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2049:我们依稀可见的未来(2)

全息虚拟女友:死宅和单身狗的救星?

《银翼杀手2049》里的男主身材好,长得帅,身手了得,头脑也不差,如果他愿意,复制人的身份应该不会影响他泡吧撩妹,毕竟电影里的妹子大多也都是复制人。但是,受累于工作,我们的男主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进”的气息,一下班就回家,灰色调的家还透着“MUJI”一样的性冷淡风,一个人一宅就是一天……简直就是现代死宅和单身狗的大荧幕代言人啊(这两个词在栗子眼里是中性词,绝不是贬义)……

但是,我们的男主是有女友的!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伴随左右、善解人意的火辣美女!只不过,本质上,她是以0和1的形式存在于处理器中的电子生物。嗯,原谅栗子用了“生物”这个词。根据电影情节,她通过摄像头或者传感器等装置接收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能对环境和事件产生独立的判断、情绪和行为反应,她对男主有感情,为了这份感情她做出了不利于自己的决定,并且她会死亡。除了不能繁衍下一代,她具备了生物的各种特征。如果你认同骡子是种生物,那么,她就是一种生物,一个硅基生命。

人工智能程序是这个硅基生命的灵魂和本质;全息投影技术,让这个硅基生命具有了和我们一样的表象。这种表象很重要,让男主跌入爱情,也让我们容易接受他们的感情。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全息投影出的美女形象,男主只是通过语音和云盘上的一个AI交流感情,是不是就有点变态大叔和Siri谈恋爱的即视感?

哦,等等,这说的不是《Her》里面男主西奥多和他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萨曼莎吗?

《Her》这部2013年的科幻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失去妻子的中年男人爱上了自己的人工智能语音操作系统OS1。电影里是这么介绍OS1的:

“……世界首个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一个直观的实体系统,能听从你、理解你,并完全懂你,它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它拥有自主思想。”

有多智能呢?它一登场就惊艳了男主,也惊艳了栗子。电影里,安装在男主台式电脑上的OS1启动后,男主随口问她,“你有名字吗”(估计是想给它起名字),结果电脑回答“有”。这段对话完整如下:

“噢。我该怎么称呼你?你有名字吗?”

“有,我叫萨曼莎。”

“哦?这名字怎么来的?”

“是我自己取的。”

“怎么会?”

“我喜欢它的发音。”

“等等,你是什么时候取的名字?”

“就在你问我有没有名字的时候,我想,是啊,他说的没错,我的确需要个名字。但我想给自己取个好名字,于是我读了一本《如何给宝宝取名字》的书,然后从18万个名字里选了自己最喜欢的。”

“等等,在我问你名字的时候你就看完了整本书?”

“准确来说,是在百分之二秒里。”

从这段对话可以明显感觉到萨曼莎的高智能性。电影中,萨曼莎基本的性格特点是由程序员根据几百万个人格写出来的,在启动之后,她能通过机器学习,随着每日的经历不断成长和完善。也就是说,她和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和进化。虽然,萨曼莎只存在于电影中,现实中,我们只有经常说“对不起,我不明白你的意思”的Siri,但是,我们依然能在现实中看到这样的曙光,比如最近打败Alpha Go的Alpha Zero就是通过机器学习自主成长起来的一个围棋AI。

由于萨曼莎的高智能性,男主渐渐把她当做一个真正的人来对待,之后更与其建立了男女朋友关系。不过,与《银翼杀手2049》中男主和全息虚拟女友双方互付真心不同,《Her》中的萨曼莎是一个操作系统,除了男主,她同时和8316个人聊天,并且与其中的641人“相恋”,并在自我意识觉醒后离开了男主(离开了所有人类)去探索自身存在的意义。

老实说,栗子更认同《Her》的结局。毕竟,如果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它们的智力是远在人类之上的。一个简单的对比:美国普通高中生的平均阅读速度大概是每分钟300个单词,以平均每个单词5个字母计算,每个字母在计算机占一个字节,那么,普通人(美国高中生)的文字“写入”或者“读取”速率约为25B/s;而计算机硬盘的读取速率一般都在100MB/s(100MB/s≈1×108B/s),是人的400万倍。虽然人的阅读速度和计算机读取速率不能完全对应,但我们也能通过对比直观感受到差距。

今年6月20日,在德国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荣登榜首的我国“神威·太湖之光”的计算速度达到了每秒一千万亿次,一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口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Oh,my God!如果这种超算进化出了自我意识,以智力来讲,它超越人类N多个量级。估计这种超级智能觉得和人类交流都特别费劲儿,更遑论会爱上人类,就像人类不会爱上猫猫狗狗一样。

