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性格相近的三个悲剧女人,两个惨死唯她独存

把人冠以“木头”的称号,真是生动而有意思。迎春是最著名的“二木头”了,连奴才们背后都说她“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可见她有多木吧!

桂树下吃蟹写菊花诗那回,诗做完了大家都三五一群玩乐:黛玉钓鱼,宝钗拿着桂花蕊掷水,探春几个一起看鸥鹭,唯独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

有声有色的美人图中,忽然来了这么寂静的一笔。

二小姐似乎被人们忽略了,她自己也浑不在意,穿着茉莉花的时光就是让她沉浸其中的最美的时光----干嘛要和大家一起呢,独个一人不好么?

迎春的世界一直是这样的,别人爱干啥干啥,我不管。

就算奶母偷了我的累丝金凤,也是“她送回来我就收着,不送来我也不要了”,气得探春不要不要的,丫鬟绣橘也愤愤不平:这样下去,“将来连姑娘还骗了去呢!”----果然一语成谶。

被人偷走的累丝金凤恰如迎春命运的伏笔。

当贾赦要把她嫁给孙绍祖,连叔叔贾政都觉不妥,贾母也不太满意,可亲事还是成了。

不知为何这一家人对二姑娘的婚事竟然都不怎么上心,叔叔见“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也只得罢了。”贾母更奇怪,只淡淡说一句“知道了”。为何如此冷淡呢?

这些孙女外孙女中,元春自不必说了,“但凡不好也没这段大福”;

探春聪敏有才干,是和凤姐一样“裙钗一二可齐家”的人物;

惜春虽小,却有自己的主意,说不要入画就是不要,任谁劝说也无济于事,说出家就出家,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黛玉是老太太的心尖子,才情品貌都高,又生了一张巧嘴,一颦一笑都得人意儿。

只有迎春,几乎没任何出众的地方,整日默默无闻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她的无声无息,所以连亲祖母都没有对她的事特别在意----被边缘化了的人,你的世界一直冷寂无声。

连湘云定了亲,府里都传来各种祝愿声,迎春的亲事却听不到任何声音,只说孙家“娶亲的日子甚急”,迎春就闷声不响地嫁过去了。难道是真如孙绍祖所说“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买给我的”?

准折也好,嫁人也罢,迎春一定觉得:父亲是这样安排的,我又有什么法子?自此,二小姐过着“好不好,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的日子,实在难以忍受了,也不过回娘家时哭着和婶子王夫人诉诉苦----只是诉苦而已,丝毫没有自己的打算。

还不如宝玉,说的话虽然孩子气:“我昨儿夜里倒想了一个主意:咱们索性回明了老太太,把二姐姐接回来,还叫他紫菱洲住着,仍旧我们姐妹弟兄们一块儿吃,一块儿玩,省得受孙家那混帐行子的气。等他来接,咱们硬不叫他去。由他接一百回,咱们留一百回,只说是老太太的主意。这个岂不好呢!”

他还知道帮着想办法,而当事人迎春,竟从来没有过这种意识,仍然是丢了累丝金凤的那种心态“送回来我就收着,不送来我也不要了”。

鸳鸯身为一个丫头都可以为自己而战,破釜沉舟绝不妥协,二小姐迎春却只一味的“木”着。

估计面对孙绍祖的摧残,她除了忍耐别无他法。孙绍祖确实是恶棍一个,但假如他娶的是夏金桂,保不准死的是谁呢!

迎春在孙家受辱,王夫人是这么劝她的:“已是遇见了这不晓事的人,可怎么样呢”。是王夫人心狠吗?不是,说这话只是因为她们的思维一致——王夫人是另一块“二木头”。

老太太曾对宝钗说,“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恰好,这王夫人在娘家和夫家的排行也都是第二。“木头们”的特点不只是不爱说话,“木”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脑子和榆木疙瘩一样----做事拎不清。

不声不响的王夫人很低调,每日里不声不响的,看着赵姨娘闹腾的十分不像了,才说一句“我几次三番不理论,你们越发得了意了”。

同为出身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四大家族之一王家,她却和打扮得宛如“神仙妃子”一样的侄女王熙凤大不相同。

王夫人最不喜欢乔妆艳饰,所以看到晴雯这种会打扮的就不顺眼,袭人那样“粗粗笨笨”的倒十分和她的意。你看她拉着袭人那份亲热,满口里叫着“我的儿……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想头一样。”----像找到知己一样。

尤其在在袭人向她告密后,她从自己月钱里拨出“二两银子”给袭人,把她立为宝玉的预定妾室----她认为她是十分了解袭人的:这丫头忠实老成,一心一意服侍主子,不会魅惑男人,更不会和宝玉“乱了分寸”。

