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高手”遭格斗选手秒杀,中国传统武术到底有没有实战能力?

近日,“传统武术家遭MMA暴打,搏击喷子徐晓东KO雷公太极”的新闻成为格斗和冷兵器爱好者最为热烈讨论的话题。

对于这次比赛,有读者跟冷君这么形容:看直播,两人上场后画面一顿,然后就看到雷公太极在擦血……完全是莫名其妙。

显然,这场对决胜负分得太快。不懂格斗的大概就是看到雷公太极被瞬间暴打了一顿。因此雷公太极也被一面倒地认为不行,甚至认为其是骗子。随之而来的“传武黑”都活跃起来了,“传统武术都是骗术的论调”也冒出来了。很多吃瓜群众也可能不免觉得太极不行或者传统武术不行、不能实战。

但实际上,裸拳对决,胜负根本不可能拖得太久。因为在面对没有任何拳套做缓冲的裸拳,人体是非常脆弱的。无论双方格斗水平如何,都必然瞬间分出胜负。因此比赛时间长短并不能说明哪一方的格斗技不行。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评价这次格斗对决呢?冷君专门请到了来自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三位资深格斗术习练者。专门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三位都一致认为,打太极的雷师傅根本就没有多少实战对抗的经验。甚至可以说一起手就输了。雷公太极起手架子就搭得有问题,双手伸得太远,没有蓄力的距离和准备。就算李小龙玩“一英寸之拳”也得有一英寸的蓄力距离不是?显然,这样搭架子很容易就被对手判断出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迅速判断出打击的距离。另外,你两只手臂都伸出去了,再要打,还需要有个收回蓄力的行程,速度上和力度上肯定就不如对手了。

所以,徐晓东第一个动作就是用左手去拨雷公太极伸出的左手。这在传统武术里也是很常见的开局动作。有句老话叫“听手响往里闯”,两手一碰,就等于开战了,这时候就要突进抢入开打。

打太极的雷师傅显然没有应对疾风暴雨打击的经验,第一下的躲闪是依靠上身的闪避而不是脚下的步法移动,于是第一下攻击虽然闪开了,但是明显已经失去重心,所以随即就被对手抢入。

徐晓东也很有攻击精神,明显“得理不让人”。先开始小心的试探,一旦发现破坏了对手平衡,立刻迅速跟进,利用步法吃住对手,双手迅速连续击打。待对手步法混乱被自己绊倒之后,压在对手身上连击对手面部,一看就是体能、经验都非常丰富的实战选手。反观太极选手,一开始的打算就是防守,没有进攻的准备,同时也没有应对对手连续打击的准备。所以很快落败。

具体分析如下:

徐先手一拨,雷没有抵抗,顺势让开左手。徐拨开雷的左臂后,后手重拳照脸打出。

这一拳徐击空了。雷侧身让开的同时,用左手把徐出拳的右臂压了下去。

徐重拳击空,用力过猛身体一时间无法调整姿势,右脚都不在地上无处发力,右臂又被雷左臂压住。雷这时完全可以用右拳攻击徐晓冬头部。但是雷重心一直放的太高,导致重心不稳,难以抓住机会进行反击。

结果雷没有趁机进攻,而是努力压制徐的右臂。徐挣开了雷左臂的压制,雷左臂被顶得高高抬起,身体也有些失去平衡。说明雷信心不足,不敢进攻,怕挨打,只是试图控制对方右臂,反倒露出很大一个破绽。老话说“为人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手快”。不敢攻击,机会就白白的浪费掉了。

