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手机: 商家卡住了消费者的脖子

打造完美的智能手机是各大著名科技公司之间一场无休无止的斗争。但追求更薄、更快、更轻的设计背后也有着丑陋的一面:我们现在的电子设备维修起来是越来越贵了,手机似乎正在成为一次性的用品。

越来越修不起的手机

当你的手机屏幕不小心摔坏了或是主板因进水烧坏了,走进售后服务网点,看着维修价目表,可能会使你非常纠结。以苹果手机为例,打破iPhone 7的屏幕,苹果将收取你129美元的屏幕保外维修费,其他如主板维修费则高达319美元,而一款新手机的价格才649美元。

由此可见,尤其是当你的手机已使用有些时日,与其花上如此巨额的维修费还不如趁机直接换个新手机。而如果很不幸,你的手机才刚买不久便遭此意外损坏,加上你又没有购买可以提供两次意外损坏的保修服务,不甘心的你是否可以选择相对便宜很多的第三方维修店?然而,钱是省了,但先前苹果公司规定,你这么做会使设备所具有的保修资格自动作废。

苹果坚持自己的维修服务做得比使用非官方零件和工具的第三方要好。苹果公司的发言人宣称,他们的手机设计是如此复杂,以至于不能保证非官方的修理店能够正确地维修它,即使他们提供了指示和工具。

制造商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向消费者施压,要求其使用自己或授权服务商的服务,从而再次从顾客的腰包里掏出钱来。这可是一棵非常不错的摇钱树,制造商肯定不愿放弃这项收益。至于顾客,只好望“机”兴叹,想说修你不容易!

设备真的如此难修?

通常在维修中最棘手的部分是进入设备内部。首先是螺丝的问题,苹果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都是用防篡改的螺丝密封的,普通螺丝刀并不能起作用,iPhone 7的各个部位更是使用了不同规格的螺丝,要进行拆解就需要至少四种螺丝刀。

其次,在组装的时候,由于使用了大量的黏胶,iPhone 7因此也具备了很好的防水性能,但显然如果不是苹果官方进行的维修,很难保证能维持手机的这项功能。微软新出的Surface笔记本电脑也是出了名的难拆解,它键盘以下的部分都是粘在一起的,个别的零件,比如CPU、内存或硬盘,都与主板粘到了一起,几乎不可能在不损坏内部的情况下进行更换。

电池也是一个问题,在智能手机发展之初,手机的电池通常都是能够自行更换的,但苹果打破了这种常规。深埋电池的设计让手机变得更加轻薄,但是看到那藏在密密麻麻的微型电路板和细小零件底下的电池,非专业人士根本不敢也不懂拆解。

科技公司为什么要制造越来越难修的手机?因为我们消费者会买账啊。制造商永远可以打着要制造更轻、更薄、更美、更高科技之手机的旗号,吸引消费者不断频繁更换新设备。反正,总有人愿意追逐潮流消费。

消费者的推波助澜

而这种修不起的设备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我们总是希望科技的进步能够在改善生活的同时,也能够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绿色和环保。但是,大量频繁地更换电子设备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电子产业中,许多废弃的设备最终都以垃圾填埋的结果告终,处理不当会释放有毒化学物质进入附近土壤或水源。根据联合国的报告,2016年全球丢弃了将近5000万吨的电子垃圾,预计到2017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500万吨。

然而我们不能只责怪科技公司,我们消费者对绿色电子产品也明显缺乏热情。比如荷兰的创业公司Fairphone于2015年发布的第二代手机,它有七个可移动部件,允许使用者交换和升级屏幕或相机。“Fair”即为公平之意,他们致力于生产开发出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手机。2016年,LG和摩托罗拉随后推出类似的模块化的智能手机。但这些设备的配置和价格在市场中缺乏吸引力,因此没有得到大卖,而谷歌也已经搁置研究了三年的模块化智能手机的项目。

或许是因为现在可以分期付款了,更换手机并不需要一次性支付一大笔费用,所以我们很乐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去思考什么可持续性问题就将手机随意丢掉换新。这种情况该打住了,对环境来说,我们负担不起一次性的电子产品。

“维修权”立法之争

2017年,美国12个州的议员提出了一个有关“修复权”的议案,迫使科技公司向大众发布维修的手册和工具。消息一出,科技公司立刻发起反击,努力游说不让这些法律通过。无独有偶,在农业方面像拖拉机这样的设备维修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美国的农民也在为争取维修自己设备的权利而战,但却遭到了拖拉机制造商的强力阻挠。

维修权的斗争之路坎坷漫长,却也不是没有希望。2012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通过了一项类似的维修权法律,要求车辆制造商交出车辆的诊断和维修资料,且随后扩展到了全美50个州。可见手机的维修权如果也能在其中的一两个州打开突破口,那么就足以鼓励其他人也采取行动。

另一方面,尽管苹果反对这个议案,但它似乎开始重视这个维修权的运动。今年6月,苹果计划将屏幕维修机器放置于400家分布于25个国家的授权第三方维修中心,不再独揽换屏服务。苹果还改变政策,未经授权的屏幕维修不再使iPhone在美国的保修失效。

但像这样的象征性姿态不会改变消费者依然追求频繁更换手机的潮流。随着像冰箱和电视这类家用电器越来越“智能”,制造商将会对维修权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说,这场“维修权”之争中,关键在于消费者的态度,消费者有责任督促电子行业转向更容易维修的设计。消费者可以给制造商施加更多的压力,因为他们手里的钞票才是最有力的表决票。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7年第11期杂志文章 


  • 发表于 2017-12-07 00:00
  • 阅读 ( 64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