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到底有多牛?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冲出太阳系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首颗天文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DAMPE)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于今日凌晨发布,宣布科研团队获得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

在天文学界和物理学界,有一个被科学家称为世纪之谜的问题待解,这便是暗物质,它们合在一起的引力拉着太阳,使其不至于由于速度过高而飞离银河系的中心。

暗物质(图片来自互联网)

但是目前,研究暗物质的卫星却屈指可数,间接探测暗物质的卫星主要有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AMS)和美国的费米伽马射线卫星以及我国的“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它们正努力地探寻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总体情况对比

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简称“AMS”)由诺贝尔奖获奖者丁肇中先生领导、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研究机构合作承担的国际性大型科研项目,超过1500名科研人员参与该项目的研究工作。

阿尔法磁谱仪重达6700千克,中国多家单位参加了研制,其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法国、意大利的两个单位合作,研制了阿尔法磁谱仪电磁量能器,能够测量能量高达TeV的电子和光子,是寻找暗物质的关键子探测器。

原计划阿尔法磁谱仪由NASA的航天飞机送入太空。但由于航天飞机近年来事故的影响,使得发射时间一再推迟,一直到2011年5月16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携带着中国参与制造的阿尔法磁谱仪,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

2011年5月16日,阿尔法磁谱仪发射升空

阿尔法磁谱仪运转时间长,经费投入大,从“阿尔法磁谱仪1”到“阿尔法磁谱仪2”,中间相隔了整整13年,而仅仅后者就消耗20亿美元。

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原名Gamma-ray Large Area Space Telescope, GLAST,大面积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是在地球低轨道的伽马射线天文学空间望远镜。

此望远镜包括大面积望远镜(LAT),它是用来进行大面积巡天以研究天文物理或宇宙论现象,如活跃星系核、脉冲星、其他高能辐射来源和暗物质。另外,该卫星搭载的伽玛射线爆监视系统(Gamma-ray Burst Monitor, GBM)可用来研究伽玛射线暴。

GLAST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08年6月11日16:05由Delta II 7920-H火箭发射。本任务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能源部、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瑞典政府机关联合执行。

费米太空望远镜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英文: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缩写:DAMPE)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

“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于2015年12月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是中国的首颗天文卫星。它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科研单位共同参加有效载荷、科学应用等工程项目研制工作。

暗物质卫星总设计师李华旺说,“悟空”的“火眼金睛”包含塑闪列阵探测器、硅列阵探测器、BGO能量器和中子探测器四个子载荷,能测高能粒子的能量、方向和电荷,并具备鉴别粒子的本领,从而有可能探测到暗物质粒子的存在。“悟空”将在头两年对全天扫描,之后根据探测结果,对暗物质最可能出现的区域定向观测。

技术对比

阿尔法磁谱仪主结构的主体系外径为1.3米,内径为1.15米,高0.8米的空心高强度铝制圆柱体。永磁体呈条状插入主结构,其磁场强度高达1400高斯。主结构要求高精度,在生产及装配过程中严格控制偏差,以使其与航天飞机对接时不产生装配应力。

阿尔法磁谱仪

费米太空望远镜GLAST有两项科学载荷:大面积望远镜(Large Area Telescope, LAT)和伽玛射线爆监视系统(Gamma-ray Burst Monitor, GBM)。大面积望远镜是可以侦测能量范围 30 MeV - 300 GeV 的伽玛射线成像侦测器(成对转换仪器),视野是全天20%;LAT是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搭载的高能伽玛射线试验望远镜的后继者。

伽玛射线爆监视系统是使用14个闪烁器(其中12个是碘化钠晶体,侦测8keV至1MeV;另2个是锗酸铋晶体,侦测150keV至30MeV)的侦测器,可侦测全天空仪器能量范围所有伽玛射线。

费米太空望远镜

“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主要构成有塑闪阵列探测器(PSD),硅阵列探测器(STK)、电磁量能器(BGO)、中子探测器。PSD用作反符合,由两层塑料闪烁体条组成;STK由6个径迹双层,每个由正交摆放的两个单面硅条组成;有三层钨板厚度分别为1cm、2mm、2mm,插在硅微条的第2、3、4层前面,用作光子转换;BGO有14层,每层22根,相邻两层正交排列,用来测量射线的能量;中子探测器加在量能器的底部。BGO量能器和STK总共大约33个辐射长度,是空间里最深的量能器。

“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研究成果对比

五年中,阿尔法磁谱仪AMS在国际空间站上收集的超过900亿个宇宙线事例中,能够明确分辨的包括3亿个质子事件,1650万电子事件,108万正电子事件,349000个反质子事件(其中1000亿电子伏以上的事件多达2200个),以及大批重核(直至铁元素)事件。

这些结果提供了精准且出人意料的信息,推进了人类对宇宙线产生、加速以及传播的认识,并为探测暗物质提供重要证据。尤为难得的是,AMS探测器以十亿分之一的测量精度,探测到少量疑似反氦事件,使人类见到反物质宇宙探测的曙光。

费米太空望远镜的成果之一是它发现了CTA1超新星遗迹内的中子星,科学家们发现该中子星只发射伽玛射线,此种形式中子星是第一次发现。这颗新发现的中子星以316.86毫秒的周期脉动,距离地球约4600光年。

并且,据美国太空网报道,费米太空望远镜在2008年发射以来的一年观测中,发现了最新的高能光线,从而证明了爱因斯坦关于光速理论的正确性。

费米射线太空望远镜天空图(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但是暗物质的实际观测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容易,研究人员通过费米太空望远镜进行了长达7年的观测。积累了7年的观测数据听起来好像有很多,但其中的观测事例极为有限:在某个指定方向上,它每年大约只能观测到两次能量高于500GeV(1GeV=10亿电子伏特,而1TeV=1万亿电子伏特)的宇宙线。

在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科学家们指出,与阿尔法磁谱仪、费米空间望远镜相比,“悟空”卫星的电子宇宙射线的能量测量范围有显著提高,拓展了我们观察宇宙的窗口;同时,“悟空”卫星测量到的TeV电子的“纯净”程度最高(也就是其中混入的质子数量最少),能谱的准确性高;

“测得准、高效率、低本底”是“悟空”的目标。目前“悟空”卫星运行状态良好,正持续收集数据,一旦该精细结构得以确证,将是粒子物理或天体物理领域的开创性发现。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7-11-30 00:00
  • 阅读 ( 90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