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被边缘化的背后有什么?

并非万能的银行卡

林恩在一个安静走廊里发现了一台自动售货机,口渴疲倦的他正好想喝杯可乐。自动售货机上有个小型的数字界面,还印有这样一句话“仅接受非接触支付”。他摸出了兜里的银行卡往上一扫,但是机器没有吐出可乐,界面弹出这样一个提示信息“此卡无效。”不是所有的卡都是平等的,即使你能有这样一个万能的卡,但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得到。

在一个理想化的市场中,买卖双方只要合意,并在法律范围内,就可以自由交易。现在,对于林恩来说,市场就在他面前,汽水饮料就在面前的架子上,由一台自动售货机代为销售他想要的可乐。这样的一个机械装置,应该遵守简单的市场约定:如果你付给我主人足够的钱,我就会给你一杯可乐。那么为什么这个该死的机器不能和他签订这份合同呢?

现金支付和银行支付

要理解这一交易的失败,我们必须首先明白,我们生活在两种货币模式之中。现金交易系统是由我们手动完成整个交易的传递过程,这种货币模式是公开的。现金可以称为国家法定货币,事实上,我们体验现金就像其他公共设施一样,它“就在那儿”,看起来很肮脏和没什么吸引力,并且缺乏效率和滋长腐败,但是原则上它是开放存取的。它可以直接由社会上最富有的阶层传递给最贫穷的阶层,反之亦然。

与此同时,我们还有一种独立的数字法定货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金钱代币以“数据对象”的形式记录在权威的数据库当中,银行被授权给我们“记分”。我们拥有相应的银行账户,金钱的转移是我们通过向我们的银行发送信息来“移动”的,例如,通过手机或电脑要求他们修改数据。如果买卖双方的银行都同意修改你们的账户,那么你的钱就会“转移”到卖家的账上,表现为你账户的数字会减小,而卖家账户的数字增加。

第二种货币模式本质上是私有的,其基础设施的运行受逐利的商业银行和大量私人支付中介所控制——如维萨(Visa)和万事达(Mastercard)。在你银行账户上所印刻的数据并不是国家货币,这个数据记录的是你的银行向你发出的私人承诺,承诺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将其转换成国家货币。你的工行账户上写着“5000元人民币”意味着“工商银行集团承诺你可以获得5000元人民币”。ATM网络是你可以兑现这些私人承诺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数字支付系统是一种转移(或者说重新分配)这些银行和我们之间承诺的方式。

也就是对于林恩来说,这不再是他和卖家之间的交易。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未知第三方,追求赢利的金钱传递者,它站在买卖者中间,作为资金流动的推动者,但同时也是潜在的守门人,它有能力对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模式进行干扰、监控或者设置条件。如果这个守门人不想做我们的生意,我们就不能和卖家完成交易。

谁在驱赶现金?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兴起,无现金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推行者们正在努力消除我们对于现金的依赖,在买卖双方之间推广银行和私有支付中介。无现金社会,更准确地说是银行支付社会,常常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是“自然发展”的结果。然而未来任何的无现金社会,都将是由以下三方团体组成的联盟针对现金蓄意打压的结果。

第一个是银行业,它掌控着数字法定货币系统的核心,而公共现金系统正在与之竞争。当人们将银行存款转换为国家货币时,银行会很不高兴,在他们眼中,无现金社会是一个乌托邦,在那里,钱不能离开银行体系之外,只能在银行之间转移。

第二个是私人支付行业,比如万事达,从运行服务于银行系统的基础设施中盈利,简化我们在银行账户之间转移数字资金的过程。他们有自私自利的理由来推动取消现金买卖的选择权。现金交易是对等的,不需要任何中介,因此他们不能介入其中获取利益。

第三个是中央银行。他们与金融行业团结一致,迫使人人成为这个私有银行支付社会的一员,理由是为了监视和控制。银行货币体系的形成理论上使得所有的交易都被记录、观察和分析。此外,现金的“脱机”性意味着它不能被远程更改或冻结。这会阻碍中央银行实施一些货币政策,比如为了促进人们消费而设置负利率,如果大家只是把钱取出变现但不去消费,那就没有意义,而如果是一个无现金社会,这个政策将会收到更好的执行效果。

