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衣库对各收入阶层的覆盖能力为什么强?

 当今中国,“社会分层”是最敏感的公共议题,而目力所及,在具备品牌光环的大众消费市场,除了iPhone,至少在服装领域,优衣库算是个特殊的存在。每隔一段时间,“优衣库对各个收入阶层的覆盖能力为何这么强?”的提问便会在网上频繁出现。

有趣的是,在诸如北京这种“折叠”的城市,人们收入有别,却普遍将HEATTECH和轻便羽绒服等爆品视作衣柜常客,人们也普遍感觉,优衣库店面清新,价格适中,体验良好,格调鲜明。

但必须指出,这种穿透阶层的力量,更多是拜技术所赐。优衣库是大众服装领域离技术最近的,没有技术,上述所有“感觉”,可能都会显得空洞。在我看来,这种穿透阶层的力量,来自人们痛点的相似,所有人都想用最得体的方式,在冬天保持温暖,在夏天保持干燥,这让他们在技术革新面前变得趋同——就像所有人都热爱iPhone并觉得用它理所当然一样,通过HEATTECH等产品,优衣库亦成功将科技渗透进大众生活。

不只在中国,HEATTECH系列在全球已售出10亿件,面料头尾相连,绕地球7.5圈——考虑到服装市场每年生产总量为190亿件,是智能手机的150倍,这种渗透过程,很多时候被淹没在IT技术进步的迷雾中了,所以有无知者在网上发问:“为何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服装穿着却好像一直没有技术进步?”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10月24日,纽约曼哈顿Spring Studio,优衣库与合作伙伴东丽首届“服适人生的艺术与科学”科技博览会在此举行。某种意义上,这是两家公司合作15周年的一次庆生——从2003年HEATTECH系列诞生算起,两家公司通过一次次技术尝试,一次次颠覆人们的穿衣常识。博览会上,HEATTECH,ULD高级轻型羽绒服,AIRism舒爽内衣,Dry-EX高功能吸汗速干面料等产品完成了一次技术巡礼。

正如伟大学者麦克卢汉所言,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干一件事:用技术产品延伸身体的可能性,电视延伸了双眼,电话延伸了双耳,汽车延伸了双腿——而服装作为最贴近身体的产品,无疑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透过这场在纽约的技术巡礼,你会清晰地体会到,某种意义上,优衣库与东丽的合作史,即是人类“第二层皮肤”的当代进化史。

一个念头

当然,相比优衣库,其技术合作伙伴东丽的名字稍显陌生。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化工集团之一,这家拥有90余年历史的公司,已将自身技术应用于飞机,汽车,火箭,家电,3C和医疗等诸多领域。而它对服装技术进化史的书写,还要从20年前谈起。

在人类经历过的大多数岁月,体态臃肿,是冬日常态,这也成为柳井正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念头:“如何让针织衣系列既保暖又轻薄?把人们从冬季臃肿的服饰中解放出来?”这个念头萌芽已久,直至他看到一篇报道,才让它觅得曙光。

1999年,《日经》上刊登了一篇东丽和波音合作研发的新闻,东丽对“纤维技术在未来将带来颠覆性变革”的看法,与柳井正不谋而合。他托人找到东丽社长前田胜之助,把挥之不去的念头讲给他听。但即便是对深谙纤维发展脉络的东丽来说,这个念头也算天方夜谭了,更何况,还有外人跑到东丽社长的面前发牢骚:“为什么东丽这样的大公司要跟优衣库这样的小公司做生意?”

好在结果令人欣慰,进入21世纪,优衣库不断变大,经过前期磨合,2003年优衣库和东丽创建“次世代原料开发团队”,双方开始为一个“想象中”的产品共同攻坚。2006年,两家公司更是建立了一种类似“虚拟公司”的共生关系:东丽负责研发生产,优衣库负责企划,营销和销售,他们不循常规又完美互补的合作,在当时亦被看作产品之外的创新之举。

大概十年后,有学者将这种类似生物界“协同进化”的关系,定义为“积木式创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木桶理论”(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那块木板),在同一产业链上,不同企业悉心打磨自己的最长板,然后与其他企业的最长板嫁接,通过构筑一张价值网络,瞬间形成合力,迅速占领市场,是在剧烈变革的时代,最睿智的企业组织形式。

