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兵蟹将竟有原型?基里巴斯人的海鲜武备大杂烩

虾兵蟹将这句成语据说最早出自明末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的第四十卷《旌阳宫铁树镇妖》,说的也正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指故事里的火龙对自己手下兵将的称呼。同时似乎也是从一开始就是不中用的小喽啰的代名词,在待遇上和同样是有着动物形象,但却多少会有些瘆人的牛头马面不大一样。究其原因,也许不光是因为虾兵蟹将干的差事不是牛头马面那种阴森森吓人的勾当,而且还可能是由于虾和蟹都是中国老百姓餐桌上喜闻乐见的日常食材,一顿饭少说都能干掉它个十来条虾,一两只蟹,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不出敬畏感了。哪支军队要是给冠上了虾兵蟹将的头衔,那肯定多半不是件什么好事。

▲最早让笔者直观领略到虾兵蟹将实力的就是这部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可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东邻日本的文化观念就与我们大不一样,要不有句话叫做“东洋古怪多”,各式海鲜都能堂而皇之地成为盔甲上的装饰物,蟹、贝、虾、螺、八爪鱼,品种不少,聚在一块都足够做一桌海鲜大餐了。

▲经常关注冷兵器研究所的看官们肯定不会对这些“菜肴”陌生的。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本文要说的则是曾经活跃在太平洋中部星星点点岛礁上的基里巴斯古勇士。他们的扮相比起上面的日本“海鲜”的造型还要像是从龙宫里来的人。

上图是穿戴传统盔甲的吉尔伯特群岛上的基里巴斯勇士照,时间约为1900年代初期。注意他头上顶着的可不是榴莲,而是一种鱼——

▲就是这类遇上危险时会吸入海水使身体鼓胀成个圆球,同时竖起根根棘刺的密斑刺鲀

密斑刺鲀是二齿鲀科(二齿鲀科的拉丁学名是Diodontidae,英语为Porcupinefish。也有人根据其英语名词而翻译为豪猪鱼和刺豚、刺鲀)刺鲀属的一种,有毒,不宜食用,照片上这条正常情况下的密斑刺鲀显得小巧且人畜无害。

这顶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鱼皮盔除了用到刺鲀皮外,还有椰壳纤维、植物纤维与人发。椰壳纤维被捻成双股系带用于佩戴;植物纤维和人发则是用来做成头盔正面的内衬,也就是说头盔里除了没有头发遮盖的额头,其他但凡是有头发的部位,都没有衬里。这点也是比较好理解的,毕竟不是金属头盔,头发就可以直接当衬里减少头皮摩擦,还透气。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套基里巴斯甲胄,所用材料与海鲜无关,主要用到了椰壳纤维、木材和人发

椰壳纤维是一种从椰子壳中提取的木质纤维。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主要用于家具填料和垫子的填充物,也用来制作刷子、绳索和麻线。从未成熟的青壳椰子中提取的椰壳纤维是白色的,要比从完全成熟的棕壳椰子中获得的棕色椰壳纤维来得更为平滑细腻,后者厚实、坚固、耐磨度高,显然是用来制作盔甲的较为合适的材料。

从这张身甲领口部分的细节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横向上构成类似于织物纬线的,一道道较粗的,就是被搓成绳索状的椰壳纤维。它可能是采用了类似“回纬”的工艺,即一根线索没有弄断,像一条身躯无限长的贪吃蛇一样,转个一百八十度回过来继续打下一排的纬。每一排之间都有双股的椰壳纤维束扎绑定。黑色的部分就是人发做的装饰。背后的负板由两根木制支架与身甲相连,作用并不只是用来背部防护,高大宽敞的设计可以一定程度上挡住敌人对头部颈部的挥砍攻击。从这一点来说,鱼皮盔就更像是种装饰品。

而在德国柏林人种学博物馆的这套基里巴斯甲上,我们则可以看到更多的海洋元素:腰上多了圈附加护甲,可能是魟鱼皮材质;两只用到椰壳纤维(可能还有头发)捆绑固定鲨鱼齿的护臂;还有与护臂同样制作方式的带有鲨鱼齿的三股叉。

▲大英博物馆的同类收藏,鲨鱼齿护臂,结构作用一目了然,不言而喻

▲鲨鱼齿手套

▲三股叉及细节图

▲其他形制的武器结构材料也都差不多,这里一并贴上,最后两张短刃武器,是妇女所用

基里巴斯在地球上远离其他先进文明的位置决定了他们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地取材制造武器与相适应的防具,并且再一次地证明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战争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力:再落后也可以利用一切得到的材料用来杀戮同类。当枪支大炮随着西方人闯入他们的世界后,原有的盔甲兵器完全失去了作战的用途。也许也就是在这些过了时的武器不再沾染鲜血的时候,它们才更有资格代表基里巴斯人的智慧与才艺,走入博物馆为世人所称道。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PZL,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 发表于 2017-10-28 00:00
  • 阅读 ( 74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