所以,虚拟女友/男友有两种可能:要么,它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自主感情,对某个人的爱慕只不过是写入它系统的一段代码,这种情形下,这种感情是虚假的,被爱的可以是你,可以是他,可以是任何人;要么,它具有了自我意识,有真正的情感反应,但这时它很可能根本看不上人类(或者它的情感需求和人类完全不一致,毕竟它们是硅基生命)。

可见,虚拟女友/男友并不能拯救死宅/单身狗……

但话说回来,如果不介意一段虚假的感情,未来这种技术出现的时候不妨一试。毕竟,Angela Baby还是吴彦祖,随你定制啊!

猫王还是邓丽君,请君选择

《银翼杀手2049》里有多处出现了全息影像。前面的全息女友是一处,男主追查线索,和错认的父亲打斗时,酒吧舞台上演唱的猫王是另一处。

虽然电影中演唱的猫王栩栩如生,仿佛重生一般,但这其实是这部科幻电影中最不科幻的一个设定了。虽然全息投影技术在社会生活中还不是很普遍,没有走进千家万户,但也不是什么太稀罕的事物了。

比如,前不久在日本某电视节目“现身”的歌后邓丽君。据报道,在邓丽君逝世22周年的纪念日,日本一档电视节目用全息投影技术让邓丽君出现在舞台上演唱了一首日文版的《我只在乎你》。从网上的视频来看,舞台上的邓丽君表情细节非常清楚,如果事先不知道这是全息投影,很难分辨其是否是真人。

再比如,不是用全息投影再现真人,而是呈现的3D影像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虚拟偶像,一个不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虚拟人物。这当中最著名的应属日本的“初音未来”。2010年3月9日,初音的个人演唱会使用了全息投影技术,引爆了全场欢呼,也使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全息投影技术举办演唱会的虚拟偶像。

事实上,最初的初音只是电子音乐软件(VOCALOID 2)中的一个声源(或叫音源库),可供有一定音乐基础的人自由设计音乐并将之演唱出来。随着用户用它创作的歌曲越来越多,越来越受欢迎,其二次元形象也拥有了大批粉丝,并逐渐成为主角,有了各种衍生周边。像《银翼杀手2049》中全息投影技术赋予了男主的AI恋人“实体”一样,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在世界举办巡回演唱会的初音也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二次元,以立体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那舞台上的初音是如何出现的呢?其实,舞台上有一个观众看不到的透明屏,投影仪将3D影像投射到全息透明屏上,屏幕上只显示与初音有关的图像,其余部分则不显示图像,从而产生具有立体感的3D图像,观众看到的就是一个仿佛凭空出现的栩栩如生的初音。

目前,全息投影技术在综艺演出、商业展览、设计教育等领域都有所应用。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相关应用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和廉价。比如,今年年中就有报道称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和中国的科研团队共同打造了全球最薄的全息投影设备,未来可以让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直接显示3D立体全息图像。

也许,以后每个人手掌心都能出现猫王、邓丽君、初音或者洛天依的动人身影。

终极问题: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这个问题等价于人工智能究竟会不会产生自我意识,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栗子看来,这个问题包含进阶的两问:①人工智能否产生或者具备真正的智能?②具备智能之后是否就具有了自我意识?

对于第一个问题,栗子引用科幻小说里看到的一句话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足够复杂的缔结足以产生智能。”换句话说就是当我们创造的AI(软硬件)复杂到一定程度时自然而然它就能具备智能。

至于第二个问题,栗子并没有自己坚信的答案,科幻作家中也有不同的观点。很多科幻小说、科幻电影里有具备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或存在于电脑里的人工智能,但是也有一些科幻作品表达了不同观点,比如彼得·沃茨(Peter Watts)的《盲视》就是其中之一。彼得·沃茨的这部长篇科幻小说涉及星际航行、外星生命、第一次接触、语言学、脑科学、自我意识的本质和宇宙智能形式等许多内容,但主题鲜明,即智能与自我意识。这部小说的观点是智能不依赖意识,宇宙的演化和秩序的提升,会自然产生智能,但意识的产生确是偶然。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生也许只是智能进化的一个副产品。(就像六面体蜂巢、黄金分割现象、向日葵的外形……这些物理法则、自然规律等,它们的存在是宇宙自然演化形成的。自然演化形成秩序与智能,但与意识无关。)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7-11-13 00:00
  • 阅读 ( 75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