早在十余年前,优衣库与东丽便深谙此道。

先行者优势

HEATTECH是这家“虚拟公司”诞生的第一个产品,也是人类服装技术史上一个重要时刻。

时至今日,怎样形容它的成功都不过分。柳井正自己也不曾想到,当他把“让针织衣系列既保暖又轻薄”的念头告知东丽的20年后,HEATTECH系列已形成面向不同需求的三个产品线:温暖内衣,倍舒暖内衣和高舒暖内衣。纤维,纱线与面料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让倍舒暖内衣的保暖性能是温暖内衣的1.5倍,高舒暖内衣的保暖性能是温暖内衣的2.25倍。

科技渗透大众生活的一个标志,就是没人会了解技术本身,只关心技术对生活的改善:就像大众从不关心iPhone芯片和传感器的运作原理一样,多数人也不知道HEATTECH的热吸附原理——由4种不同纤维编织的特殊结构,与汗液产生反应后生成热能,通过由纤维空隙形成的空气层形成保温——人们只知道,它在冬天真的很受用。

这种受用,来自纤维在微观世界中的相互交融。多次改良后,HEATTECH已由早期的聚酯纤维和棉纱线组合,发展到4种不同纤维混纺而成:粘纤附着人体湿气,将水分子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仅有发丝1/10细的极细腈纶取代了原先的中空绵,形成气囊,保存从粘纤中散逸出的热能;氨纶拥有高伸缩性,大幅提升舒适度;聚酯将水分快速吸收并干燥,在多次洗涤后保持衣物形状。

在博览会现场,各种实验也直观还原了上述过程:将HEATTECH放进有加湿器的箱子,热成像与温度指数温度上升明显,模拟了HEATTECH利用汗液发热的原理。


另一装置模拟了发热后的保温效果,白柱代表纤维,红球代表热量,可明显发现排列更紧凑的纤维将热量锁在空气层。

在现场,不少参观者都对这种发热方式颇为好奇,但我个人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万能的淘宝有无数“发热保暖内衣”,日本本土也有一些类似竞品,但为何多年以来,在技术上HEATTECH仍处于近乎垄断的地位?

在博览会的采访环节,我将这一问题抛至给优衣库的技术高管,他的回答很简单:十余年的不断迭代,夯实了HEATTECH的技术壁垒,阻碍了后来者的追赶步伐。“HEATTECH不是一诞生就拥有现在的技术,每年我们都会增加功能,这些附加技术,直接来自于我们的用户反馈。”

的确,自2003年上市,HEATTECH就不断根据用户反馈“小步快跑,不断迭代”:2004年加入吸汗速干功能,2005年增加保湿效果,2006年革新面料打造柔和触感,2007年新增伸缩性功能并将保湿效果提升,2013年推出倍舒暖系列,2016年推出高舒暖内衣系列——今年则在纤维中增加了具有保湿与抗氧化效果的摩洛哥坚果油成分,且在男款使用了无缝缝纫技术,袖口与颈部的滚边不再存在,女款添加罗纹产品,让触感更佳。

对同一款产品持续多年的迭代,在服装领域极其罕见。有趣的是,这种“率先起步,数据反馈,改良产品,巩固市场”的商业闭环,在科技领域倒是蛮常见。

让它自由呼吸

除了HEATTECH,博览会还展示了优衣库ULD高级轻型羽绒服,AIRism舒爽内衣等核心产品的技术路径。

比如ULD高级轻型羽绒服。人类是视觉化动物,电影《史蒂夫·乔布斯》里,乔布斯在酝酿iPod时就指着女儿笨拙的随身听说:“我要把1000首歌装到你的口袋里”,女儿瞬间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视觉化的力量,视觉是展现科技的最佳途径。

于是在博览会现场,一只气球让一件羽绒服腾空而起。哪怕参观者在冬日已习惯了它的轻盈,也知道它“只有两个鸡蛋重”,但看到羽绒服飘在天上,依旧赞叹不已。

也有好奇者发问:它为何这么轻?事实上,与传统羽绒服相比,ULD羽绒服的制作理念更为先进,其无需传统羽绒服的内胆,即可填入高品质羽绒,而超轻尼龙细支纱材料带来轻盈感受,也带来出众保暖性。

