个主面试点,主要还是在自动化和编程能力。也就是目前大家出去找工作,你们最容易被卡的这一关。所以在这个level里面,也是干活的,也就是既做业务测试,也做技术上的改造,以及去写一些自动化,但是仍然是偏重于业务的。

第三个:高级测试开发工程师/测试架构师

那么到这个level,业务测试已经非常少,甚至完全没有了,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负责整个团队的流程管理。流程管理体系,白盒测试体系,测试工具与测试平台的开发,再一个是质量监控,还有一个质量管理。通常一个团队里面,会有一个测试的管理,加上1-2个高级的测试开发工程师,或者叫测试专家也行。他会搭建起整个的持续集成系统。持续集成、白盒测试、以及一些平台的开发,主要会交给这些人负责。然后他会带2-3个测试开发工程师,这些测试开发工程师一边跟着他去学习,一边去做业务。然后剩下的活儿,交给外包公司或者校招的人去做。

qrcode.testing-studio.com

因此,在目前的行业形势和技术发展趋势下,如果你是测试在职,但是还没有到年龄的瓶颈,我给你几条建议:

一、避免去外包公司

基于行业影响,企业需要降低成本,会更倾向于使用外包。大公司使用外包的结果就是外包市场会进一步发展,这些发展会进一步推动企业裁员的进程。如果外包能够搞定很多事情,外包的价格又比较低,很明显很多低级的工作会更倾向于使用外包的。

外包公司的本质是通过提供廉价劳动力赚取剪刀差的一种公司。你拿到的收入,已经被扣除了一部分了。所以你进入这样的公司,既没有办法接触到业务核心,公司也不会提供很好的培训,也没有很好的经验积累,也没有进入更深的测试实践,所以在这里面的成长会面临发展困境。

如果你现在在外包公司,建议你待个一年两年就立马要走,千万不要留的太久,不然将来会面临很大的发展问题。哪怕短时间内给的薪资比较高,但是一定要记住着这不是你最终的归宿。

二、提升核心竞争力

技术能力:编程能力,自动化能力,架构能力。

首先说编程能力,你在测试行业混,Python和Java,这是两门基础要学的语言。这两个你学会了,任何一家公司的要求都是可以匹配的。如果你想做的更好,你可去接触一下go语言。多数公司即使要求你会一门新语言,也会先看你会不会Python或者Java。

第二个指标是自动化,自动化能力衡量的是你在这个领域里面是否有很强的生产力,作为一个测试工程师,最关键的是UI的自动化,接口的自动化,以及持续集成,持续交付。这几个是你核心能力。其中UI自动化,接口自动化以及持续集成,是测试工程师的基础能力。再往上走,那就是持续交付,Devops,一些白盒能力,测试的监控能力,更多的能力往研发和运维去深入,所以架构能力在这里是很重要的考核的指标。

领域知识:架构能力,业务领域,数据意识

软实力:沟通,管理

三、职业选择

首选名企,大厂,一线城市

别问为什么

四、学历建设(学历建设是长期的事情)

非本科的需要注意提升学历

本科以上的同学注重能力和履历

总体来说,别抱怨,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目前测试行业的缺口,在测试开发,好好努力!

qrcode.testing-studio.com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www.zhihu.com/video/1150440334289887232


福利福利:

初级测试到高级测试开发捷径分享

史上最全软件测试资料文档下载

一线名企大厂内推流程+资格+渠道

推荐阅读:

加入圈子:软件测试开发成长之路

更多技术干货敬请关注霍格沃兹测试学院官方知乎机构号:测吧 @测吧

测试开发是什么?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公司都要招聘测试开发?

软件测试的岗位会越来越少吗?

软件测试真的干到35就干不动了吗?

二十五岁零基础转行做软件测试怎么样?

