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商是什么?你有培养自己和孩子的食商吗?


当今社会,如果你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那么你事业学业等也许会很顺利,但若食商低你就会为生活和健康所困扰。我们知道食商高的人不仅可以相对做到预防慢病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俗话说:吃面广,人面就广,跟谁都搭。吃货分两种,一个是会吃,另一个高阶级别是会做。


(图片来自网络)

烹调最讲究两件事

一个是火候,一个是顺序。

火候把握靠经验积累,投放食材的顺序考验一个人的办事条理。煮饭是个细活儿,绝对不能急,必须一步一步来肉得先剁,菜得先切。做饭最能治疗现代人浮躁的心病,锅里水还没烧开,饺子自然不能往里扔。

要做饭,得先买菜,同样考验人际交往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把菜贩子的语气表情都琢磨到位,缺斤少两的事逃不过他的法眼。讨价还价那都是行为心理学,一句不合就上磅秤,那是实心角色。菜钱付完再顺他一把大葱香菜,礼尚往来,才有回头客。更有经验的人士带着秘密武器、火眼金睛识别真假食材,远离掺假造假食物,让自家菜篮安全安心,才能吃的顺心。

会吃的人有品味,会做的人有条理。吃是一门艺术,时代的精华,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改朝换代,唯吃不破。不要以为当个吃货很容易,门槛高,压力大,还得给朋友圈里各位尊贵的友人当小白鼠,花自己的钱,保别人的命。最后大家知道哪家餐馆有地道美食。


(图片来自网络)

真正吃货有号召力

说到吃,吃货们知道那些隐藏于城市最深处角落里的小店,尤其是在北京的老胡同里,兜兜转转不带迷路的;知道哪家馆子最能带动氛围,知道一切你闻所未闻的美食秘籍。一挥手、一声喊,千千万万馋猫跟着走。大家都爱听你讲,大家都爱跟你混,一来二去的,领导才能就有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个成语就妙到了极点——秀色可餐。长得好不好看,一眼便知,但要说颜值的最高境界,不是冻龄不是性感不是萌萌哒,是“可餐”,也就是看起来好吃。按照“相由心生”的原理,一个人如果心里没有美食,又如何看起来好吃呢?贪吃容易长胖?我告诉你,那是你不会吃。真正的吃货,营养补得足,新陈代谢好,心态境界佳,做事就得劲。

吃得好,胃尝动力十足才能好好消化,整天吃方便面、腌菜、火腿肠……肠胃自然要抗议示威, 一个人肠胃好了,脸色自然红润有光泽,头发乌黑亮丽、指甲也熠熠生辉。这是成千上万高档的化妆品和美甲美发服务换不来的。俗话说“要想面如花、必须肠无渣。”

精气神是另一个美的高度!人长得好精神就好,人见人夸。形容人心灵纯净坦诚,那叫“脆生生的”,形容人长得水嫩,那叫“脸皮跟刚剥好的鸡蛋似的”,反正总归离不开吃。


(图片来自网络)

创造用餐的氛围和仪式感

古人是把塑造一个孩子的吃相,提高其食商当成教养的起点。所以他们常从一个人的吃相好赖判断其处世为人的本质。今天我们怎么培养孩子的食商,让每一个孩子都好好吃饭的同时,能充分感受食物带给人类带来的健康幸福快乐。

心理学家说重视口欲期是培养食商的第一步。口欲期是指婴儿在1岁以前,主要通过口来探索和体验周围的环境,从中得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我们培养孩子的食商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其生理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的需要。

目前国际母乳协会主张对口欲期的孩子进行按需喂养,并尽量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都是是为了充分满足其各种需要。家长们要接受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过程。不对他吃手,吃任何凑近他嘴边的物品加以刻意的阻拦,责怪,只要确保进入宝宝口中的东西是安全的,相对干净的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要让孩子懂得吃饭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那么不会出现挑食偏食、满屋里追着孩子喂饭的状况。

吃是大事,不容小觑。食商从娃娃抓起,从食物的挑选、清洗、烹调的小事件、小故事中引出大道理而且易于接受和感同身受,非常利于他们的成长,这样的教育为何我们不引用呢?

作者:宋兵兵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 发表于 2017-11-11 00:00
  • 阅读 ( 71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