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习惯与是否做梦有关吗?

睡眠与梦,永远是人们最为感兴趣,也最为关注的话题。

比如,睡眠习惯与做梦有关吗?就是人们常问起的一个问题。

答案很明确,的确有关。

具体的,需要从睡眠时相与梦的发生说起。

睡眠的周期

关于睡眠和梦,人们已经研究或者思考了几千年,却始终难窥其奥秘之一二。直到脑电图的发明并应用到睡眠研究中,才为人们对睡眠和梦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

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发现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睡眠就是最典型的昼夜节律事件之一。

目前认为,睡眠节律由昼夜节律和代谢两个因素驱动。

首先,人在清醒状态下细胞代谢会产生一种叫腺苷的化合物。这种物质在脑内是一种抑制性递质,主要通过作用于某些脑区的腺苷受体使人产生疲劳、困倦的感觉。

研究发现,使用这种受体的拮抗剂会使人感觉清醒,提高警觉度。我们最常用的提神剂咖啡就是通过与腺苷受体的结合发挥作用。

而睡眠中,腺苷则会被通过某种机制清除掉。因此,得到充足良好的睡眠,早晨醒来会感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驱动睡眠的另一个机制是昼夜节律,主要是丘脑视交叉接受眼睛的光照刺激影响松果体褪黑素的产生和分泌发挥作用。通常,进入晚上,随着光照的减弱,松果体产生褪黑素增加,人就会精神变差。到某个时间点褪黑素会像涨潮一样出现爆发分泌,这种潮式分泌峰导致人很快陷入睡眠。

一般人,每晚的睡眠由几个睡眠周期构成,每个周期又可以分为四(五)个时相。

现在网上经常见到的这张图片是笔者前几年制作的,展示了睡眠的五阶段,及各个时相经历的时间长短和脑电图上脑电波的特征。

2007年美国睡眠研究所将上述第3和第4阶段合并为新的第三阶段。由此,睡眠被分为四个时相。

第一阶段,进入睡眠。开始打瞌睡到昏昏欲睡状态,如果没有受到干扰,身体会逐渐放松进入睡眠。受到一些刺激,哪怕是很小的刺激也可能惊醒过来。这种状态我们任何人都经历过无数次,再熟悉不过了。

这个时相一般仅历时几分钟。

第二阶段,正式进入睡眠。意识已经大部丧失,失去了时间概念。身体完全放松,呼吸、心跳逐渐变慢,体温降低,意识与外界的联系逐步断开,却仍然没有完全切断,稍微强一些的刺激仍然可能唤醒。

这个时相通常历时30~45分钟。

第一、二阶段又合称浅睡眠阶段。

第三(、四)阶段,脑电波越来越慢,以慢波为主,称为慢波睡眠阶段。这个阶段,心跳、呼吸、血压、体温和人体整个代谢都降到一天中最低的水平,意识几乎完全与外界断开,很难被唤醒。因此,也称深度睡眠阶段。

这个时相通常持续约25~30分钟。

第四(五)阶段,脑电图上表现为快波为主,眼球快速闪动(主要以左右移动为主),称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这个阶段人似乎突然开始活跃起来,心跳、呼吸、血压和体温骤然升高,男性阴茎会充血勃起。

人类的梦最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REM睡眠通常持续5~30分钟。

睡眠通常依次经过以上四个时相构成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历时90~110分钟,每晚睡眠可以经历4~7个这样的周期。

开始的周期深睡眠时间更长,到后面几个周期则主要是浅睡眠和REM睡眠,也合称非慢波睡眠。

梦与睡眠周期

早期的研究认为,梦全部发生在REM睡眠。

理由是,在最早的研究中报道,处在REM睡眠期间的受试者被唤醒,他们中的82%报告正在做梦。而非REM睡眠期间受试者被唤醒,没人报告做梦。

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睡眠的第一个时相,人也可以做梦。

这一点从很多生活经验都可以得到说明。有时候,特别是白天的瞌睡或小憩时,这么短的时间显然不会经历几个睡眠时相进入REM睡眠,那么这些梦显然并非经典的REM梦。后来的研究证实浅睡眠第一阶段同样可以做梦。

而且两种梦还有一些差异。

在一项涉及39份报告的分析中,REM梦通常比NREM梦历时更长、情节更更生动、画面更具动感、内容更千奇百怪更脱离生活事件。也就是更加像梦,更加蒙太奇。

而NREM梦则更像人们的思想,包含更多生活事件元素。

一份报告中,大约70%的REM梦被报道为奇怪,而NREM梦则仅有20%。

梦的回忆

做梦跟能回忆起梦,是两回事。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每个人每天都在做梦,REM睡眠期间几乎充满了梦。但是,绝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自己做过梦,清醒后能回忆起的梦很少。

这是因为,能不能回忆起梦与醒来的时相存在很大方关系。正常不受外界刺激的睡眠,大概率上并非在REM期醒转,醒来时间离REM期间隔约长,越不容易记住在做梦。

睡眠习惯对梦回忆的影响

回到今天的主题,睡眠与是否做梦有关系吗?

首先,我们需要换个更严谨的问法:

进入睡眠的时间与能够回忆起做梦有关系吗?

答案很明确:有。

影响梦回忆率的因素,除了睡眠被不正常打断即叫醒,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睡眠习惯。

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超过8.5小时的人,比睡眠时间少于6.5小时的人回忆起梦的几率高50%。理由很简单,睡眠时间越长,早晨邻近醒来时则更容易处在浅睡眠阶段,也更多REM睡眠,那么醒来后有更多机会记住梦。

那么,晚上入睡时间越早,整个睡眠时间就越长,也就更容易记住梦。

特别是,如果中间醒来,刚刚重新进入迷迷糊糊的睡眠第一阶段,又被某种刺激惊醒,则更容易记住梦。

就如同白天的瞌睡的梦更容易被记住一样。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你有过吗?

虽然,有研究发现梦回忆率也存在其他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有研究发现梦回忆率与记住梦的愿望有很大关系,等。

但是,总体上,睡眠习惯的影响,尤其是总睡眠时间和入睡时间的关系最大。

老年人为什么更多梦

事实上,老年人比年轻人有更少的梦。如上所述,梦主要发生在REM睡觉,而睡眠时相随年龄有显著不同。成年人REM睡眠约为25%,儿童约占50%,在早产儿则报告高达70%~80%——这就是小孩子睡眠“不老实”的原因所在。

老年人REM睡眠可能降低至仅占整个睡眠的15%左右。当然,深睡眠也显著减少,更多的是浅睡眠。

既然老年人世纪的梦更少,为什么却往往抱怨“一闭眼就是梦。整个晚上都在做梦,根本休息不好”呢?

这主要是老年人睡眠特征和睡眠习惯造成的。

老年人,虽然深睡眠减少,但是REM睡眠更少,理论上做梦也更少。但是,老年人往往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导致他们早晨更多处在浅睡眠。特别是会被起夜或者其他刺激吵醒,时间又很早,不能起床,只好辗转在半醒半睡的状态,因而梦就“特别多”——更容易被回忆起而已。


  • 发表于 2017-11-03 00:00
  • 阅读 ( 70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