测吧:软件测试如何获得高薪?测吧:轻松掌握 Linux 文本处理三剑客:grep、awk 和 sed 实战演练

···································^^····································


这个问题没必要BB一长串废话了,我来直接点。只要你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技术OK,只要你想你就可以一直做。但是对于那些实际上连软件测试的门都没入,只会点点点的小点点们,平时还不思进取,温水煮青蛙,用不了多久就被淘汰出局了。很多人把这个问题的因果搞反了,以为是行业把他淘汰了,或者觉得是自己时运不济碰到公司裁员,然后怨天尤人去怪职业没前景,实际上就是自己技术太烂,仅此而已!

是不是听了这话很扎心?

那再说句更扎心的吧,再搞不清楚因果和武装自己,你们连35岁都熬不到就会被裁员。在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

···································^^····································


无论是是什么技术岗位,都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面对职场激烈的竞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针对题主的疑问和提问说明文字,我认为本题目要拆出3个问题,才能将这个问题阐述清楚:

问题1:为什么会有开发人员(程序员)35岁危机呢?
拆题2:软件测试有35岁危机吗?那首先要清楚测试和开发在工作中有哪些不一样。
拆题3:为避免35岁危机,测试人员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一、为什么开发人员会有35岁危机?

开发人员为什么会有35岁危机,其实是由多方面造成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1、企业方的需求,程序员淘汰率高才能最划算

思考一个问题:

公司做一款新产品的时候可能需要一百个程序员来开发,但是做完了以后平时只需要五个程序员来维护就够了。那剩下的九十五个程序员怎么办?

解决方法1:

互联网中大型公司:安排开发其他项目

开发人员完成了一个项目的开发后,公司为避免人员闲置,往往会布置开发人员做其他项目的开发。

而这个项目,往往和之前开发的产品不是同一个类型。比如开发人员开发出了网站,公司是不会白白养着,往往会要求去开发OA、财务软件、通讯软件,手机APP…每种产品的业务逻辑不一样,导致开发经验的可移植性就较差,就需要留给开发人员足够的学习时间。

确是不如直接找有相关项目经验的开发人员性价比更高。

解决方法2:

互联网小公司:95人全部开掉。

很多互联网小公司其实就指着几个项目吃饭,一个项目完了以后未必还能有开发下一个的机会,说不定找不到投资明天就倒闭了。

另外即使到时候又需要人了,直接招新人不香吗?永远会有新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他们可能没什么经验,可能技术一般,但是他们要的钱少,身体好,能熬夜,听话,好忽悠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排除掉感情因素,你也会用这种性价比高的新零件换掉旧零件。

2、程序员工作本身存在折磨,年龄大真扛不住

这个折磨不是说写代码,觉得写代码是折磨的人干不了这一行。

这里说的是来自同事和需求方的折磨。

写代码对程序员来说不难,难的是需求方的需求变来变去,一开始说要A,代码写到一半说要B,又得重新写,写了一大半又说要添加个C功能,但这个C功能必须底层就写好,不能写一半再加,这时候又要重写。

最后就是整个人都被折磨疯了。

除了需求变来变去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经常白天被抓去开各种乱七八糟的会,然后只能晚上写代码,这就又造成了加班的现象。

程序员天天加班不假,但并不是加班写代码,主要是白天都被抓去开会,晚上和人撕逼需求,深夜才能写代码。

老这么加班,年轻还可以顶着,年纪大了还真的顶不住。


3、互联网行业发展快,技术更新也快,对程序员的要求还越来越高

技术带来先进生产力的同时,技术的迭代也是非常快的,弄不好分分钟就被淘汰。

不像很多传统行业,技术的积累是逐渐稳固的,越老越吃香。

开发人员可不一样,他们掌握的东西如果不能快速迭代,很容易出现自己被世界淘汰。

买数码产品我们都知道越新越好对吧?技术也是如此【所以如果要选择开发语言,强烈建议选择不容淘汰,市场需求广泛,老当益壮语言,如JAVA,Python等,这两门语言还都可以用来干测试开发】。

