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隐瞒离婚真的对孩子更好吗?|从明星“隐离”说起

成年人总是把孩子看得过于单纯,也低估了他们对父母情感好坏的敏锐度。当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勉强维持婚姻,双方忍不住的争吵也许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反作用。

周日凌晨,继白百何出轨事件连续占据了几天的头条后,其夫陈羽凡终于出来回应,称与白百何早在 2015 年就协议离婚,是为了保护和共同抚养孩子,才一直对外隐瞒。随后白百何也发微博承认了这一说法,称“为了给元宝(陈和白的孩子)的童年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们没有对外公布这一事实”。

这样的回应到底是确切事实,还是为了维护事件女主角形象的公关说法,大概只有他们夫妻俩知道,我们作为外人也无法评判。但令我们好奇的是,吃瓜群众恨的只是他们明明离婚了还秀恩爱捞钱,却大多对“为了孩子隐瞒离婚事实”的做法表示接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最近热议的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也描述了这样的现实情况:汉东省委副书记高育良(张志坚饰)和在汉东大学担纲教授的妻子高惠芬(张凯丽饰),就是这样一对“名存实亡”的夫妻。明明二人已经离婚分房睡,但仍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待人接物上也维持相敬如宾的恩爱表象,而且还会经常在一起讨论工作上的事务,互为参谋。这种当代关系值得寻味。

原以为“隐离”是中国特色的现象,但经过检索,方才知道西方国家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只不过在中国,人们更多是为了“孩子”、“面子”、“位子”,而在西方国家,更多是为了“省钱”,将夫妻关系转化为室友关系。

对此,友心人联合发起人、神经科学博士生柯晗说

以前在文章《离婚不像你想的那样影响孩子》中提到过:各种研究数据确实表明,父母离婚的孩子通常有更多有关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报告,而成年后婚姻失败的可能性也更高,但离婚对成长的影响可能并非“离婚”本身造成,而更可能是由于生活环境变化或者经济条件下降问题。而且,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可能在任何形式的家庭中发生,“只要离婚处理得好,离后父母还正常给予孩子关心和爱就没有太大问题”。

我们的好朋友香港家庭治疗师郑永锴 Michael也发表了他的看法:

其实(隐瞒离婚)这种情况的确是很普遍的,主要是因为在中国,离婚的确是成本很高很麻烦的一件事。孩子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我也碰到过很多没有孩子的夫妻选择隐瞒离婚的。这更有可能是因为一旦离婚,需要跟很多人交代,他们不想面对这么多的社会压力,就选择先不处理离婚这个问题。

更特别的情况是,有的夫妻双方都已经完全没有维持婚姻关系的动机,甚至可能大家各自都已经有另外的亲密伴侣,都有重组新家庭的计划和希望,但也可能会因为社会地位和职场权位的问题,为了维持家族生意或者面子问题,而选择维持表面关系。

说回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对于离了婚或者婚姻名存实亡,但依然在一起生活的家庭,如果他们能和平相处,很好地合作负担起各自父母的角色,而且达成暂时相处的共识,允许对方发展新的男女朋友,这当然是很好的(暂时还没有发现有研究探讨此类个案)。孩子也许能够感受到父母之间的距离感,但是影响未必会很糟糕。有的夫妇甚至在协议离婚后的矛盾表现还比婚前吵架期要少。

但这种情况真的很少见,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就算大家理性上达成共识,很少夫妻可以在准备好离婚后还在孩子面前合作无间,像朋友一样相处友爱的状态。

更普遍的是两夫妻长时间因为相处困难,有很多争吵、压力、怨恨,在一起生活的负面情绪和张力很大。小孩子的第一感受不是婚姻,因为婚姻本身只是一个概念,他们最直接的感受是情感(爱、安全感等)。轻则影响孩子的自信自尊,或者影响长大之后对亲密关系的看法,严重一点会出现很严重的情绪问题。

