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药水滴一滴,白内障就不见了?

老年性白内障,又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目前为我国首位致盲疾病,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其发病率也明显增加。

最近公众发出了对于某种宣称可以治疗白内障的滴眼液的质疑,此事件持续发酵引起广泛关注,2017年12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迅速反应发布公告,敦促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规定,督促浙江莎普爱思药业开展临床有效性试验。那么,针对白内障这类疾病,到底可否通过滴眼药水就治愈呢?

图片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什么是白内障?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白内障?白内障是一种进行性、慢性,和年龄相关性疾病,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96%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

眼睛如同一件精密的光学仪器,将外界物体的反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然后由视网膜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如果把眼球比作一架照相机,那么眼球的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正常情况下,镜头清晰,我们就能拍摄到清楚的画面。但如果镜头起雾了,照片就会模糊。而白内障就是因为眼球的晶状体由透明逐渐变混浊,从而影响光线进入眼内,导致视力受损甚至致盲的一类疾病。

为什么会得白内障?


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由于生理和病理的变化,晶状体纤维凝聚、变性,导致晶状体的透明度降低。打一个比方,晶状体囊好比一个透明的袋子,正常情况下晶状体纤维就像生鸡蛋清,晶状体纤维变性就像生蛋清蒸过而变性导致透明度降低一样,晶状体因此混浊而使视力受损。

图片来源网络

哪些因素会诱发白内障?


各种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与白内障的发生有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紫外线照射、酗酒吸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近视眼,肥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均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危险因素。

药物能否治疗白内障?


最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氧自由基损伤了晶状体上皮细胞、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针对该致病机制,理论上抗氧化类的药物应该可以起到预防或延缓白内障的发生或发展。

多年来医疗工作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探索从未停止,目前研发了主要成分为谷胱甘肽、苄达赖氨酸、牛磺酸等多种滴眼液。这次舆论针对的滴眼液的主要成分就为苄达赖氨酸,药理机制层面来说,它对晶状体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眼睛中AR的活性。以上这些药品在动物实验模型中确实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进展,但目前引用客观指标评价的临床药物实验疗效不确切。在日本虽有1-2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药物面市,但其疗效也未明确。目前美国或英国均没有获得市场销售许可的抗白内障类药物。

所以,在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眼科医生不建议患者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因为这不仅没有明确的疗效,更会因此贻误病情,造成视功能的损伤,故首选治疗方案仍是手术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

如何预防白内障?


根据美国眼科协会公布的最新眼科临床指南,减少在紫外线环境下的暴露、停止吸烟可降低白内障的发病,但对于大众热衷的“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叶酸等的随机对照研究没有显示出对于白内障发生和进展产生有益的作用。所以,通过遮阳伞或太阳镜抵挡紫外线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预防白内障的作用。另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容易较早引发白内障,因而应严格控制血糖。

用药是大事,大家使用药物要记得咨询专业的医生和药师,请专业人士为你提供最正确的意见哦!

作者 /张寒峭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主治医生

本文由知识就是力量原创首发

  • 发表于 2017-12-08 00:00
  • 阅读 ( 98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