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咋就这么火!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头号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也是工业机器人增长最为迅速的市场之一。记者近日与深交所一起走访调研多家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产品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正在逐步赶超,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国内技术逐步赶超

从结构上看,工业机器人由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本体四大部件构成。但技术难度最高的前三大部件,近年来多被外资企业垄断,国内机器人整机制造在关键部件配套方面严重受制于人。目前,这一现状正逐步改变。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具有自主研发和生产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厂商并不多。随着国家大力扶持和市场需求激增,越来越多的国产商异军突起。目前,中国已将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作为重要战略,国内厂商已攻克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

以埃斯顿为例,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控制器、交流伺服、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厂商,生产的各类核心部件产品广泛应用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市占率在国产品牌中均名列前茅。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投入,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产品在焊接、码垛、上下料、折弯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部分产品如折弯机器人及其工作单元,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埃斯顿董事长吴波告诉记者。

新时达在机器人本体的控制与驱动技术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了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SCARA、网络型伺服系统等创新产品。公司董事长纪翌介绍,公司的SCARA机器人对标的是国际品牌,自产的机器人本体今年上半年销售数量已突破千台,确立了在国内机器人与运动控制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

“目前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正在取得重大突破,部分实现了小批量的行业应用,减轻产业核心零部件的对外依赖性。”国内某减速器厂家负责人表示,这既能降低国产机器人的成本,也将打破国外品牌的制约。

借助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部分公司成功募资扩建生产线,抢占市场规模和话语权;有的公司兼并收购业务协同企业,布局产业链和行业前沿技术。在带动业绩、技术、规模等提高的同时,推动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增长。

如新时达发行可转债成功募集资金8.8亿元。“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公司机器人产品产能不足,可转债募投项目之一就是为了解决公司机器人产品产能不足的问题。”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埃斯顿2016年通过定增融资9.5亿元,用于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和产业化、机器人智能化工厂升级改造等项目。“目前公司机器人本体产能大约在2000套/年,在手订单充足,但出现产能紧张的情况。公司已为快速扩张的市场做好了产能准备,正在建设中的180亩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园产能规划为15000套机器人。”埃斯顿董事长吴波介绍。

在提升产能的同时,埃斯顿今年完成了全资收购英国TRIO、控股德国M.A.i.、参股美国BARRETT公司等多项海外投资并购,提前布局行业前沿技术,并开发了基于TRIO控制器+ESTUN伺服系统的运动控制完整解决方案。

不少机器人企业借助资本市场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今年6月,新时达以4.05亿元收购了以研发、制造及销售伺服驱动器及其他运动控制系统产品起家的之山智控,贯通了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设备层、工程应用等各个物理层,打造“核心部件—本体—应用—信息化”的完整产业链发展格局。

此外,科大智能去年相继收购了永乾机电、华晓精密及冠致自动化,完成了“智能移载机械臂(手)—AGV(脚)—柔性生产线(身)”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高速增长将延续

近两年,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火爆,本体生产制造商规模日益增大,带动了国产核心零部件厂商的发展;而核心零部件的突破,有利于本体厂商降低成本,进一步促进工业机器人的行业应用,形成良性循环。

在此情况下,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趋势显现,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市场总销量中的比重稳步提高。“随着国内技术的不断成熟,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科远股份董秘赵文庆认为。

科大智能总裁杨锐俊表示,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的汽车车身柔性焊装自动生产线已打破这一高端领域由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未来市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指出,零部件国产替代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市场占有率较低,另一方面则是质量可靠性与稳定性仍有待提高,尤其是机器人的高阶算法上与德国、日本等国际行业巨头还有一定差距。

一位大型上市公司高管表示,公司目前给高端客户设计的完整解决方案中,采购的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主要来自外资企业。“我们无法承受自身产品方案与采购的国产产品之间质量和性能问题叠加可能引发的风险。除非客户明确要求国产化,在核心零部件上我们仍倾向于采购外资企业产品。”

不过,该人士表示,国产工业机器人产品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应用于中低端制造业领域的规模越来越大。“国内庞大的中低端制造业市场规模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发展提供了机遇。加上高端领域局面逐渐打开,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今年1-10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0.48万台,同比增长68.9%,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未来至少三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复合年增长率将不低于30%。”上述高管表示。

探究工业机器人越来越火的原因

说到工业机器人,很多人会想到那个巨大的机械臂。其实工业机器人里分支还是很多的。我们今天以传统工业机器人和人机协作机器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传统工业机器人与人机协作机器人其实可以说是两款互补的机器人。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是可完成负重比较大、精度高等工作,但传统工业机器人需要单独的工作空间;而人机协作机器人灵活性高,成本低,而且能够与人协同工作,只是其能够承载的负荷会偏低。

为什么工业机器人会越来越火呢?

