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外国人的长相就叫脸盲?真正的脸盲症是啥?

你是不是总觉得很多外国人都长着同一张脸?

万磁王邓布利多和甘道夫到底是不是一个人?

摩根·弗里曼、比尔·拉塞尔、安南和曼德拉,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然而即使认不清他们,你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脸盲患者。

因为“其他种族的面孔比本种族的面孔难辨认”,这就是异族效应。

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有。

而且这种效应对于跨物种也适用,人们经常说的“你看猴子长得都一样,猴子看你们长得也都一样”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真正的脸盲症的确存在,它也被称为“面孔失认症(prosop-agnosia)”。指的就是人认不出人脸的情况。

这可就不光是外国人了,脸盲症患者分不清所有脸。

不管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熟人还是陌生人、男人还是女人,有些严重的患者连自己的脸也认不出。

在2004年Martha Farah的研究中,一位患者就曾经报告:“在俱乐部,我看见一个人瞪着我,所以我问招待员那是谁,结果那是镜子中的我自己。”

脸盲症患者看别人的脸的时候就会觉得有点像这个人也有点像那个人,记不起也认不出别人的脸。

正常人要想象脸盲症患者生活的话,大概他看脸认人就和你看手认人一样困难。

●猜猜这是哪四位名人的手

脸盲症听起来是小毛病,实际上对很多人的生活造成了困扰。

有的脸盲症儿童甚至没办法从人群中认出自己的父母,听起来是不是很危险。

而如果在逛街的时候把其他妹子认成了自己的女朋友,也可能会被胖揍一顿。

有统计说世界上大概有2.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脸盲症,那么脸盲症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想知道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我们是怎么认出一张脸的。

根据Martha Farah的研究(没错还是他),人识别物体的时候,靠的是整体识别和部分识别两种。

阅读能力是比较极端的部分识别,你想认出一个单词必须认出里边的所有字母,认出一个句子也必须逐个认出里边的每个单词。

而面孔识别就是比较极端的整体识别,比如一个熟人刮了胡子或是剪了新刘海,你不会因此就不认识这张脸了。

●虽然化妆技术很牛,但仔细点还能看出这都是汤姆·汉克斯

所以脸盲患者看脸的时候,只能识别部分,无法进行整体整合。

盯着一张脸的时候知道它的五官各自长什么样子,但是放在一起就没办法认出来了。

人在辨认脸的时候,大脑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研究者发现,人在看到面孔图片时,大脑中有一个叫“梭状回”的区域很活跃。

所以他们大致认定这个梭状回区域就是主导处理面孔识别的。

当人的这个区域受到损伤或发育不全等等,就很可能会患上脸盲症。

和所有神经心理性疾病一样,有的脸盲症成因是车祸、脑卒中等造成的脑损伤;

有的则是先天性的,还有一些研究发现脸盲症可能有遗传性,这说明脸盲可能是基因里就决定了的。

不过要是你发现,不只认不出脸,还看不清脸,也就是连别人五官长什么样子也看不出来,那可能就不只是脸盲症,还患有统觉失认症。

●他们眼中的世界类似这张海报,甚至他们可能连墨镜也看不出来

如果你患有脸盲症怎么办呢?

别气馁,虽然认脸不行,但是很可能在其他认知方面强于常人,比如更擅长阅读、更擅长记忆分辨声音或是比别人更聪明。

这可能就是大脑对你的补偿吧。

不过在听到一个好消息之后,我们还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那就是暂时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治愈脸盲症。

幸运的是,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技巧和训练来减弱它对你日常生活的影响。

大多数脸盲患者使用的方法是通过记忆一些“不是脸”的要素来认人,比如声音、发型、走路姿态、发际线等等。

这种方式用起来比较简单,但缺点是如果对方换个发型、嗓子哑了或者戴了隐形你就再也认不出人家了。

在电影《人群中的脸》中,脸盲症的女主就通过屁股形状和领带花纹来辨认男性的,可以说是非常老司机了,但还是因为凶手故意和她男友戴了同款领带而认错了人。

另一种常见方法是,通过记忆脸部细节来认人。

比如两眼间的距离,口鼻间的距离等等。

虽然整体认知不行,可以靠部分认知来补啊。

这种方法准确率比较高,但是需要大量的练习。

就像虽然认手很难,但是通过训练,你可以分辨出手的掌纹夹角大概是30度延伸到三分之一的位置,然后可以判断它大概是谁的手。

好了,现在可以公布前边小问题的答案了。

●乔治·克鲁尼、迈克尔·杰克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纳尔逊·曼德拉

参考资料:

1.Susilo T, DuchaineB. Advances in developmental prosopagnosia research[J].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2013, 23(3): 423-429。

2.De Renzi E. Currentissues on prosopagnosia[M]//Aspects of face processing. Springer Netherlands,1986: 243-252。

3.Farah M J. Visual agnosia[M]. MIT press, 2004。

4.Grüter T, Grüter M,Carbon C C. Neural and genetic foundations of face recognition andprosopagnosia[J]. Journal of Neuropsychology, 2008, 2(1): 79-97。

5.Gazzaniga M S, IvryR B, Mangun G R. 周晓林,高定国等, 译 (2011). 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J]。

6.Sacks O. The man who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M]. Picador, 2009。

7.杨红升, 黄希庭. 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研究[J]. 心理科学, 2008, 31(6): 1450-1453。

8.汪亚珉,黄雅梅.面孔识别中的构形加工与特征加工[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8): 1126-1137。

  • 发表于 2017-11-20 00:00
  • 阅读 ( 108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