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战刀:俄罗斯恰西克骑兵军刀

一般咱们提到近代骑兵军刀(saber),脑海中浮现的造型都是细长的刀身,防护全面的护手等等细节。即便是具有自身刀剑传统的日本,虽然步兵军刀有部分采用了传统的太刀式样,但是骑兵军刀依然采用了西式的骑兵刀式样。然而在东欧的俄国,却有一种军刀显得卓尔不群——恰西克骑兵刀。

恰西克刀在历史上是沙俄帝国哥萨克骑兵所使用的主要装备,因为发源于高加索山区一个叫恰西克的地方而得名。相比同时代诸如英国1796年式轻骑兵军刀等近代主流的骑兵刀,恰西克刀有着太多与众不同的特质。

▲1796式轻骑兵军刀(复制品)

▲1927式恰西克军刀

首先,恰西克刀不仅没有护手,就连刀镡都没有,只有一个光秃秃的刀柄和一个鹰钩状的刀首。这也是恰西克军刀最大的特点。

另外,恰西克军刀的携带方式也和其他主流军刀有明显的不同。恰西克军刀的刀环位于刀刃一侧,这也就是说,当恰西克军刀佩戴在腰上时,其刀刃是向上的。而普通的骑兵军刀,刀环都位于刀背一侧,佩戴时刀刃向下。

▲恰西克军刀佩带时刀刃向上

▲大部分骑兵刀佩戴时刀刃向下

而且,早期的恰西克军刀与西欧的主流骑兵刀差别更大。比如说早期的恰西克军刀在入鞘之后,除了鹰钩状的刀首之外,其他部分包括刀柄都会放入刀鞘之中。

如果单独看恰西克军刀的任何一个特征,那么都是不合理的设计。但是当这些设计整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成为了专门为哥萨克骑兵打造的神兵利器。

▲哥萨克人

哥萨克人是一个非常奇葩的族群,按照血缘来说,他们和普通俄罗斯人同属于斯拉夫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是俄语的南部方言。但是在生活方式上,因为生活在东欧草原加上受到鞑靼人的影响,哥萨克人接受了游牧的生活方式,故而变得和普通俄国人有所不同,并且组建了大小不同的自治村庄。

▲世界名著《静静的顿河》讲述的就是哥萨克人在十月革命前后的苦难历程

这些自治村庄,自然有自己的武装,这些武装便是哥萨克骑兵的雏形。后来,波兰人和俄罗斯人先后雇佣哥萨克骑兵,并且册封哥萨克上层人士为贵族,使其为自己效命,大约在十七世纪,哥萨克骑兵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哥萨克骑兵的老照片

在当时,强敌波兰以翼骑兵闻名,他们具有强悍的战术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西方有骑马的火枪手龙骑兵,自然是以火枪闻名;克里米亚半岛的鞑靼骑兵以精湛的骑射而闻名。相比之下,哥萨克骑兵要想在这个骑兵的全胜时代中立足,必须要有自身的特色。

▲翼骑兵

▲龙骑兵

▲鞑靼骑兵

作为一个游牧族群,如同波兰翼骑兵一样的组织纪律性很难做到,火枪的制作工艺复杂,骑射必然被历史淘汰。在当时,哥萨克骑兵尤其看中刀术的练习,久而久之,马上刀术成为哥萨克骑兵的法宝,并且多次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而哥萨克骑兵刀那些与众不同的特质,都是为发挥马上刀术的威力而设计的。

▲直到苏联时代,恰西克军刀依然有所使用

首先,不要护手是为了追求使用时的灵活性。恰西克军刀在使用时,有两个其他军刀所没有的“绝活儿”。

一是反握撩杀,即反向握住刀柄,刀刃向前,刀尖向下,在马上追击敌人的步兵,这招十分有效。熟练的哥萨克骑兵可以轻松的在正握和反握中进行切换,文章开头的马刀舞里,美女手中的恰西克刀便时而正握,时而反握,刀刃寒光之余,更显灵气十足。

二是钩住刀首劈砍。即手握住刀首进行劈砍。恰西克的刀首是鹰钩状的,而且非常厚实,在对战中,可以握持刀首进行作战。一寸长一寸强,这样做增加了刀的攻击距离,可以扰乱对方骑兵对作战距离感的判断,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两个绝活儿一个针对步兵,一个针对骑兵,但是如果装备护手,则难以实现迅速转换,反而成为鸡肋。

至于鹰钩状的刀首,则更有说头。除了刚刚提到的可以握持外,还有多种作用。比如说早期的恰西克军刀式埋鞘设计的,刀柄也插入刀鞘之中。这个鹰钩状的刀首,自然有辅助拔刀的作用。

▲早期恰西克军刀的刀首

另一方面,刀首的底端是凹陷的,把刀的刀首向上,杵在地上,这个凹陷可以架设步枪,恰西克军刀瞬间又变成了一个步枪发射支架。当然,这个小功能用的机会并不多,到了线膛枪时代甚至还有些积累,但是出于对传统的沿袭,这个设计一直被保留下来。

▲刀首的凹陷

刀刃向上佩带这一点,熟悉的朋友看到这个一定会想起另一种刀刃向上佩带的刀具——日本打刀。日本打刀虽然是步战用刀,但是和恰西克军刀的思路是一样的,两者都是追求灵活性的战刀。

在战斗中,出鞘后快一步进行攻击,便意味着抢占了先发优势。日本打刀刀刃向上佩带,就是为了让细长的刀身出鞘后可以立即投入作战,日本更有专门的居合刀法,专门研究出鞘杀人的招式。

恰西克军刀也是一样,只不过从步战变成了马背上作战。刀刃向上的恰西克军刀在拔刀出鞘之后,便可以顺势一砍。骑兵之间的刀战机会转瞬即逝,更何况当时的骑兵也还会装备诸如长矛、马枪等副武器,能够快速拔刀作战很有必要。

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火器的而进步,恰西克军刀也逐渐摆脱游牧的风格,为适应战场环境而做出了很多改进。比如说不再采用埋鞘设计、部分军官定制款恰西克军刀甚至加上了条状的护指等等。其中最大的进步就是实现了制式化,有1881式恰西克和1927式恰西克等多种型号。

▲1927式恰西克刀

不过,制式化后的恰西克刀还加了一个特点:刀鞘上安装一把莫辛纳甘步枪的四棱刺刀。这个做法在也具有鲜明的俄国特色。

▲带有莫辛纳甘四棱刺刀的1919式恰西克

时过境迁,十月革命之后,哥萨克人迎来了“去哥萨克时代”,没能保住自己半耕半牧的生活方式和很多传统文化。而且伴随着武器的进步,骑兵被历史无情的淘汰。

但是,今天的哥萨克人依然在俄军中拥有不同寻常的地位,不仅依然保留有成建制的哥萨克部队,甚至还有专门的哥萨克少年军校。哥萨克三个字,在今天的俄军当中依然是响当当的,到哪都被人高看一眼。他们的手中不再有刀,但是心中的刀却从未放下。

▲哥萨克士兵的入伍仪式

注:本文为微信公众号中华冷兵器原创,作者冬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可锁定微信公众号:中华冷兵器


  • 发表于 2017-11-04 00:00
  • 阅读 ( 128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