2020年,但凡能为程序员开出高薪的公司,对于程序员的筛选都是比较严格的,不对,已经不是比较严格了,是很严格。

不信自己可以去网上搜搜各大公司招聘的面试问题和笔试题,自己试着答一下,看看结果。

从来没有白给钱的事情,高工资带来的必然是高要求。这就意味着开发人员需要不断的去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个人必须非常努力,努力钻研各种新技术。

总结:

1、企业方的需求,程序员淘汰率高才能最划算
2、程序员工作本身存在折磨,年龄大真扛不住
3、互联网行业发展快,技术更新也快,对程序员的要求还越来越高

所以程序员必须有足够的危机意识。

一方面要费脑筋去开发新产品;一方面又要去学习新的技术;一方面还得与产品经理撕逼;一方面还要白天被琐事纠缠,只能晚上去做开发,加班深夜,用身体抗; 最后还得想办法讨好领导,争取早日坐上技术管理不用在一线写代码。多重折磨之下,这个头发肯定是留不住的。

在35岁这个年纪,往往又有家庭和孩子,精力不能和年轻时一样,全部投入到工作中,所以在职场的竞争力就开始下降。所以就有了35岁危机这一说。

对于程序员而言,不只是所谓的35岁,更是要时刻警醒自己要做架构,研究算法,转管理。



二、软件测试有35岁危机呢?先看下测试和开发在工作中有哪些不一样

区别1、项目开发时,需要100个开发人员,项目研发结束后,只需要5个开发人员维护 ,开发的需求在开发前后有着剧烈的变化。但中国当前测试和开发之比,常常在1:8到1:10之间,不可能像开发一样,对人员的需求存在着如此剧烈变化。因此相对来说,测试工作的稳定性要远高于开发。

区别2、开发人员在工作中,会被多变的需求折磨疯了,所以我们在网上会经常看到产品经理和开相互撕逼的段子和故事。但软件测试是对已经开发好的产品进行测试,不会受到多变的需求方折磨。


区别3、开发经常白天被抓去开各种乱七八糟的会,然后只能晚上写代码。测试也可能会白天被抓去开各种会。但除非项目上线冲刺阶段,需要开发写完代码后立即测试需要加班,比开发走的更晚。但一般情况下,开发晚上写完代码,测试白天测试一样来得及。加班程度远不如开发。

区别4、开发语言技术更迭非常快,开发需为了不被淘汰,需要不停的去学习新的技术,个人压力非常大。而反观测试行业,无论你的产品是什么类型,测试的流程和模块是大体差不多的【功能测试,接口测试,UI测试,性能测试…】,而且测试技术的更新是远远赶不上开发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测试当前项目所走过的每一个坑,都会成为测试下一个项目的经验和教训。测试很类似于传统行业,技术的积累是逐渐稳固的,反倒会越老越吃香。



总结:所以开发人员有35岁危机这么一说,但是对于测试人员,不能说没有35岁危机,但危机程度要比开发人员要好很多。

所以有人说软件测试工程师和医生一样,是最不需要用“青春”来保证的职业。而是随着项目经验的不断增长和对行业背景的深入了解,会越老越吃香,就像老中医。

三、为避免35岁危机,做为测试工程师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35岁危机,虽然测试比开发弱很多,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因为无论是是什么技术岗位,都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面对职场激烈的竞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年龄的变大,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随之改变的,比如:对于刚踏入职场的初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用人单位的要求更多是能独立完成测试测试任务的执行即可,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就要求软件测试工程师具备项目风险评估,团队管理, 协调资源等等能力。所以需要我们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狠狠点击放大下图):

软件测试也是技术岗位,虽然不如开发更迭速度那么快,但是测试技术也会有技术更新。比如几年前,会功能测试就能找到好工作但是到今天不懂自动化测试就很难找到好工作。如果想薪资更高,还要去学习性能测试,测试开发。

