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妈妈会引导孩子自己做决定,宝宝也能独当一面

做饭前,妈妈问明明:“儿子,你想吃点什么?”

明明:“啥都行”

准备带明明出去玩的妈妈问:宝贝,你喜欢玩什么呢?

“不知道”明明回答。

明明在妈妈的眼里随和、稳当,是个不让家长操心的孩子。

可在外人眼里,明明却是个油瓶子倒了,也不会扶一把的孩子。

为什么家里家外,明明的形象差距这么大呢?

再来说说嘉文。

早上,嘉文想再赖会床。

妈妈说“再睡五分钟还是八分钟?”

嘉文一下就听出了问题,急忙回答“不选,我要一直睡”

妈妈说“这样咱们就没有出去玩的时间了。所以,你告诉我,你再睡几分钟”

嘉文想了想,竟然回答“三分钟吧”

妈妈忍不住笑了。

嘉文从妈妈的笑里察觉出了问题。

很快就纠正道“不是不是,五分钟五分钟”

嘉文和妈妈的这段对话,是个多方面开发锻炼的体现。她们之间的对话有思考、有独立意识也有语言艺术。

嘉文妈妈很有智慧,而嘉文也十分机灵,他分析出妈妈是在让他做选择,所以拒绝进入妈妈的“圈套”。嘉文还在妈妈的笑容里发现了问题,及时纠正了自己的时间错误。

可反观明明和妈妈。

明明一切听妈妈的,妈妈也没有意识到,她已经剪断了明明的“翅膀”,未来让明明怎么“起飞”。

其实,明明这样的妈妈很多,她们平日表现的很忙,不但自己忙,还督促孩子也跟着自己忙。

甚至完全忽略了聆听孩子的声音,省略了孩子独立思想和他们独特的个性。只是一味的拖拽着孩子前行。

有些父母会说:我又不是心理专家,哪里懂什么孩子的心理啊!

不懂没关系,只需要坚持做到以下这两点就好了:

1. 凡事父母懂得退后一步,听听孩子的想法。

2. 要有明确的行为意识,并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为什么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这是因为作为父母,我们要向孩子传递一些信息。

诸如: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请你自己来完成。

再例如:孩子你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这些都是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为他们开启自我决定的意识,并让他们知道决定就是承诺,只要是自己做了决定的事就要做到,否则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

事实上,人的成长过程很容易产生各种怠倦感。如果此时一味的输入,导致的结果就是更加的消极直至崩溃。大人皆如此,又何必威逼孩子呢?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多花时间和耐心,给孩子多一点机会自己决策,自己承担后果,这样培养的出来的孩子在前进的路上才会更加有力。


  • 发表于 2017-10-12 00:00
  • 阅读 ( 69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