那个“妖媚惑主”的晴雯,得赶紧把她弄出大观园去!至于晴雯出去没多久就死了,那也正好,这样的狐狸精死不足惜。

袭人和晴雯同时贾母指给宝玉的,“一撵一留”,不仅算是给老太太留了面子,也让她自己松了一口气:这下好了,终于合我心意了。

可事实是怎样呢?是一个大写的讽刺。

最先跟宝玉“初试云雨情”的是袭人;平时装睡哄宝玉引逗的也是袭人----宝二爷可不止和一个丫头“捣鬼”,晴雯曾经笑话过他:“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我们也不好进去的。后来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下的水淹着床腿,连席子上都汪着水,也不知是怎么洗了,笑了几天。”----又是“两三个时辰”,又是“水淹着床腿”,这真的只是洗澡吗?----晴雯心里都明白,只是十分不屑。

尽管身为下贱,可是她骄傲着呢!虽然“你们那瞒神弄鬼的,我都知道”,可我依然只是尽我的本分就完了-----于是,为宝玉带病补好孔雀裘的是晴雯,和宝玉清清白白“枉担了虚名”也是晴雯……

如果王夫人知道这些内幕,会不会狠狠给自己两巴掌?

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真是大错特错,一个人连事情的真相都掌握不了,弄不好就好心办成坏事,德从何来?

第三块“二木头”是谁呢?

此人仍然排行第二,仍然拎不清,仍然有着无底线顺从的个性。她就是尤二姐。

有人说尤二姐不“木”啊,你看她和贾蓉调笑时多欢腾!又是“顺手拿起一个熨斗来,搂头就打”,又是把砂仁“嚼了一嘴渣子,吐了他一脸”,这画风,简直太生猛!

尤二姐外面看着确实不木,她的木全在骨子里。

尤二姐本来不姓尤,是母亲改嫁给尤家后才改的。她的人生悲剧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母亲。尤老娘太贪财!

当初把女儿指给皇粮庄头张家,是看到张家的显赫(皇粮庄头是给皇帝管理私人田产的负责人),后来张家没落了,她天天念叨着要退婚。改嫁到尤家是为什么书中没有交代,只怕也是因为前夫家“没落”了。

这个尤老娘只要有钱又快活日子过,其它的都可以忽略不计。就这样,尤二姐和尤三姐慢慢变成了男人口中的一对“尤物”。

尤二姐很听话。母亲要退婚,她就觉得应该退婚,母亲喜欢钱,她就接受了前来“接济”的姐夫,后来姐夫说把她聘给贾琏做外室,她也十分愿意。书中对尤二姐有一句评价非常贴切:“二姐是水性的人”----她就如同一杯水,放到方的容器里就是方的,放到圆的容器里又成了圆的----这心中的木然才是最要命的。

在小花枝巷里,凤姐一番生动的表演赢得了尤二姐的信任,她又依依顺顺地跟着凤姐进荣国府去了。

估计小花枝巷的下人们:鲍二一家人、两个丫头等,眼睁睁看着主子尤二姐一步步走向深渊是痛心疾首的,可在大奶奶王熙凤面前,她们纵然看得透却是谁也不敢多说。

进府后的尤二姐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可怜虫,连头油没了都不敢言语。

就这样,丫鬟善姐还时不时地找茬给她几句冷言冷语呢。

不招人待见的赵姨娘都敢甩怡红院正当红的丫头芳官一巴掌,教训她“那里有你小看他的!”尤二姐却在一个不知名的小丫头面前丝毫不敢摆主子身份。

一个主子奶奶,连瓶梳头油都不敢让丫头去领,只由得丫头“送来我便收下,不送来我也不要了”----这种处事方法,简直又是一个迎春的翻版。

最不该,“做姑娘时便和姐夫不妥”,又不该让贾琏偷娶到外面,做一个“敲不得”的锣儿,更不该听了凤姐一番“亲热话”就认定了她是个知己,一心一意跟她进府----“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拎都拎不清,胜算从何来?

?

这三块“二木头”中,除了王夫人有显赫的娘家支撑着,能年复一年的木着过日子,其他两位,一个被“中山狼”摧残至死,一个被“母老虎”逼迫身亡,可叹!

“无才便是德”是要女人懂得内敛,不是不知,而是不争,心中天地纵横,却和着细水长流的节拍----柔中带钢,人格才会有支撑。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 文:林梅朵

  • 发表于 2017-04-29 00:00
  • 阅读 ( 132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