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未来科学大奖观察

2017年10月28日上午,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中国大饭店开幕。蝌蚪君也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

谁得奖了?

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分别授予了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以及北京大学数学院的许晨阳教授。

施一公院士的获奖理由是: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因此他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潘建伟院士的获奖理由是:在量子光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通信成为现实,因此他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的“物质科学奖”。今年首度颁发的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则授予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作出的极其深刻贡献的许晨阳教授。

未来科学奖颁奖晚会(图片来源:人民政协网)

谁去做了演讲?

在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活动上,有一个暗物质的研讨会。未来科学奖科学家委员会委员、李政道研究所的资深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天文系前任系主任季向东教授做了演讲。季向东介绍了我国在四川的暗物质探测计划“熊猫计划”的大致情况:熊猫计划目前并没有探测到暗物质粒子,不过已经大幅度减少了暗物质粒子的搜索范围。如果下一步扩大液氙探测器的规模,则可以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季向东教授在未来论坛研讨会上讲解暗物质(张轩中/摄)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毛淑德也做了暗物质相关的科普讲座,他在讲座中表示:暗物质是虚无缥缈的,它的密度是方糖密度的一亿亿亿分之一,一块方糖内的暗物质大约相当于1个氢原子的质量,暗物质粒子在地球附近很少,因此它难以被探测到也是可以理解的。

毛淑德还介绍了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丽萨兰多提出的新理论:太阳沿着银河系中心做波浪型浮动,在中心区域有一个质量很大的暗物质团,受其引力作用太阳以每6600万年为周期围绕银河系盘面做简谐振动,当经过盘面的时候,暗物质密度很大,有可能引起慧星轨道改变而撞击地球,从而引起恐龙灭绝。据蝌蚪君了解,丽萨兰多还把相关理论写成了科普书《暗物质与恐龙》,此书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苟利军研究员等人翻译后在中国出版。

除了暗物质研讨会,未来论坛还设置了其他方向的研讨会,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教授杨培东做了人工光合作用的相关讲演,而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做了锂电池的相关讲演。

与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的对比

2017年的未来科学大奖与2016年对比,新增加了一个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而且这个奖首次颁发就奖励给了1981年出生的年轻数学家许晨阳。据“科猫”报道,许晨阳表示他将于明年奔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设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使得未来科学大奖区别于诺贝尔奖——因为诺贝尔奖是没有数学奖的。

另外一个不同点在于:与2016年相比,2017年得奖人中没有大陆以外的科学家。在2016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他基于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DNA的发现,在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2017年的获奖者都来自中国大陆。

与2016年相比,2017年的获奖者也有相同点:名校副校长容易得奖。2016年的得奖者之一是清华大学的薛其坤副校长,而2017年得奖人中有两个副校长,他们是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潘建伟院士。

预测2018年的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

前两年的未来科学大奖相对容易预测,因为得奖人都是名声很高的科学家。随着时间的推移,2018年的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将变得难以预测。

暗物质研究领域,悟空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常进研究员与熊猫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季向东教授等人都有重要的贡献,但目前悟空计划的探测结论还没有公布,所以很难评价这一项目是不是会进入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评选委员会的考察范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杨培东教授是众所周知的纳米科学牛人,本来也有希望得奖。不过未来科学大奖只奖励给在大中华地区工作的科学家,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美国,显然也不属于大中华地区。

那么 ,2018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到底花落谁家,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无论是谁得奖,未来科学大奖都为中国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 发表于 2017-10-31 00:00
  • 阅读 ( 74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