若你不是在机关工作,当你觉得自己过的很舒服的时候,注意,你离被开除就不远了。

时刻逼自己过的不舒服的测试,才是一个好测试。

-----------------------------------------------------------------

如果你想避免测试职业危机,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但是苦于没有资源,在此,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一份13G的超实用干货学习资源,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功能测试、接口测试、UI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

包括软件测试学习路线图,黑马50多天的上课视频、16个突击实战项目,80余个软件测试用软件,37份测试文档,70个软件测试相关问题,40篇测试经验级文章,上千份测试真题分享,还有2020软件测试面试宝典,还有软件测试求职的各类精选简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软件测试学习路线图,内附视频教程+自学路线+工具+面试篇-黑马程序员技术交流社区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点个赞收个藏,给作者一个鼓励。也方便你下次能够快速查找。

···································^^····································


软件测试与其他软件相关岗位一样,分为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岗位,一般情况下,做3-4年软件测试工作后,基本上可以达到一个中高级的水平,这时就需要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评估下自己更适合走哪条晋升路线,是管理?还是技术专家还是咨询顾问?但无论走哪条路线,都需要我们的不断学习。软件测试常见的规划路线如下:

1.测试管理

测试管理其实不单单是在管理能力的提升 ,同时对技术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同时测试越往上跟其他岗位也一样,需要考虑的问题角度要上升,眼光开阔,同时对于公司的决策也需要有同步的提升。若想从事管理方面的,可以从一开始就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平时Get到的新技能、或是自己了解到的行业技术动向都可以跟同事交流,如果公司有新人进来,可以主动提出负责带领新人,不仅把自己所学巩固了,同时也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

2.测试专家

可以选择一个方向来深入,但需要其他方向也相对精通。比如可以选择安全、渗透测试,可以选择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等等,为企业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自己写一些比较通用的测试工具,从而扩大影响力,再者如果关于写文章的话可以推送到一些专业的测试论坛,久而久之,自己在某个测试方向会越来越游刃有余。但需要保持时刻学习的能力。

3.QA

QA(QUALITY ASSURANCE,中文意思是“质量保证”,其在ISO8402:1994中的定义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质量保证的职能,担任这类工作的人员就叫做QA人员 。对于专业的技能要求比较高,需要有深厚的理论体系

4.测试培训

目前国内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测试培训机构,线上培训也随之兴起,给一些已经参加工作想转行的同学更多机会,但相较于开发培训还是不充分。对于在企业中担任主导测试职位或熟悉整个项目流程者来说,如果自己本身也具有演讲能力,可以把自己在实践工作中所学的整理成自己独有的一套系统或案例。一些培训机构会邀请企业人员来讲解实战流程。目前好的讲师按日薪计算, 也是非常不错的方向。

5.测试创业

接上述4中,当自己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后,可以建立一个小Team,经常交流。(当然,Team中并非都是技术方向的)待时机成熟时,可以自己创建测试培训机构。身边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讲师出来自己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软件测试#

测试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层级大致分为:技术路线(初级测试工程师-中级测试工程师-高级测试工程师)、管理路线(测试组长-测试经理-测试总监)、讲师路线(初级讲师-中级讲师-高级讲师)和其它路线(比如写书、转开发、需求、售前或售后等角色)。前两条路线对于35岁以上的人来说,如果要考虑换工作的人就得慎重了,最好别裸辞,先找到下家了再去辞职,不然可能会有空档期。国内好多企业的HR甚至领导通常不喜欢招聘35岁以上的人,究其原因无外乎如下几点:1.长久养成的工作习惯可塑性差;2.工作年限长薪资高(同样的薪资可以招两三个年轻的);3.家庭或身体的原因不能胜任高强度的工作;4.其它原因。这种现象在国内目前比较常见(国外反之),但殊不知:年龄越大通常意味着经验和技术越好越丰富,可以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效率也高;年龄越大通常越少棱角,颇具包容心,更容易融入团队;年龄越大越具备责任心和家庭意识,越重视眼前的工作,稳定性越好;年龄越大越。。。。。。这些都是很少有人能真正看到的35岁人以上的特质。大的国内行业现状,你我些许力量暂时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在年轻的时候就不断增强自己各方便的技术能力,来适应这个崇尚技术的社会。比如手工测试转会开发的全栈测试、考取一些资质证书(PMP、RDPM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等)、写书或者做讲师等。测试讲师作为第三种职业发展方向,其实也是很不错的,可以长久且持续发展,职业生命周期远远长于其它职业发展方向,因为在这个行业干的越久往往意味着经验越丰富,教育行业就非常看重和需要经验丰富的讲师,尤其全栈测试讲师,只要眼不花、腿站的稳,干到60岁也不是问题。其它行业理论上其实也应该是这样的,作为测试从业者的我们,没必要去过分担心年龄上的问题,只有时刻不断的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自学或者培训)才是上上之策,以不变应万变,未来也许环境可期呢!

