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日本使用的三八大盖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枪?

三八式步枪是日本陆军于日俄战争后1907年正式采用为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用了整整40年。三八式步枪在中国一向被俗称为三八大盖,由于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得名。

一战胜利后,作为战胜国的日本将法国作为陆军军事学习的对象,加以模仿。尽管法国也将步枪改短以适应配合坦克进行攻击,但法国军界仍认为坦克等机械化车辆只是辅助步兵作战的武器,真正决定战场进攻胜负的是类似马奇诺的要塞堑壕火力支撑体系。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大量建造炮楼碉堡便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要塞作战体系下,长步枪的长射程具备的优势不言而喻。日军放弃了更适应机械化坦克集群推进的短步枪而选择了更适应要塞堑壕体系下的,利于肉搏的长步枪。由此,二战中最长的步枪-- -- 三八式步枪诞生了。

三八式步枪的优势:

射程远:三八式步枪的表尺射程高达2400米,有效射程通常为460米,有的甚至达到600米。 实战中,受过严格训练的日军士兵往往能在300米内射杀单个目标,700米内射杀集群目标。这个射程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多数步枪不能做到的,已经和今天大多数狙击步枪的射程相当,是很让人瞠目结舌的。而日军大量杀伤美军的九七式狙击步枪,实际上也只是用三八式的基础上加厚一点枪管再加装一个四倍瞄准镜。

精度高:三八式步枪的子弹在400米内有着平直的弹道。它使用的6.5毫米半底缘尖弹,这种子弹在中等距离有着非常稳定的飞行状态,可以在中等距离精确击中目标。实战中有三八式步枪在800米距离多次射杀集群目标敌军的记录,这个精度并不逊色于当时美军的M1903步枪,德军毛瑟K98等步枪。

善于近战:三八式枪长1.275米,重3.9公斤,配上三零式刺刀,整体约为1.7米。这个长度长于世界其他的所有步枪,在近战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日军重视刺杀训练,基层各部队都有刺杀教官,日本士兵的刺杀技术是比较不错的。加上三八式这个拼刺的利器,日军在肉搏战中占尽优势。

据中日当年的工业水平,三八式无论是射程和精度都优于中正式!

  • 发表于 2017-04-30 00:00
  • 阅读 ( 80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