想知道工业机器人为什么越来越火,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特性就知道了。

安全性高 工厂采用工业机器人生产,是可以解决很多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对于由于个人原因,如不熟悉工作流程、工作疏忽、疲劳工作等导致安全生产隐患,统统都可以消灭了。

易于管理 企业可以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每天的生产量,根据自己所能够达到的产能去接收订单和生产商品。而不会去盲目预估产量或是生产过多产品产生浪费的现象。而工厂每天对工业机器人的管理,也会比管理员工简单得多。

经济效益 工业机器人可以24小时循环工作,能够做到产线生产的最大产量,并且无需给予加班的工时费用。对于企业来说,还能够避免员工长期高强度工作后产生的疲劳、生病带来的请假等误工的情况。产线换用工业机器人生产后,企业生产只需要留下少数能够操作维护工业机器人的员工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维护作业就可以了。经济效益非常的显著。

工业机器人发展状况

(1) 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根据机器人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制造行业的步伐一直在加速,工业机器人行业增长速度特别突出,201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15.9万台,到了2016年销量增长到29万台。增长速度非常明显。预计在2019年全球销量达到41.4万台。

(2) 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起步比较晚,大概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历经短短的二十年时间,中国的机器人技术在世界已占有一席之地。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了8.7万台,增长达到了27%,而且其中有2.7万台来自于中国制造。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增长复合率达到了31%,未来几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全球销量比(上图)

认识我们的协作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有些朋友可能还不太熟悉,其实协作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之间并没有非常大的不同,只是基于不同的设计理念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只是协作机器人具备与人类一起安全的协同工作的特性,所以称之为协作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由于其自身的多重优势,在近几年的销量增长速度甚至比传统工业机器人更迅猛。

部分人机协作机器人(上图)

协作机器人相比于传统工业机器人有如下几个大的特点:

① 协作机器人布署成本比传统工业机器人低。

② 传统机器人无法满足许多中小企业的需求。

③ 传统机器人无法满足新兴的协作市场需求。

比如3C、医药、食品、物流等行业。这些新兴行业中的特点是产品种类很多、体积普遍不大、对操作的灵活度/柔性要求高。传统的工业机器人较难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给出性能满意的解决方案。而协作机器人正好能够满足要求。

工业机器人的未来

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多年占据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第一的位置,由于“机器换人”的优势非常突出,预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工业机器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况且我国目前还处于需求释放期、人口红利消逝期,再加上国家政策的红利和资本市场的推力,工业机器人行业将能够得到长期的快速的发展期,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孕育重大投资机遇。

麦肯锡发布调查报告也充分的显示了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机会:预计到2030年,机器人将会抢走全球8亿人的工作,影响范围达到全世界1/5的劳动人口。

工业机器人发展遇到的客观问题

科技进步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在很多人还沉溺在传统工业的环境中,以智能制造技术为背景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已经初具规模,而且日趋成熟。

而现阶段制约着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就是人才!企业现阶段很难招到一个有着多年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因为工业机器人发展过于快速,很多高校和技校都没有能够培养出机器人专业人才。现在就连只有一两年经验的机器人工程师,都成为人才市场中的新宠。而且机器人工程师的薪资在一路走高,前景看好。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将近10万!如果按现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速度,人才缺口还在进一步在扩大。

想要成为工业机器人精英,可通过到一些好的高校学习,实践操作和理论技术基础都能够学得很扎实(有些高校设备跟不上,只有大部分的理论课程和少量实操)。还有就是可参与职业技能的再学习。到一些培训机构进行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全方位培训学习。使自身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准有一个大的提升。 这里推荐 犀灵机器人培训中心,他们是由新鹏机器人和广东工业大学研究院共同创建的一个占地近千平米,拥有十多台工业机器人设备,二十多套工控系统的机器人中心。在这里可以很深入的学习到工控系统和工业机器人课程,100%给予推荐就业的体制。让您能够快速的加入到我们的工业机器人行业中来。 成为行业的领头精英!

马云:机器人将取代大部分机械工作

新技术不是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让人不去重复自己,而是去创新,让人的工作得到进化。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与其担心技术夺走就业,不如拥抱技术,去解决新的问题。人类有独特的创造力,所以人类要有自信,机器是不可能超越人类的。

马云说,人类只有成为“命运共同体”,共建“命运共同体”,才能一起迎接新的时代和挑战。

人类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是共同的,全球产业链一定会彻底变革,不是集装箱,而是小件快运,不是Made In China或者Made In America,而是Made In Internet,不是B2C,而是C2B。马云说,更重要的是未来30年,制造业不再是带动就业的引擎,未来的制造业都将会是服务业,未来的服务业也必须是新型制造业。因为机器会取代大部分机械的工作,机器Learn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一定会让机器人取代很多人的就业,而人类将会从事更有创意、更有创造、更有体验的工作,服务业一定会成为未来就业的主要来源。

本文由科技工作者之家平台整理,内容来源于机器人网,图片来源于网络。


  • 发表于 2017-12-05 00:00
  • 阅读 ( 123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