·······································································

软件测试在杭州阿里巴巴做外包好还是软通动力好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我个人认为还是去阿里巴巴做软件测试,毕竟是要有经验,才能与正式员工相称呢,再者,做测试的就要有经验,我现在就在一家公司里做测试,虽然和一些老员工做的一样的,可是还是有差别的。

一开始就去做一个大的项目,固然是好,可是需要很强的实力的啊

上述只是个人的看法,你可以看看而已,决定还在于自己个人啦!

无论最后你选择哪个,都不要后悔,都要努力地好好的工作。

有什么不懂得还可以问我,OK!

···································^^····································


软件测试的前景还是不错的,深圳杭州上海北京需求都很大,互联网行业需求越来越大,如果是应届生入职,单位都会培养,如果非应届,可以通过实习或者自学或者培训班的方式,自学基本上1-2个月就可以

···································^^····································


软件测试作为软件质量把关的重要环节,已经愈来愈引起国内软件企业的关注,致使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升温,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对于软件测试技术在整个软件行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较晚,国外软件开发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的比例可以达到1:1,因此,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内还是凤毛麟角,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超过20万,这已成为影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

软件测试基础工作对待曼恩里要求较少,但后期想发展好也是需要了解一门编程语言的。一般零基础的话,学习软测的周期在4到6个月,跟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条件相关。

·······································································

现场 | 可重构&全集成,杭州优时化纤信息管理系统项目通过鉴定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文| 本报记者 同黎娜

编辑| 王亦一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当年,瀛海威在北京中关村喊出了这句颇具豪情且充满理想主义的标语,由此拉开了我国第一轮互联网浪潮的序幕。如今,虽然瀛海威早已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烟消云散,我国的互联网浪潮也已发展至第四代,但它当年提出的“我们从事的是影响未来100年的事业”这一论断,仍不过时。

从第一代发展至第四代,国内的互联网浪潮愈演愈烈,如今已在全球呈现出引领之势。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信息技术也不断与传统制造业、零售业等各行各业创新共融,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功能较强、稳定性较高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则是支撑制造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升级的基石。现阶段,覆盖企业生产运营全流程、各环节的高度信息化,以及融合了信息化、自动化、物联网等技术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是制造业在新时代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化纤作为兼具资本密集型和制造业双重属性的行业,也不例外。


11月19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组织召开了由杭州优时软件有限公司承担的“可重构全集成化纤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项目鉴定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组织的“化纤行业智能制造软件系统研发中心”基地评审会同期召开。最终,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成果系统全面,创新性强,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通过鉴定。

鉴定委员会及评审专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陈新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部副主任张传雄、处长冯丽,东华大学教授郝矿荣,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赵庆章,浙江理工大学教授胡旭东、史伟民,桐昆集团高级工程师许燕辉,荣盛集团高级工程师吴维光组成。桐昆集团副总裁周军、杭州优时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建斌等代表共同参加了会议。





可重构和全集成是突出亮点

伴随着我国第一轮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国内信息软件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获得了快速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较强的产业基础,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自主知识产权,业务覆盖会计财务、工业制造、消费零售等多个细分行业的信息软件企业。

