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会影响捐献者的健康吗?

近日,一则“俩哥哥拒绝捐献骨髓”的新闻,引起热议。“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两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却在节骨眼上反悔了。对于放弃捐献骨髓的原因,两位哥哥一方面觉得,骨髓移植的成功率较低,“只有20%~30%”,而且还有可能复发;另一方面,主要是担心骨髓捐献影响自己的健康,毕竟家里还有老人孩子。【1】

新闻图片(图片来源:chinanews.com)

首先,捐献嘛,本来就讲究个“你情我愿”,捐,是自由的,不捐,也是自由的。而且我们不是当事人,不必对这个事情有过度的解读。不过,对于“捐献骨髓,对身体到底有没有影响?”这个问题,我们倒是可以好好分析一下。

不用查找具体数据,光是翻翻新闻就能知道,骨髓存在巨大的缺口,需要移植的多,愿意捐献的少。

而阻碍人们捐献骨髓的原因,总体来说只有两个:担心骨髓穿刺引起的疼痛;担心骨髓捐献引起的副作用。【2,3】后者,又可以拆分为两部分,即,骨髓捐献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在分析这些影响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白血病的知识。

什么是白血病?

所谓白血病,就是白细胞出毛病了。人体内所有的血细胞,都来自于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不但要生(增殖)、而且要养(分化),每时每刻都通过增值产生大量的“婴儿细胞”,然后通过分化,把它们“抚养成人”,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等,运往全身。

人体造血过程(原图出处:cancer.gov)

如果造血干细胞出现问题,患者体内便出现大量不成熟的白细胞。不成熟的白细胞,不但没办法履行自己的职责,反而会打压正常细胞的生存空间。这就是白血病。

什么是骨髓移植?

对于白血病,骨髓移植是终究的解决方案。既然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不能正常工作,那就从别人身上“借”一点正常的呗。

对于成年人来说,造血干细胞主要(注意这俩字)存在于红骨髓内。因此,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真的要对骨髓下手,用针做骨髓穿刺,从捐献者体内,抽取一部分骨髓。

后来,医生们想了想,需要移植的是造血干细胞嘛,对不对?造血干细胞在外周血内也有哇,何必折腾骨髓呢?因此,90年代后,随着技术的进步,造血干细胞移植取代骨髓移植,成为主流;只不过把“骨髓移植”的名头,流传了下来。【4】

所以,我们前面提到的捐献者担心的第一个问题,“骨髓穿刺引起的疼痛”,也就不是问题了——现在根本就用不着对骨髓下手,从外周血中提取造血干细胞就行。

骨髓移植示意图(原图出处:healthandholidays.com)

外周血内的造血干细胞比较少,所以,现在的骨髓捐献,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给捐献者打一针“动员针”,让捐献者的外周血液,在短时间内,生成足够数量的干细胞;

接着,对患者进行一次彻底的全身治疗,杀死患者体内所有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都杀光了,也就意味着患者失去了基本的免疫能力,所以,必须把患者移动到无菌的治疗舱内;

最后,捐献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步跟无偿献血差不多,抽取捐献者体内的血液,从中筛选出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外周造血干细胞捐献示意图(图片来源:cancer.gov)

换言之,在真正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捐献者有两个可能反悔的时机。一次是在打动员针之前,此时反悔固然会让患者失望,却不影响常规治疗;一次是在打动员针之后,但这个时候患者可能已经进行过彻底的清除治疗,一旦得不到新的造血干细胞,后果十分严重。

骨髓移植对捐献者的健康有影响吗?

捐献者们担心的第二个问题:“骨髓捐献的副作用”,因为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无偿献血差不多,所以,问题就转换为,动员针会对人体有不利的影响吗?

答案是有。

动员针的主要成分是重组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这个东西名头很长,但不用担心,人体内本来就有一些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对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有着重要意义。【5】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最严重的危害,出现在体外(注意这俩字)实验中。有研究发现,白血病细胞表面存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受体,这可能(注意这俩字)提示,二者存在关联。

幸运的是,不管是体内实验还是长期随访,至今都没有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导致肿瘤的例子。【6】

动员针的短期不良反应,包括低热、乏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停药后就会自行缓解。【7】

长期的随访研究,国内和国外都进行过。

深圳市曾经进行过为期三年的随访研究,分别在捐献后的15天、2个月、1年、2年和3年,对捐献者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捐献者的体重、血压、心肺肝脾功能等,与打动员针前相比,均没有异常,有捐完3天就去上班的。【8】

国外曾对3928位捐献者,进行过长达12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说,捐献行为并没有对健康产生影响,捐献者的健康程度良好或者非常好。出现头痛的概率在1.0%到1.8%之间,更严重的症状,则不足1.1%。【9】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觉得20%~30%的成功率较小,不值得赌,为什么要担心1%的不良反应呢?当然,还是那句话,捐献是一个你情我愿的行为。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读者们,能够对骨髓捐献有基本的了解。毕竟,每个人都会生病,血液、骨髓甚至器官,谁敢说自己一定用不到呢?

---------------------------------

参考文献

【1】临近手术俩哥哥拒给妹妹捐骨髓?当事人回... 来自头条新闻 - 微博[EB/OL]. [2017-11-18].https://weibo.com/1618051664/FvA3f8mSQ?ref=collection&type=comment#_rnd1510974849144.

【2】郑晶晶, 钱英. 杭州部分大学生骨髓捐献认知态度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 2008, 20(4): 64–64.

【3】叶书来等. 医科大学生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知识、态度及行为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06, 19(4): 315–317.

【4】陆道培. 造血干细胞移植进展[J].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999, 20(4): 204–205.

【5】黄晓军. 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在骨髓移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4, 17(2): 66–68.

【6】曹俊杰, 裴仁治(审校). 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供体的安全问题[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8, 21(1): 58–60.

【7】周小玉等.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动员采集效果和不良反应的观察[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2012, 25(5): 628–630.

【8】高素青等. 无偿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供者健康状况的研究[J]. 江西医学检验, 2004(06): 507–508+486.

【9】H?LIG K .etc.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collection from mobilized peripheral blood in unrelated volunteers: 12 years ofsingle-center experience in 3928 donors[J]. Blood, 2009, 114(18): 3757–3763.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旗下互联网辟谣品牌“蝌蚪找真相”原创,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

  • 发表于 2017-11-30 00:00
  • 阅读 ( 85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