这个联盟所使用的关键武器是经典的威慑恐吓战术。喜欢使用现金的人都是犯罪者!人们会通过现金买毒品!它是黑色经济!它支持逃税!这些导致道德恐慌的呼声与数字支付光鲜的微笑广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人们以为新兴的无现金社会就像是未来的黎明之光,以一种卫生、便利和数字救赎的光芒来净化我们手中这些危险而肮脏的现金。

在许多国家,在线交易和非接触式支付的增长导致现金支付的急剧下降。

并不公平的无现金社会

支持这个核心联盟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他们生活在绿树成荫的郊区,乘坐飞机的商务舱去参加会议交流,在一群谄媚的媒体权威和记者的包围下宣扬着无现金的福音。

有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现金战争中关键的前线。在那里,现金被视为像在逃的非法异类一样,逐渐被排除在正规经济之外,还会招致商店店员鄙视的目光。人们能使用的“只有卡”。卡是谁?卡是一个迷人的社会名流,广受各大商店的欢迎。看一下银行的广告,正在展示他们为卡建立的辅助程序,但没有人为现金建立类似的东西。

无现金战争也正在向贫穷国家蔓延。比如2016年11月,印度总理一夜之间突然宣布对面值为500卢比和1000卢比的纸币进行撤回,目的是为了打击“黑色经济”。这是一场让印度穷人窒息的运动,他们依靠现金过活,且通常缺乏银行账户。而旧纸币的失效迫使他们必须去银行排队换钞,而一时之间开户人数之多使得各大银行被挤爆,服务人手严重不足。

政府以“废币”为由推行电子支付,但是这场变革中贫民或将被抛弃。农村落后的网络基础设施与大城市相比,一些手机不能上网,手机支付页面加载过慢,以及POS机匮乏,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不难想象,当城市居民已经开始习惯刷卡支付后,农村人或许才刚刚见识到这张塑料卡片的存在和用处。

在无现金的银行支付体系里,穷人是被边缘化的。如果你是一个混迹江湖的无业者,或者一个低收入、不稳定(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工人,银行和支付中介都没有兴趣优先考虑你。这可能会被形容为“进步”,但必须承认,在这场经济净化的行为中,穷人正在被隔离在外。

这场“废钞运动”一下子让占印度货币总流通额86%的现金变成“废纸”,连日来大批印度民众挤爆了邻近的银行。

赞美现金

无现金社会并非像宣传的那般完美得无懈可击,如果现金完全被这一塑料卡所取代,那么我们也将会失去很多东西。

首先,反对现金的论点,要么被夸大、要么不准确、要么不完整。例如,我们都同意犯罪更喜欢现金,但这是否能转化为“我们应该禁止现金”?禁止犯罪分子所青睐的一切,就能解决问题吗?恭喜你,我们结束了犯罪,但代价是牺牲了支付的隐私。一个无现金支付的系统,对一个人的监视总是如影随形,让我们的消费和借贷都无所遁形。

其次,新的银行支付体系并不能真正解决老问题——犯罪也可数字化,就像是钱包被偷一样,你的账户也会被黑客窃取。网络总是会存在安全漏洞,因此无法保证网络信息的绝对隐秘性。而且诈骗分子也懂得与时俱进,手法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如果是对那些不太熟悉网络的人下手,他们就很容易上当受骗,损失惨重。更甚至于,在一个无现金的社会里,恐怖分子可以将目标盯向电网,使整个地区的经济陷入停滞。

喜欢现金的理由是那么简单而直接:现金或许有其不便之处,但容易使用;它不需要花哨的基础设施的支持,也不受无能程序员设计的算法故障的限制。当然,是的,它不会留下任何数据痕迹,没法使那些技术官僚和商业分析师达成监视我们日常生活的愿望;它也常常成为犯罪者进行地下交易的工具。但是,这是一种古老友好的商业润滑剂,而不是那时时被监视的数字货币。想想数钱的那种实在的快感,如果哪天真的没有了现金,未尝不是一种遗憾。


  • 发表于 2017-10-17 00:00
  • 阅读 ( 73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