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到底是用什么照明?

夜晚,走在街道上,到处灯火通明;回到家中,随手按下开关,屋内亮如白昼。现代社会,每个城市都是不夜城。你是否想过在没有电灯的时代,先辈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他们在夜里是如何照明的呢?

实际上,原始的照明技术完全依托于明火。明火不但气味难闻,烟雾缭绕,还很危险。从明火到电灯,我们的祖先经历过哪些照明工具呢?

两头烧的灯芯草蜡烛

在中世纪的几百年间,“黑暗时代”里闪烁着的微弱光亮都来自于灯芯草蜡烛。人们收割灯芯草后晒干,剥去绿色外皮,取其木髓制成灯芯。把灯芯浸入家里厨房剩下的一些边角料油,最好是热乎乎的羊油,待灯芯将油吸干,一根灯芯草蜡烛就制成了。一根灯芯草蜡烛通常长30厘米,能持续燃烧15分钟左右。当地的手工艺者和铁匠制作出支架放置灯芯草蜡烛。现在许多支架都已经成为收藏品了。灯芯草蜡烛有一个有趣的特点:两头都能点燃。这个特点还演变成了一句谚语:蜡烛两头烧。比喻工作努力,废寝忘食。

直到19世纪,农村地区还用着灯芯草蜡烛。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一根灯芯草蜡烛微弱的光芒下,几个妇女围坐在一起,借着点点光亮缝缝补补。只能燃烧15分钟的灯芯草蜡烛,在人们的相互分享之下,有了别样的意义。

难闻、多烟、可食用的动物脂蜡

公元前3000年,埃及人就已经掌握了制作蜡烛的方法,而欧洲人直到中世纪才掌握类似的方法,制作出动物脂蜡。13世纪时,英国有专门的蜡烛制作协会,他们挨家挨户上门,帮忙用厨余油脂制作蜡烛。

动物脂蜡燃烧起来气味刺鼻,烟雾弥漫。它的制作成本低,原料通常是猪油、羊油和牛油,但最好是羊油和牛油,因为猪油燃烧起来极其难闻,还冒着浓浓的黑烟。此外,在饥荒年代,还有人食用这些蜡烛充饥。

昂贵却芬芳的蜂蜡蜡烛

公元2世纪,人们发现了蜂蜡可燃烧,制成了蜂蜡蜡烛。它燃烧时不会产生浓烟,没有刺鼻的味道,反而有甜甜的味道。但是,这样的蜡烛十分昂贵,只有富人能用得起,普通人大概也仅限于听说过了。

当时,在一个家庭中,蜡烛的用量都是按计划分配的,能省则省。一些有商业头脑的高级士官会收集这些蜡烛头并倒卖出去,赚点外快。

油灯:蜡烛的替代品

18世纪末,在欧洲,蜡烛的地位逐渐被燃烧液体脂肪的油灯取代。油灯由承油容器、油和导油的灯芯三部分组成。油灯燃烧的气味同样难闻,燃烧时同样有层层浓烟。

另外,油灯还需要时常清洁,加油,调整。在一些大家庭,还有专门的油灯清洁室,因为用的油灯实在太多了。当时英国的比弗古堡里就有将近400盏油灯来维持古堡中人的正常生活工作。

瓦斯灯:中产阶级标配

19世纪,瓦斯灯的出现实现了照明工具的一大飞跃。瓦斯灯既不像蜡烛一样需要清理燃烧时流下的蜡,也不像油灯一样需要经常清洁或时常挑挑灯芯,相对方便。但瓦斯灯刚出现时,并不受欢迎,因为它会将墙壁和天花板弄脏。最开始使用瓦斯灯的是商店,后来才渐渐走入各家各户。

瓦斯灯普及之后,人们的夜生活丰富了许多。人们在灯光下阅读、写作、缝纫、娱乐,后来瓦斯灯逐渐在中产阶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一本女性杂志曾俏皮地建议女士们在白天拉上窗帘开派对,来炫耀自己家的瓦斯灯。

然而,瓦斯灯燃烧,消耗室内大量的氧气,使屋内温度十分闷热。维多利亚时代的女士们会晕倒并不全是因为她们的裙子束胸拉得太紧了,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瓦斯抢走了她们的氧气。此外,当时一叶兰大受欢迎多半得益于瓦斯灯的普及,因为它是少数能够在氧气匮乏的情况下蓬勃生长的植物之一。

无论是蜡烛还是油灯、瓦斯灯,都有极大的安全隐患,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火灾。幸好,爱迪生给我们带来了电灯。感谢电灯的出现,我们才不用时时刻刻担心火灾,我们才有灯火通明的现在,我们的学习娱乐时间才能够大大地增长。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7年第10期杂志文章


  • 发表于 2017-11-16 00:00
  • 阅读 ( 74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