徐第二拳出手,左拳击中了雷面部。但是这一拳是跳起来打的,杀伤力很低。

雷被打的踉跄后退,并用左臂往下盖打中面部的一拳。徐右拳已经举起,准备重拳攻击雷头部。

雷挡住了徐的攻击。可以看出刚才徐那一左拳没有造成严重伤害,雷依然有足够的反应速度。但雷因此失去了平衡。

雷在后退找平衡。

徐左拳再次挥空,雷也抬起了右臂照徐的脸上砸过去。

但雷退得太快,这唯一反击竟然根本没有够到徐。

徐也打昏头了,低头挥拳都根本没看拳往哪里打。

这拳根本就没打中雷,只是胳膊拍中。这时雷如不退反进,肩膀一顶,就能把徐顶飞出去。

但雷被一拳打掉胆气,根本没提起反击的念头,依然不断后退,并失去了平衡。

雷摔倒在地,被压上来的徐挤倒骑上去痛打。

到此大家可以看出,其实徐晓冬也不算表现得多么好,整场格斗一共才出了五拳,而且只击中一拳。但相对而言,雷公太极就如开头说的,真的太缺乏实战经验了。

其中一位格斗练习者表达了自己的最大的疑问:完全不懂雷公太极为何要打这场比赛?真想打的话,应该先找几个散打选手当陪练,去集训一段时间啊!《孙子兵法》所说的“知己知彼”不记得了吗?一点对抗现代搏击的经验都没有,就去跟人对战了。这是对自己太过自信还是太轻视敌人了?

说到传统武术本身,现在也有打的、表演的、健身的等等不同领域,各人练习水平也有高低。但是国内的现状下,缺乏对抗性比赛、缺乏实战锻炼以及科学训练却也是现实问题。

按传统武术的说法,一名武者临敌时不外乎传统口诀:一胆、二力、三功夫!

胆气首先是最重要的。没有胆气,说得天花乱坠都没有帮助。因为对手不会给你说的机会,一阵猛击,胜负立分。而胆气除却天生神勇不说,就一般人论,就需要长期的训练了。别的不说,现代拳击要练到对方的拳头到眼前,也不能神经反射地闭眼。现在有多少传统武术的习练者刻意地练过这个?试想,如果神经反射性地眼睛一闭,那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也就是都市传说里“武术冠军打不过混混”的真实原因。

接着说力量。一位武者,如果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击破对方的防御?传统练力气的器械如石锁、关刀、大杆等等也可以作为明证。根据一位习练者的亲身对抗经验,比其强数倍之高手,就算体重比其轻,“力气也比我大,技巧更在我之上”。而且尚未遇过手无缚鸡之力,却能站在擂台横扫敌手的人物。力量差距大了,往往会被砸摔、抱腿摔,好似小孩对上成年人似的一面倒……特别要提到的是,传统武术的力量练习跟现代健身体系下有针对性的力量练习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至于最后一点“三功夫”自不待言。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技巧、功力缺一不可。自当努力不懈。

而传统武术中的空手格斗,其实就是冷兵器格斗的基础。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提及“大抵拳、棍、刀.鎗、耙、剑、戟、弓、矢、钩镰、挨牌之颖,莫不先有拳法,活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今结之以势,注之以诀,以启后学,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古云 : 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

当然,冷君也听人用更通俗的说法来简单说明这个道理:“你知道两拨人互相瞪红了眼睛、端平长枪,跑起来对冲是啥样子么?有多大力量么?大家都是枪尖对着枪尖,就靠接手那一豁,真要是俩都是狠人,那就是俩人互相把对手捅个对穿。别说枪尖,枪缨子都能捅进对方肚子里。

但凡有一边怂了,就是个死!你手稍微偏一点、软一点,两人对冲的力量就把你的枪走开了。然后你就死了。这时候什么招数什么套路都没用,就是第一决断,不怂不孬,正面上他。捅倒了第一个,速度降下来了,才跟对面第二个讲战术讲技巧。但是怼第一个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花架子,就是两马交错、过马一刀。他怂了,往边上一闪,手里枪一格,你全身的力量压着他的枪就进去了,天大的功夫也得死。什么搬拦格挂,都是扯淡!在全速对冲的速度和惯性面前,只有稳、准、狠三个字有用,别的都是二流玩意。”

说这么多,其实冷君是不希望大家因为一时之输赢,而极端化地将某种格斗技艺贬得一文不值,或吹上天去。要知道还是有很多人在为其钟爱的格斗技艺付出心力,努力耕耘着。就如电影《霍元甲》中说,“武术没有高低之分,但武术家有高低之分”。如果你喜爱那种格斗技艺,就努力研究、习练它,要么在修为上超过对手,要么在实战中压倒对手,嘴炮是最不可取的。

当然,冷君说这么多不是鼓励大家都去打架。毕竟现在是和谐社会!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冷君,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发表于 2017-05-01 00:00
  • 阅读 ( 85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