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体检季,如何看懂检验单?

年底的体检季快到了,相信大家每次拿到检验检查结果的时候,都会对一串串陌生的术语和数字感到非常迷茫。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简单的读懂检验单的方法,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更加了然于胸。

体检报告单(163.com)

拿到检验单的时候,大家都会立即注意到右侧的“参考正常范围”。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下这个参考正常范围值是怎么得出来的。由于不同人的体型、年龄、代谢水平不一样,科学家们很难找出一个绝对的“正常值”,大部分人的检验结果往往落在某个范围内,呈现出正态分布的样子。

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的参考范围(wikipedia)

于是,研究人员只能选取一批正常健康人群,对他们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然后取其中的95%或97.5%作为参考正常范围。也就是说,必然有5%或者2.5%的健康人会落在这个参考范围以外。所以,一旦看到检验单上有超出参考范围的指标时,大家先不用太紧张。举个例子,血肌酐是一种反映肾功能的指标,参考范围大约是44~133umol/L(不同地区可能参考范围会稍有不同)。假如一个人的血肌酐检测值为134umol/L,但别的指标没有问题,那都会被视作是正常情况。一般来说,在检验值远超出参考范围时,才会视作是异常情况。

在有了对检验值和参考范围最基本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一个个了解下面的检查项目啦!

血常规

血常规是体检中最常见的项目,能够反映出很多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是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含量。大家有时候可以发现检验单上某些项目后面会跟着↑↓这样的箭头,它们分别代表超过、或者小于参考范围值。

血红蛋白增多的情况比较少见,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就是我们俗称的“贫血”。对于老年人、体型消瘦的女性来说,轻度贫血其实是正常的,假如贫血比较严重,则需要检查一下有没有造血功能的异常、有没有缺乏铁元素、叶酸等,或是存在慢性溶血或失血的情况。假如血红蛋白含量正常,那么即使红细胞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等小指标有一点异常一般也不会有问题,多半属于个体差异。

一份血常规检验结果,这里面的“平均HGB含量(红细胞平均所含血红蛋白量)”超出参考范围,但不被视作异常(healthzj)

而白细胞计数所反映的问题则比较重要。白细胞数量增高的时候,常见于细菌感染或者化脓性炎症,是体内免疫系统正在卖力工作的表现。假如白细胞数目明显增加,或是白细胞内部的分类,比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比率有明显异常的话,那则有可能是造血系统的问题,需要进行下一步检查。

对于体检者来说,血小板和凝血功能一般不会有单独的问题,因为引起血小板异常的往往是先天性疾病,比如血友病等,不会到了成年阶段才被检验出来。

以上三项如果出现明显异常,体检医生都会建议行下一步更仔细的检查,也就是说,只要医生没指出有异常,大家都可以放心。

尿常规

尿常规检验单上经常可以看到“+”加号,代表阳性结果“有”。比如在尿蛋白这一项里标注了“+”的话,就代表着在尿里面找到了蛋白;加号越多,意味着尿中的蛋白越多。假如标注的是“-”减号,那就代表阴性结果“没有检查到”。

尿常规检查里,包括了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和糖等,还有很多英文字母缩写和陌生的术语,总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们来介绍一下最重要的几个。

首先是尿中的白细胞WBC。一般来说,尿中是不能出现白细胞的,如果有,说明泌尿系统有感染,可能是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或者前列腺炎。一般尿中白细胞增加的话,还会伴有潜血,也就是肉眼看不见的尿出血。另外,尿里如果出现蛋白PRO阳性,通常见于肾小球肾炎。另外,尿中的糖GLU假如达到2~3个加号,说明可能有糖尿病。尿液的检查不如血常规那么准确稳定,短时间内的喝水量就可以影响尿的浓度乃至检测值,而采集尿液的过程也常有被污染的风险,所以尿常规结果的意义不如血常规大。

一张尿常规检验单,尿中白细胞增多(H即high,用来表示↑),最终诊断为泌尿道感染(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血生化

血生化包括很多种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

首先我们来看看肝功能。由于中国人肝炎、肝病的患病率较高,所以这一项相对来说比较重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这两个酶是反映肝细胞是否受损害的敏感指标,只要肝细胞发生1%的损伤,血清中ALT的水平就会暴涨1倍,非常灵敏;不过,也正是因为它太灵敏了,所以单纯的转氨酶升高并不意味着肝脏的损伤,剧烈运动、劳累、饮酒甚至是情绪的变化可能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需要结合其它指标一起考虑。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和凝血酶原这些指标则能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是否完善。各种胆红素、尿胆原则能反映有无肝脏的损伤或是溶血性、梗阻性的黄疸。

而肾功能检查里面,意义较大的指标并不多,主要是观察肌酐值。如果肌酐值明显增高,则可能有肾脏的损害。

血脂可能是现代人最关心的项目了,它常常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的关系。血脂中最重要的是以下四个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前三项都是坏家伙,如果指标升高的话,就意味着有高血脂的风险,需要尽快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甚至进行药物治疗,而第四种常常被称为“好胆固醇”,它是胆固醇中的叛徒,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这个指标比较高,说明生活方式很健康。

最新版血脂指南的标准(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以上是体检检验单中最常见、意义最大的三大类,可以反映出人体不少有用的信息。不过,这些化验检查只是疾病信息的一个方面,需要医生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比如X光片、CT等,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过,了解这些检查项目的意义对大家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在拿到检查结果时不至于糊里糊涂,会感到更加清楚、踏实。

  • 发表于 2017-11-24 00:00
  • 阅读 ( 81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