当然,仅有保暖性还不够,在过去的冬季,人们对羽绒服可谓爱恨纠缠,它让人温暖,却在许多时候成为累赘,大众对羽绒服的态度其实是冷漠的,需要你时请张开环抱,不需要你时请尽量缩小——ULD便是如此,在博览会的极限压缩实验中,一件ULD羽绒服被轻松打包进各种狭小空间,一个公文包,一只球鞋,一只马克杯。

而在ULD羽绒服的不远处,AIRism舒爽内衣展台同样惹眼。

几乎所有人在穿着甚至触碰到AIRism面料后,都会瞬间感觉到它的“轻若无物”。剖析其技术原理,它使用了比发丝更纤细的超细涤纶纤维面料,多边形截面纱线的特殊编织结构带来强大吸汗速干性能,高科技智能面料有效发散身体闷热感;超细纤维面料营造出柔滑触感。

博览会现场也通过各种实验,印证了AIRism的各种功效:在AIRism纤维面料与棉质面料上分别洒水并开启风扇,明显可以看到AIRism面料上的水渍迅速变小,体现速干效果;此外观展者还可亲身触摸3倍柔滑轻盈的AIRism科技面料,并通过与棉质面料的对比,感受AIRism面料的精细编织工艺与顺滑质感。

另外,这次博览会还展示了Kando Pants感动裤和Dry-EX快干科技面料等产品——总之一切指向一点:这些注定写进服装技术进化史的产品,正在不断渗透进大众生活,让所有人时刻保持舒适。

当然,人类对服装的诉求,会随着科技进步而欲求不满。要知道,在科技领域,未来十年将会令过去十年黯淡失色,服装亦如此。在诸如《三体》等科幻作品里,植入柔性传感器以实现生理指标实时监测的服装,对电子产品进行控制的服装,几乎是未来标配。

而这次科技博览会,优衣库和东丽就通过概念性产品,向人们宣告“未来已来”:根据不同光线改变颜色的外套,检测生命体征的紧身衣,通过太阳能给手机充电的衣服……你可以从这些衣服中,窥见人类对未来服装的期许。

总之,在我看来,这次科技博览会传递了这样一个讯息:服装的演变直接反映出人类社会的经济变化,政治变革与文化变迁,但重要的是,时代越是自由,越是没有束缚,“舒适”就越成为判断服装的第一准则。多年以来,优衣库和东丽就不断通过技术创新,让人类的“第二层皮肤”更加舒适,让它忘记季节所限,自由呼吸,让它更加善待人类那层真正的皮肤。

好的技术,让人自由

那么最后的问题是,将服装科技渗透进大众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首先你得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所有变量里,技术是最本质的因素,而有趣的是,当一项技术诞生,便有了自己的“生命”,再没人能预测它对人类的影响。

举一个我最近看到的例子:人类发明了犁,让田间劳作效率提高了7倍,使得一个社会只要20%的人口从事农业,就能养活所有人——当时人类对犁的认知就停留于此。但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学者万维刚解释道:“这意味着妇女不用去地里干活了,可以专门在家里带孩子和操持家务;这又意味着两性分工的变化,这意味着很多人可以从事手工业、商业等其他行业;而这又意味着更复杂的经济,以及专门的知识分子的出现,事实上东方和西方的各路‘圣人’都是农业普及的产物。这意味着一部分人可以根本就不劳动,专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而这又意味着阶级分化的产生。”

面料技术的革命当然没有犁这般意义深远,却也遵循相似的内核——即使发明者自己,也说不出它全部的应用场景。柳井正就透露了一个小细节:在新加坡这个温暖的国度,HEATTECH卖得特好,有很多人穿着它健身,这会出更多汗,也有很多人穿着它适应冷气过足的办公室,这令柳井正自己也感到意外。

所以站在今天的视角,不太可能推导出当人们实现“在炎夏更凉爽,寒冬更温暖”之后全部的发展链条,它对时尚有何影响?对生产效率有何影响?乃至对气候有何影响?

但当你在冬日穿着薄衣自如行走的时候,你便可以确定,它已经渗透进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让你我的生活,更加自由。

李北辰/文(科技自媒体,致力于用文字优雅的文章,为您提供谈资与见识)

  • 发表于 2017-11-03 00:00
  • 阅读 ( 117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