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现!心跳骤停时,冷却全身血液能挽救生命

心脏停止跳动后,如果5分钟内无法复苏,便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有这么一种前沿技术,设法将肺部作为热交换器来冷却血液,这或许可以为我们抢救心脏病突发者争取更多的时间。

心脏骤停咋回事

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

心脏骤停有何症状

绝大多数患者无先兆症状,常突然发病。少数病人在发病前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有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非特异性症状。心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一般心脏停搏3~5秒,病人有头晕和黑朦;停搏5~10秒由于脑部缺氧而引起晕阙,即意识丧失;停搏10~15秒可发生阿-斯综合征,伴有全身性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停搏20~30秒呼吸断续或停止,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或紫绀;停搏60秒出现瞳孔散大;如停搏超过4~5分钟,往往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过久而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辅助检查以心电图最为重要,心脏骤停4分钟内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心室颤动,4分钟后则多为心室静止。

怎么识别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识别一般并不困难,最可靠且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一般轻拍病人肩膀并大声呼喊以判断意识是否存在,以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如果二者均不存在,就可做出心脏骤停的诊断,并应该立即实施初步急救和复苏。如在心脏骤停5min内争分夺秒给予有效的心肺复苏,病人有可能获得复苏成功且不留下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损害的后遗症;但若延迟至5min以上,则复苏成功率极低,即使心肺复苏成功,亦难免造成病人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性的损害。心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心肺复苏咋救治

心肺复苏术首先要做的是马上检查下病人发生了什么事(不要超过10秒),大声叫他,看病人有没有反应,假若没有,趴下来听一下病人有没有呼吸,也没有的话,这时你应该一方面声嘶力竭地喊出"来人呀!救命啊!"另一方面指挥他人打急救电话。打电话的人要镇静,不要慌张。简洁地描述病人所处的位置,以便让医护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到达。

通常所说的心肺复苏三部曲“ABC”,指的是复苏的三个环节:A(airway)——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畅通;B(breathing)——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即口对口(或鼻)人工呼吸;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即心脏按压。

(1)开放气道(Airway)

昏迷时,人的舌头会下坠,容易把自己的气道堵死。可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并清除病人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方法是一手放于病人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另一手的掌心放在病人下颏骨处,使其牙关紧咬,下颏向上抬。

(2)人工呼吸(Breathing)

如果你已经对病人做了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那么紧接着趴下去听一下病人的鼻里有无气息。如果没有,就捏住病人的鼻子,深吸一口气,用你的嘴完全罩住他的口,缓慢吹气,要确实看到他的胸部有随着你的吹气而起伏,每次吹气持续2秒钟,然后把手和嘴移开,让病人自己完成呼气动作,频率约10~12次/分钟。

(3)心脏按压(Circulation)

在行口对口呼吸的同时,你还要观察病人的反应,他醒了吗?在挣扎吗?当然你能够专业到可以判断病人颈动脉是否搏动或是否有心跳最好,但这并不容易,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你需要通过检查病人是否有正常呼吸以及运动反应来决定是否行心胸按压,但评价时间也不要超过10秒,如果你拿不准,那还是开始按压,要记得病人要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再找按压的位置,沿着肚子中线向上摸,可以摸到一个剑尖似的骨头端,这就是叫剑突的地方,向上一拳头左右,就是你要按压的地方了。将一只手掌放在这上面,另一手掌重叠在这只手的手背上,无论你的手指是伸直还是交叉在一起,记住不要离开胸壁。此外还得双肘伸直,上肢成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要求每次按压的用力都垂直于胸骨,使胸壁下陷4-5cm,按压频率大约是100次/分,不管你按压的同时有没有人帮你向患者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你所做的是保持必须保证能有15次胸外按压,配以2次人工呼吸(15∶2)。

大发现!低温延缓损伤

这里的一项技术,或许可以为心脏骤停的患者延续生命。而该手段所用到的原理,则是另一个臭名昭著的人体杀手:低温症。

在人体内,化学反应的速率随温度的下降而减缓,因此温度过低对身体会产生坏处。失去太多的热量,你可能会陷入低温症。而如果将足够多的热量移除,机体的各类反应最终将完全停止,生物学家将这种停止状态称为死亡。

低温可以导致死亡,但有些时候,尤其当死亡已迫在眉睫,它却或许能为人类带来一线生机。

Tissier与合作者制造了一种仪器,这种仪器可以在几分钟内使机体温度迅速下降。其使用方法如下:深呼吸,做好窒息的准备,随后冷冻液会泵入你的肺里。

保持正常稳定的体温有助于机体各类新陈代谢的进行,而当我们的体温下降1°C,大脑的代谢速率降低6%~10%,有害的生物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下降。因此,体温下降3至4°C,能为患者争取大量的时间。

2005年,Tissier在南阿拉巴马大学接受心脏病治疗的培训时,开始考虑降低人体体温的可行性。医学工程师James Downey和James Parker当时正在研究如何将液体呼吸治疗用于缓解早产儿呼吸障碍。成人的肺泡表面有一层表面活性物质,而一些早产儿则不具有这类物质,因而他们的肺叶会粘在一起。Parker和Downey试图探究一类名为全氟碳(PFC)的液体能否对此有所帮助。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已有研究表明PFC能携带溶解氧,而且这些氧气能被肺部吸收。但难题在于,如何实现液体在肺中的进出。在一次呼吸作用中,含氧液体需要被泵入肺里,而富含二氧化碳的液体则被泵出。但如果压力值出现错误,可能导致气管破裂甚至肺部爆裂,或者液体根本无法填满肺部。Tissier认为,若想使用PFC进行治疗,首先需要非常准确地测定肺部压力和填充压力,从而计算出理想流量。

准确地测定压力对于治疗至关重要,否则肺部可能会破裂。

Tissier注意到,在帕克和唐尼的研究设置中,必须加热全氟碳来避免体温的下降。这启发他考虑利用肺来作为热交换器。人类的肺部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所以用低温液体来填充肺部,可以成为一种由内而外冷冻机体的有效方法。

Parker和Downey发明了一种将液体注入肺里的泵,他们安装了加热控制装置和压力测量仪来精确地监测液体的温度和流量。准备就绪后,他们在兔子身上开始了试验。

“我们发现在两分钟内,兔子的心脏和大脑就被冷却了。”Tissier说。后续试验表明,利用PFC来进行液体呼吸能够实现机体的快速降温,这可以延缓兔子心脏病发作的进程,从而减少由此导致的神经损伤。

去年,Tissier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六只羊羔身上测试了新设备,研究团队表示,这项技术已经为人体中的应用做好了准备,下一步将是进行临床试验。但距离液体呼吸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Benger认为,在心脏病突发的紧要关头,这种方法可行性有限,因为设备的安置需要时间。Tissier相信,降低化学反应速率会对令现代医疗头疼不已心脏停搏问题产生帮助。此外,它还将在枪伤和刀伤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效力。

本文系科猫平台编创【新知】文章,内容整理自环球科学、搜狐网,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猫APP(SciMall)于今年5月25日上线,是中国科协为全国8100万科技工作者打造的智能、便捷、有效、安全的一站式服务的综合社区,是专注科技人才知识分享与社交服务的平台

  • 发表于 2017-10-20 00:00
  • 阅读 ( 123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