因此,一般在研究和临床咨询里面,除非夫妻之间很想重新复合,重建婚姻关系,否则作为心理咨询师是不会鼓励他们为了让孩子拥有完整家庭而维持婚姻状态的。因为他们之间相处的张力和距离感会让孩子压力很大,孩子能直接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容易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而这样的行为问题会反过来让父母争吵增多,造成恶性循环。如果可以的话,和平分开,然后好好安排之后的生活,会对所有人都更好一些。

对于这个话题,咱们刚刚建立的“日食心理学”社群也进行了一番讨论,特意截取一些代表性观点与大家分享。(内容已经过本人授权,署名皆为化名。如果你也想加入这个有知识和支持的社群,记得关注友心人(ID:yosumn),后台回复“日食心理学”哦)

孩子面前维持和平派

我也是离婚的,家里有一个小孩,我和前妻也没跟小孩子说我们分开了,为的是小孩子好。不过现在的小孩都是人精,你不跟他说并不代表他不知道。我和前妻现在已分居,孩子跟我住,有时候孩子会问我,妈妈去哪里了,为什么不回家,我就说她去出差,会回来跟他玩的。前妻也很配合,有空就回家看小孩,周末也会带他出去玩。

——S(化名)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声

站在孩子的立场,我认为以“为了孩子好”为理由决定离不离婚,无论是出于真心还是托辞都是很不当的借口。婚姻应该是基于两个人共同的感情基础而存在的,虽然三口之家的结构客观上是有利于孩子的抚养,但如果说抚养小孩是婚姻的目的和意义就不对了。而且,父母把婚姻与孩子绑定,无形中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另外,我个人成长自单亲家庭。到目前为止的观感是:我自己对于父母是否离婚并不在意,也不认为所谓三口之家就一定是标准的幸福模式。反而在成长过程中因单亲而收到的外在环境的压力稍大一些,比如邻里的八卦。

——Z(化名)

离异单身妈妈的看法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妈妈,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今年孩子已经要上小学了。对于前面一些同学提到的亲戚邻居或者孩子的小伙伴八卦嘲讽的压力,我个人感觉真的还好。也许是社会也在变化,或者我自己生活的环境还相对宽松。

离异、丧偶的家庭,父母一方经常不在身边、父母工作分居两地的家庭,都不算新鲜了。所以外界的接受度也没有那么低。毕竟现在同性恋在有的国家都可以合法结婚了,所以现在的孩子对婚姻这种概念可能理解要超越我们。所以我觉得能做的只是让他们意识到顺其自然就好。亲密关系即便不能维持下去,也不代表世界末日。婚姻即便不能维持下去,不代表父母不爱孩子。所以离婚这个概念,我觉得既不需要跟孩子额外强调,也不需要刻意隐瞒。孩子如有疑问,如实回答就好。

——小卡(化名)

友心人说:

我国新《婚姻法》的颁布实施给隐婚、隐离提供了前提条件,结婚离婚不再受组织等行政权力干预, 更好地保护了个人隐私,离婚已成为隐私的一部分,这确实是相比过去的一种进步。

但不得不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和社会对离婚的偏见有关,回避社会舆论压力是离婚当事人隐而不宣的一大原因。尽管大城市里离婚已不再稀奇, 但在很多人眼里也绝对算不上好事。离婚人士可能或多或少会被归入“人生失败组”,甚至可能影响职场晋升,因为总会有人用不恰当的逻辑将处理个人生活和婚姻的能力和工作能力联系在一起。而且,周遭的闲言碎语也让当事人避之不及。最后是来自传统文化的道德是非观念,比如“不让老人担心,不让孩子受牵连”也是很多夫妻不公开离婚事实的顾虑。但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如家庭治疗师和各位群友提到情感张力在无形中对孩子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才是后续更为棘手的问题,值得三思呐。


互动:作为单身狗的小友还在日思夜想另一只臭味相投的单身狗什么时候出现,如今直接跳到了离婚的话题(我的小心脏啊)。那么各位老友,你们对于隐瞒离婚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提问讨论,我们下篇见!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联系邮箱media@yoxinli.com

  • 发表于 2017-04-19 00:00
  • 阅读 ( 71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