优时软件是我国快速发展的信息化软件行业中的一分子,是国内较早从事行业化和可重构性研究的领先软件供应商之一。浙江大学灵峰科技开发公司是该企业的前身,成立于1993年。依托于浙江大学,使优时软件具有较强的研发和咨询能力。

方建斌介绍,优时软件开发出了动态可重构、行业化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OS),以及管理软件开发生成平台(AUTOERP),用于企业统筹生产管理的资源管理,形成了大数据的采集、交换、存储和分析。公司研发出的完全可重构平台,支持用户企业的管理个性化和管理创新变革。“举个例子,在研发过程中,模仿老会计处理会计数据和核算时那种手工登账的感觉,我们发明了计算定义。”方建斌说。

据了解,该公司的EOS重构平台曾经两次获得科技部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本次,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针对化纤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采用自主开发的AUTOERP动态可重构平台,打通企业内部多个管理流程。项目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采用混合构架与微服务结合,基于零代码平台自主开发了可重构全集成化纤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多终端与Apache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二是创新开发了EOS应用服务器,实现了PC端、B/S浏览器、手机APP、微信、钉钉及第三方APP的跨端跨屏。

“在移动互联这样的屏幕时代,能够实现跨屏跨端支持很关键。”一位专家说。

三是提出了动态可重构模型驱动思想,开发了基于化纤行业特点系列产品模块,并自带OA系统,第三方接口集成全面。四是开发了支持跨组织的可视化复杂工作流、完全可重构平台,实现了企业管理个性化。 

方建斌还介绍,项目已获得了相关软件著作权登记8件。公司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已通过浙江省电子信息产品检测所评测。产品经用户使用,反映良好,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最终,经过鉴定委员会专家评审,一致认为项目成果系统全面,创新性强,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的成果提升了化纤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鉴定委员会在肯定项目价值的基础上,还建议,下一步,应加快该成果在化纤等行业的推广应用。





助力化纤企业向数字化转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年来,优时软件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已经在50多家化纤企业中得到应用,包括桐昆集团、荣盛集团等大型化纤企业。

本次鉴定会召开的地点便选在了桐昆集团。据介绍,桐昆集团一直高度重视全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公司与优时软件的合作始于2003年,目前已经过了信息化系统的多次迭代升级。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目前,优时软件的信息化系统覆盖了桐昆集团的多板块、多公司、多地点、多业态。在化纤板块,覆盖了采购管理、原辅料库存管理、合同管理、销售管理、成品库存、应收及票据管理、应付及票据管理、外贸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等多个环节。

据介绍,桐昆集团纳入优时软件信息系统的行业领域达到10个,纳入系统的核算主体达到约100个。通过使用信息化系统,该公司的合同履约率提升了大约5%,对产能、物资计划的准确性提供了支撑根基;有效联动了销售、在纺产品和产品闲置情况,优化了产品结构,助力调整营销策略,有效降低了产品闲置量和库存天数。

以发货环节为例,通过运用优时软件研发设计的条码系统,化纤企业能形成“先进先出”的发货模式。这样,可以有效杜绝人工发货的差错,减少企业库存占比,也能保证下游织造客户使用涤纶长丝时的质量较“先进后出”模式更稳定。

周军介绍,2019年,桐昆集团启动了新一轮数字化转型。今年11月,桐昆集团携手联想正式成立了浙江恒云智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工业科技服务领域的行业标杆。在目前已有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桐昆集团下一步要着力做好“数据集成”,预计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分三步做到数字的全局可视、全局可析和全局智能,使企业的制造系统彻底完成数字化转型,也使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在这个过程中,优时软件的信息化系统将继续起到基础数据支撑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把MES系统做得更加完善和深入,也将继续加强在大数据方面的研发。”方建斌说。


  • 发表于 2020-11-23 16:52
  • 阅读 ( 552 )
  • 分类:软件测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