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电视剧与原著相差巨大的一个情节,你知道吗?

问题一:“水浒”中是谁擒住了方腊?

A.武松 B.鲁智深

问题二:为什么是他擒方腊?

对于第一个问题看过新旧两版水浒传的朋友可定会脱口而出:A!

恭喜你,答错了!

无论是《水浒传》还是《水浒全传》(以下简称“水浒”和“全传”)都是鲁智深擒住了方腊!且看原文:

“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啐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内寻讨些饭吃,只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水浒全传 一一九回》)

“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水浒传 九九回》)

是的,擒方腊的就是鲁智深。(但是江南流传着“武松独臂擒方腊”的故事,这就是为什么新旧两版《水浒传》电视剧都会让武松擒方腊的原因。)

至于第二个问题,更多的朋友会答:施耐奄这样安排是无意。

真是无意的么?

▲方腊(?~1121年),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首领,又名方十三

方腊很厉害

是的,方腊很厉害。

方腊(公元1078年-公元1121年),又名方十三。北宋歙州(今安徽歙县)人。他和松江一样,是农民军起义领袖,在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起义,攻占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被奉为“圣公”,年号“永乐”,建立政权。他的政权一直持续到宣和三年(1121年)。

会互助按理说他又一次在水中看到自己黄袍加身,于是笃信自己能做天子,遂起义。

他比辽,田虎,王庆都厉害。

这点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来。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绰号呼保义、及时雨

水浒里宋江征辽一员大将没有死,全传里征田虎、王庆也一个人没死,但打方腊居然死了五十九个:

正将一十四员:

秦明,董平,张清,阮小二,刘唐,阮小五,史进,索超,

张顺, 雷横,徐宁,石秀,解珍,解宝;

偏将四十五员:

宋万,焦挺,陶宗旺,韩滔,彭玘,郑天寿,

曹正,宣赞,孔亮,施恩,王定六,郝思文

邓飞,周通,龚旺,鲍旭,

孟康,王英,扈三娘,侯健,项充,李衮,

马麟,杨春,单廷珪,魏定国,吕方,郭盛,欧鹏,

陈达,郁保四,李忠,燕顺,薛永,李云,

石勇,杜迁,汤隆,丁得孙,邹渊,李立,

蔡福,张青,孙二娘,段景住

你梁山泊有一百单八将我方腊手底下也有良将百员——润州有吕师囊和江南十二神,苏州有八大王和八骠骑,杭州有太子方天定和四大元帅以及二十四猛将,乌龙岭有太尉郑彪、天师包道乙和浙江四龙,昱岭关有小养由基庞万春,歙州有皇叔方垕和尚书王寅,清溪城有皇侄方杰、太尉杜微——宗旨,方腊不弱于宋江。

笔者推测,方腊武功不弱。凉拌水浒专利都让方腊武功盖世,击败许多梁山好汉。

▲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法名智深

如此厉害的人物,施耐庵安排鲁智深擒拿他,必有深意

这么厉害,施耐庵会安排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去擒拿他么?退一万步讲,鲁智深能那么轻而易举地擒得住他么?

那么,这么厉害居然被鲁智深擒拿,为什么?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了,方腊是什么!方腊是可以与宋江匹敌的农民军起义首脑,与宋江不相上下。唯一不同的是,方腊做了皇帝。做了皇帝那又是什么?

是龙!

对了。一条龙,

那么一条龙被一个和尚擒拿,和尚是佛教的阿罗汉的汉语称呼。那么,你再想想,为什么一个阿罗汉擒住了一条龙?

不错!因为鲁智深是降龙罗汉转世!

是得!笔者大胆推测,施耐庵将鲁智深作为降龙罗汉的化身来写,因而让它“降”住了“龙”。

▲武松打虎

与“降龙”相对的还有“伏虎”

如果你觉得有些扯的话,那么我再问你,施耐庵又为什么会安排水浒里一个和鲁智深关系最好,同时也是佛教弟子的武松去打死了一只老虎(“伏虎”)?这难道是巧合么?

这就应了佛教里一个降龙罗汉,一个伏虎罗汉。

鲁智深不拘礼法,与降龙罗汉济公相似

说起十八罗汉之一的降龙罗汉,中国人对他尤其有感情,这是由于盛传南宋高僧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据《西域志》载:“天台山石梁桥古方广寺,五百罗汉之所住持,其灵异事迹往往称著。”而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十七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

济公不拘礼法,而鲁智深也不拘礼法,不是很符合降龙罗汉特点么?

▲鲁智深擒方腊

鲁智深大彻大悟,返璞归真,降龙归天

鲁智深在擒住方腊之前,曾去过大相国寺。那是长老对他讲:“遇腊而执”,然后放他下山,恐怕就是帮他完成使命(“降龙”),等到擒住方腊,使命完成,自然要“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果然听见钱塘潮信后大彻大悟,圆寂归西!

最后提一句,施耐庵所处的时代,佛教和道教盛行。作品中想不沾染佛道都难。故而安排两个佛教罗汉加盟梁山,还有一个道教天师(入云龙公孙胜)加盟,很正常!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牛奕达

  • 发表于 2017-10-10 00:00
  • 阅读 ( 76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