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未来20年内人工智能不会有自我意识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对人工智能持有积极态度,不过他并不认同人工智能将全面代替人类的看法。在他看来,在未来20年内,人工智能还不能独立进行常识性的推理、创造及规划工作,它们也不会拥有自我意识、情感及人类的欲望。

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工具

新京报:最近谷歌旗下公布最强版AlphaGo,代号为“AlphaGo Zero”,和以往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脱离了人类既有棋谱,只学了围棋的基本规则、从乱下开始,自学成才。这是否意味着机器的智力将超越人类?

李开复:在某个垂直领域,AI在给定任务中的表现被已经证明远远超越人类,这在未来十年会产生巨大商业和社会价值。比如创新工场投资的旷视科技(Face++),现在可以同时识别300万张人脸,还有创新工场投资的智融集团,它的产品用钱宝8秒钟就可完成贷款审批,每月放款量可达150万元,远超银行。

如果将这些AI技术变成平台化的人工智能工具箱,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惠及全人类,创造大量的财富。从数据驱动的AI,到收集新数据的传感器,再到以无人驾驶、机器人为代表的全自动化阶段,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至于AI是否能复制人脑,全面超过人类?我不看好,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事情不会发生。从技术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工具而非一种智慧形式。今天的人工智能,只是在某一个狭窄领域基于大数据优化,只是个很厉害的模式识别引擎。这些技术在给定任务中的表现已经被证明可以完全超越人类,可以为人类所用,提升效率,节省时间用来做更有趣的事情。但是,至少在未来20年内,人工智能还不能独立进行常识性的推理、创造及规划工作,它们也不会拥有自我意识、情感及人类的欲望。

新京报:所以机器还不能取代人的思考?

李开复:AlphaGo Zero的工程和算法确实非常厉害。但千万不要对此产生误解,认为人工智能是万能的,所有人工智能都可以无需人类经验从零学习,得出人工智能威胁论。AlphaGo Zero只能在单一简单领域应用,更不具有自主思考、设定目标、创意、自我意识。即便聪明如AlphaGo Zero,也是在人类给下目标,做好数字优化而已。这项结果并没有推进所谓“奇点”理论。

符合5秒准则的职业可能被取代

新京报:你之前提到,下一阶段50%的人可能失业,被认为聪明的人应该赶快解决这个问题。你对此有什么好办法?人们该做什么避免失业?

李开复:我有一个“五秒钟准则”,即一项本来由人从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钟以内的时间里,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我个人预测,从事翻译、新闻报道、助理、保安、销售、客服、交易、会计、司机等工作的人,未来10年将有约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所以大家可以评估一下自己的工作,如果在“五秒钟准则内”,就要赶紧做些改变了。改变的大的方向是,要往高处走,要深度思考,要跨领域。你要知道人工智能的限制是什么——人工智能是在单一领域基于大数据进行客观判断的系统,那我们就要做战略型的跨领域的更深入的思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闻报道领域现在应有写稿程序,一些体育赛事、公司发布的季度财报、股市分析这些内容机器已经可以完成。那么你就去做难度大一点的文章,比如针对多领域的分析,一些横跨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可能需要10年时间AI才能完成这样的报道。但像普利策奖获奖作品,AI也许永远也写不出来。

不止一次有人问关于“AI替代工作”的问题,我都在提醒大家要有两个角度的眼光。一方面是AI对于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的替代,另一方面是新的机遇和机会。未来可能只有10%的人能做到有创意或战略性或顶尖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另外90%的人就无事可做。他们可能会走向服务性的、最好是有爱的工作。即便不是全部90%的人都从事这样服务型的工作,假设只有50%做到,还有20%提早退休,15%迷恋VR游戏,4%得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1%成为捣乱分子。这样社会也稳定下来了,不是吗?

来源:新京报


  • 发表于 2017-11-17 00:00
  • 阅读 ( 68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