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特色的服饰体系: 中国戎装

历史的河道奔流不息,戎装见证者一个王朝的繁荣与破灭。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历代的戎装虽然与常装在风格品位上存在着一致性,但是由于功能的特殊要求,其衣、帽以及所有服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服饰体系。

商代:商代军队采用的是上衣下裳制。用犀牛皮和野牛皮制作成甲,用铜浇制成盔。

西周:《周礼.春官.司服》记载到:“凡兵事,韦弁服。”弁服则为西周常备军的正规戎服。颜色为浅朱色。冠帽用熟皮制成。

春秋战国:春秋初期随着人工冶铁技术的掌握以及晚期发明的生铁冶炼技术之后,铁兵器逐渐用于实战。于是在战国后期出现了铁制铠甲。

战国末年,赵武灵王由于战争的需要将当时以深衣为主的戎服改成衣身紧身开衩,圆领窄袖、长裤皮靴,衣束腰带的胡服。

秦代:秦代的戎服制式为上穿深衣,下着小口裤,士兵腿上裹有行缠或护腿,足穿靴或履,戎服通常用皮革制成,用带钩系接腰带。

汉代:汉代的戎服和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上穿禅衣,下穿裤。禅衣为深衣,又称沙毂禅衣(即有绉纹的单衣)。汉代军人的冠饰基本上是平巾帻外罩武冠。

魏晋南北朝:魏晋时期的戎服主要是袍服和裤褶服,战袍长度过膝,宽袖,领子交直领或圆领。裤褶服的褶长至两跨,紧身窄袖,领同袍服。戎服和铠甲外均束腰带。

南北朝时期的戎服长度多为膝上,质领宽袖的褵裆衫为主,另有小袖口绒裤沿袭东晋基本样式,其多为大口裤,膝下用带扎住或用行缠裹住。足穿圆头皮靴或尖头履。冠以帻、帽多见。

隋唐五代:

隋朝戎服仍沿袭魏晋南北朝,只是在铠甲细节上做了一些细微的改进,如褵裆铠的长度延制腹部,下垂边缘为半圆形,外部再裹上皮围来保护腹部,明光甲只将其腿裙的长度加长。

唐代的铠甲制造技术十分先进且制作精良,不仅在防护性能上优于其他朝代,而且装饰性能也十分精美。唐朝的军服制度大多是左右对称,方圆对比,大小配合,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军服的整体感。武官的戎服为缺胯衫,衫两侧开衩,以颜色、绣纹和束带上的饰物来区分级别。兵的戎服有缺胯袍和盘领窄袍两种,无绣纹,窄袖口,下摆较大,腰束革带,穿大口裤,脚穿乌皮靴。

宋代:宋代戎服做工讲究精细、形制统一。宋代的铠甲由胸甲、腹甲、背甲和腿裙连成整片甲身,用条带或束口固定,有披膊和护肩,头戴鏊顿项。

辽:辽使用的铠甲主要采用了宋代为主的样式,腿裙的长度短于北宋且胸前中央有大型的圆护。

金:早期铠甲只有半身,下面为布制或皮质的护膝。金代中期后铠甲区域完备,形制上类似北宋铠甲。

西夏:西夏历史资料较少,因此对于铠甲和戎服制式并无确定说法。西夏铠甲和宋代类似,以短甲为主,其戎服制度根据敦煌莫高窟壁画来看多为袍服,有长短之分,窄袖盘领,下衣裤,脚穿靴,腰系两条腰带,头戴幞头。

元代:元代戎服为本族服饰,即为质孙服,蒙古语为颜色的译音。样式为上衣连下裳的袍服,长至膝下或短及膝,紧身窄袖,交领或方式下摆宽大且不开衩。

明代:明代多采用锁子甲和布面甲为主的新式铠甲,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简单、防御面积较大且衣着轻便。

清代:清朝武官戎服为袍服,前后开衩、圆领右衽,窄袖且袖口为马蹄袖口,肩部有披领,右下裙短于左下裙一尺,并将短的一尺用纽扣固定于袍上。

我国古代的军服具备明显的时代特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的变异与进步,是我的国文化瑰宝。

?

  • 发表于 2017-11-07 00:00
  • 阅读 ( 124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